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增加!長安福特2024年扭虧為盈

中新經緯
04-14

中新經緯4月14日電 (龔宸芫)長安汽車10日晚披露2024年年報。數據顯示,長安汽車2024年實現營業收入1597.33億元,同比增長5.58%;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爲73.21億元,同比下降35.37%。

同時,長安汽車銷量創下近7年新高,爲268.4萬輛,同比增長5.1%,達成董事會目標。長安汽車在年報中表示,董事會2025年經營目標是力爭實現產銷汽車超過280萬輛。

長安福特貢獻近三成淨利潤

年報詳細披露了主要子公司及對公司淨利潤影響達10%以上的參股公司情況,包括長安國際銷服、長安客服、重慶鈴耀、深藍汽車、長安福特、阿維塔科技共7家公司。

其中長安福特以20.9億元的淨利潤貢獻位居榜首,佔長安汽車淨利潤的28.55%。對比2023年虧損20.6億元的業績,長安福特2024年度扭虧爲盈。長安汽車解釋稱,原因在於長安福特出口增加拉動,同時固定費用節支,帶來總體效益提升。

長安福特2024年銷量爲24.7萬輛,同比增長5.97%。不過,長安汽車未在年報中披露長安福特出口數據。3月末,有投資者在投資者關係平臺提問長安福特2024年出口銷量及出口車型,長安汽車表示出口車型主要爲部分中型乘用車,未回應出口銷量。

從福特中國出海表現看,其2024年出口銷量爲16.8萬輛,包含長安福特和江鈴福特,同比增幅超過50%,其中長安福特製造生產的福特蒙迪歐是出口主力車型之一。

公開資料顯示,長安福特還通過收縮產能和精簡車型來削減成本。早在2023年年中,福特全球CEO就調整了對華戰略,稱“將在中國開展投資更少、更精簡、更專注、回報更高的業務”。

爲此,長安福特將十餘款在售車型縮減爲2024年的6款,生產力量從三地縮減爲兩地。據福特中國官網介紹,長安福特現有二大生產基地,分別位於重慶、杭州。

資產方面,長安福特2024年總資產爲281.4億元,淨資產爲16.62億元。2021年,這一數據分別爲406.85億元和59.79億元。3年間,長安福特總資產減少約30.83%。

另一方面,深藍汽車實現了減虧,從2023年的29.99億元減至2024年的15.72億元,收窄幅度超過47.58%。對此,長安汽車表示,深藍汽車因產品結構改善、銷量提升,同時公司積極推進降本增效等原因,利潤虧損同比減少。

深藍汽車門店 中新經緯 龔宸芫攝

高端新能源品牌阿維塔則維持“增收增虧”狀態。長安汽車在年報中表示,阿維塔因新品上市及產品煥新,銷量增加,產品效益逐步改善,但爲進一步豐富產品矩陣,在產品研發、品牌推廣、渠道建設等方面持續保持高投入,導致虧損。

2024年,阿維塔實現營業收入153.48億元,同比增長171.98%,淨利潤爲-40.18億元,虧損幅度進一步擴大。

產能結構向新能源調整

截至2024年,燃油車依然是長安汽車的核心業務支柱,其燃油車銷量爲194.9萬輛,同比下滑6.28%,在整體銷量中佔比爲72.62%。不過,長安新能源汽車銷量佔比也在逐年遞增,已從2022年的11.5%提升至2024年的27.38%。

爲了滿足新能源汽車發展業務,長安汽車近三年關停並轉51萬輛整車、84萬臺發動機落後產能,改造升級85萬輛智能網聯和新能源整車產能,新建58萬套新能源電池PACK、75萬套電驅、50萬套電控產能,產能結構逐步向新能源調整。

產能升級也是長安汽車2025年的改造重點。長安汽車在年報中提到,2025年公司及控股子公司投資計劃107.42億元,其中固定資產投資39.42億元,主要集中在產能結構調整、產品結構升級、研發能力提升、數字化轉型等方面。

聚焦整體產能利用率,長安汽車2024年設計產能225萬輛,產能利用率達到84%,高於行業平均水平。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24年汽車製造業產能利用率從一季度到四季度分別爲64.9%、73%、73.2%、77.2%,平均爲72.07%。

展望2025年,長安汽車稱將進一步拓展全球市場,秉承“增存量、搶增量”原則,將投放多款全新及改款產品,其中全新新能源產品7款。同時還將繼續夯實燃油車產品基盤,通過IP產品煥新和動力多元化,持續打造經典產品。

根據2025年一季度市場表現,長安新能源汽車銷量佔比得到進一步提升。長安汽車一季度整體銷量爲70萬輛,新能源汽車銷量達到19.41萬輛,在整體銷量中佔比爲27.73%。

4月11日,長安汽車發佈公告稱,2025年一季度,預計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爲13億~14億元,同比增長12.26%~20.89%。

長安汽車表示,業績增長主要得益於公司推進第三次創業——創新創業計劃,品牌向上,產品結構優化,新能源效益改善,海外實現增量增利,自主品牌盈利能力穩中有進。

(更多報道線索,請聯繫本文作者龔宸芫:gongchenyuan@chinanews.com.cn)(中新經緯APP)

(文中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中新經緯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責任編輯:常濤 羅琨

來源:中新經緯

編輯:熊思怡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