營收下滑,虧損翻倍,軟雲科技赴美上市背後的K12教育困局

美股研究社
04-14

近年來,中國教育科技公司經歷着冰火兩重天的命運。

頭部企業憑藉AI+教育轉型市值翻倍,而細分賽道中小企業卻在納斯達克遭遇"破發魔咒"。在“雙減”政策餘波未平、行業加速數字化轉型的背景下,江西軟雲科技(RYET)以“AI+教育”的標籤登陸納斯達克,成爲年內首家赴美IPO的中國教育科技公司。

首日股價上漲12.75%、市值突破1.5億美元的表現,既折射出市場對教育科技賽道的期待,也凸顯了其營收下滑、虧損擴長的隱憂。這家紮根江西、服務超1500萬學生的企業,如何在政策與資本的雙重挑戰中尋找平衡?

“智慧作業”收入佔營收9成,

軟雲科技的護城河與隱憂

天眼查顯示,軟雲科技作爲一家以數據爲驅動的人工智能技術企業,聚焦於中國幼兒園至12年級(K-12)教育領域。公司致力於藉助互聯網與AI技術,爲學校、教師以及學生打造全新的教學、學習與評估工具,構建現代化、高效且有效的學習模式。

自2021年提交相關文件以來,軟雲踏上了漫長的上市征程,迄今已歷時三年。早在2021年8月31日,公司便祕密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遞交了招股書。直至2022年12月29日,才正式向SEC公開披露招股書,整個過程耗時頗久。

在過往的2021財年、2022財年、2023財年以及2024財年,軟雲科技的收入分別爲1149.94萬美元、1280.31萬美元、913.29萬美元、915.41萬美元。與之對應的淨利潤分別爲52.21萬美元、-73.07萬美元、-117.71萬美元、-200.61萬美元,淨虧損呈現出逐步擴大的態勢。

值得關注的是,在2024財年915.41萬美元的收入中,智能作業解決方案的收入佔比高達9成。根據招股書內容,軟雲的絕大部分收入源自兩條核心產品線,即SmartExam®解決方案(智慧考試解決方案)與SmartHomework®解決方案(智能作業解決方案)。

其收入涵蓋六大來源,包括平臺開發、其他測試服務、軟件定製和內容開發、許可證、個性化練習冊和MOTKPro,以及數字化服務。

SmartHomework®解決方案定位爲提供多樣化數字教學內容與服務的平臺,主要爲學生量身定製個性化學習方案。其收入主要來源於平臺開發、軟件定製和內容開發、許可、個性化練習冊和MOTKPro,以及數字化服務。

截至2025年2月28日,超過1515萬名K-12學生使用在線SmartHomework®學習平臺,其中平均每月活躍用戶數量約爲2.1萬名。在截至2024年9月30日和2023年9月30日的六個月期間,總收入的88.7%和93.6%分別來自SmartHomework®解決方案的產品與服務。

SmartExam®解決方案主要包含兩個層面:其一,開發並實施用於中國學術水平考試的計算機化測試考試平臺;其二,提供其他測試服務,涵蓋軟件定製、硬件銷售等全方位的專業測試服務,最終以計算機形式助力完成中國學業水平考試。

自2021年中國“雙減”政策推行以來,傳統K-12教培機構遭遇嚴峻的生存挑戰,不過教育信息化與數字化轉型的需求卻顯著攀升。軟雲科技通過向B端和G端提供技術解決方案,成功規避了政策風險,這也成爲公司新的業務增長點。

AI自習室——

軟雲科技“AI+教育”的關鍵佈局

儘管軟雲科技的財務狀況欠佳,然而其“AI+教育”的獨特亮點,依舊吸引了衆多目光。在過往十年間,軟雲科技的人工智能學習平臺,已從單純的學校學習與評估範疇,逐步拓展至人工智能應用、服務以及硬件領域。其中,招股書中着重提及的,便是其進校的AI自習室建設項目。

軟雲科技於2020年底正式啓動AI自習室建設項目。依據招股書所示,截至2025年2月28日,已在江西省成功建成1000多個AI自習室,而在其他省份也建成了32個。

AI自習室堪稱軟雲科技全面的在線互動學習和AI大數據平臺的“零售店”。這是一種配備了電腦、高分辨率掃描儀和打印機的特定教室。在該教室中,學生能夠接入軟雲科技的在線學習平臺,上傳已評分的作業、測驗及考試內容,以便進行評估。

與此同時,學生還可以下載學習指南以及進一步學習的建議。AI自習室爲學生使用SmartHomework®平臺提供了實體場所,相關費用由當地學校和/或學區承擔。

此外,軟雲科技的人工智能學習平臺,還爲教師和學生提供額外的在線服務。基於收集到的作業數據,系統能夠協助教師,針對學習進度超前或落後的學生,靈活調整教學內容。

學生同樣能夠查看自身的歷史學習數據,並根據自身需求,獲取個性化在線課程以及自適應在線練習。在進行在線練習時,系統會持續給予反饋,助力學生保持學習進度。

基於APT評估服務,軟雲科技推出了備考書籍和自適應練習應用程序,並且開始投資研發智能設備,旨在進一步提升學生的學習體驗與效率。

在日常學習及測評服務的基礎上,軟雲科技積極投身智能設備的研發,成功發明了用於個性化出版的智能打印機,以及用於英語測評的江西軟雲智能耳機,切實提升了學生的學習體驗與效率。

軟雲科技始終秉持學生應在學校完成大部分學習任務的理念,因此全力將技術引入校園。公司不僅提供在線學術練習內容,還在校園內構建AI自習室,並將SmartHomework®平臺與學生的日常學習深度融合。

得益於這些舉措,K-12學校系統已成爲軟雲科技強勁的增長動力源泉。據招股書披露,自成立以來,公司的數據庫已累計收集來自2萬多所學校、1515多萬用戶的100多億條學習數據。

紅海競爭與戰略轉型,

教育科技行業的生死競速

自“雙減”政策落地實施這三年來,衆多教育科技公司紛紛將業務方向轉向教育信息化賽道,與此同時,該賽道的市場集中度也在加速提升。軟雲科技當前僅處於區域型參與者的地位,與行業頭部企業在規模方面存在着較大差距。

從長遠視角審視,軟雲科技在AI技術與教育場景融合領域仍存在廣闊的市場拓展空間。

以其智能作業系統爲例,該系統藉助掃描紙質作業來完成數據分析工作,能夠助力教師實現精準教學,高度契合教育信息化以及個性化學習的長遠發展趨勢。

倘若軟雲科技能夠在產品創新以及用戶體驗層面持續取得突破,極有可能開拓更爲廣袤的全球市場。

依據招股書的內容,軟雲科技正將資源重點向消費者(2C)市場傾斜。截至2025年2月28日,軟雲在全國範圍內所擁有的註冊用戶數量已超過1515萬。

軟雲科技認爲,註冊用戶向付費用戶轉化的比例有望不斷攀升,主要基於以下幾方面原因:

其一,學生在使用SmartHomework®平臺時,需要經歷一段適應階段,此過程涉及培訓以及學習習慣的轉變;

其二,從傳統出版商和其他戰略業務合作伙伴處吸納的用戶,大多來自省外地區,這些用戶無法享受江西政府補貼,均屬於付費客戶;

其三,隨着學生年級的逐步升高,入學考試壓力隨之增大,他們對於在線學習平臺的依賴程度和需求也會顯著增強;

其四,特殊情況會促使在線學習工具(無論是訂閱類還是免費類)的使用更爲普及,並且一旦學生養成在線學習的習慣,通常會保持持續使用的狀態。

回顧過往,教育科技行業曾迎來一段高速發展的“黃金時代”。彼時,資本瘋狂湧入,催生出一批諸如在線教育、智能硬件、教育信息化等領域的明星企業。

然而,隨着政策監管力度的不斷加大,尤其是“雙減”政策正式落地,行業的發展邏輯被徹底改寫。以往“燒錢換增長”的模式難以爲繼,衆多企業紛紛陷入增長瓶頸。

軟雲科技選擇上市,從某種意義上講,是對這種困境的一種突圍嘗試。當下赴美上市潮能否延續,已成爲行業關注的焦點。而這一問題的答案,關鍵在於企業能否在“講好故事”與“做出實實在在的業績”之間找到精妙的平衡。

海量資訊、精準解讀,盡在新浪財經APP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