瘋狂放貸!攜程們,賺麻了!

市場資訊
04-14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師研報,權威,專業,及時,全面,助您挖掘潛力主題機會!

  來源:花椒財經

  跟大家分享一個冷知識:

  現在國內這麼多的互聯網巨頭,哪家的淨利率最高?

  很多人的第一反應估計是日進斗金的字節跳動,或者是遊戲社交巨頭騰訊,再或者是賺錢能力極其強悍的拼多多

  其實都不是。

  拿2024年的數據來說,淨利率最高的,是大家不那麼關注的攜程。

  根據最新披露的財報,2024年,攜程營業收入534億元,淨利潤172億元,淨利率達到可怕的32%。

  強悍如騰訊,去年淨利潤高達1941億,但淨利率也沒超過30%。

  攜程的主要業務包括住宿預訂、交通票務、旅遊度假等等。去年這些業務增長都很不錯,另外,公司的廣告和金融服務收入也達到46億元,創下了歷史新高。

  OTA巨頭“不願提及”的放貸業務

  攜程的主要業務是住宿預訂、交通票務。

  這兩大塊業務,很多人平時都用過。2024年,攜程的住宿預訂收入是216億元、交通票務收入203億元。但這兩項合計只佔攜程營業收入的78%。

  剩下的22%又分成了三大塊:其中大頭是廣告和金融服務,收入46億。

  攜程年報裏,連收入25億的商旅管理收入都單列了,但攜程卻把廣告和金融服務合在了一起,而且把這46億列在了“其他”,看上去這是最無關緊要的一筆收入。

  所謂金融服務,其實就是跟其他互聯網公司一樣,來自放貸的收入。

  這裏面又分成兩部分,一是攜程收取的第三方金融機構的平臺服務費,二是攜程自己對用戶放貸,收取的利息。

  攜程目前提供的貸款產品種類非常多。

  “拿去花”功能類似螞蟻花唄,可以先消費後還款。

  面向生意人週轉的貸款,最高額度高達50萬元;面向普通用戶的信用貸產品,最高額度有30萬。

  攜程還提供助貸服務,“借錢優選”功能提供了京東、蘇商銀行、360借條等機構的貸款服務。同時還有車抵貸、房抵貸、企業貸等服務。

  可以說,攜程這幾乎是開了一家“貸款超市”。

  攜程一直沒把這塊業務拿出來單列,而是包裝成“旅行金融”服務。但本質上攜程跟其他互聯網公司的放貸業務沒什麼兩樣。

  而且攜程這塊業務增長很快,2022年到2024年,這塊收入分別是25億元、35億元、46億元。

  在利潤方面,公開數據顯示,2024年前三季度,攜程小貸實現營業收入3.17億元,淨利潤爲5200萬元,比2023年增長超過了15倍。

  而攜程收取的第三方機構的費用更爲龐大。比如2023年、2024年,僅攜程金融平臺上一家服務商,尚誠消費金融向攜程支付的技術服務費就接近4億元。

  跟攜程類似的還有另一家OTA巨頭同程旅行

  同程旅行披露的最新年報顯示,2024年公司營業收入173.4億元,同比大幅增長45.8%。

  同程旅行的收入包括住宿預訂46.7億元、交通票務72.3億元,這兩項只佔了總收入的68.6%。剩下的業務有23億被打包進了“其他”,同比增長達35%。

  同程旅行其實也是個“放貸大戶”。

  同程旅行小程序,“借錢”被放在首屏的顯眼位置。他也提供20萬的消費貸以及車抵貸、房抵貸等借錢服務。

  跟攜程類似,同程旅行的財報裏,幾乎沒有對這項業務的介紹和描述。

  借錢起步利率高達7.2%

  巨頭們不願提起,不是因爲這項業務收入低,而是因爲這項業務爭議的確很大。

  在黑貓投訴 【下載黑貓投訴客戶端】平臺,攜程金融的累計投訴高達1.4萬條。許多用戶反饋,攜程金融存在頻繁催收、暴力催收、威脅恐嚇行爲。

  同程旅行這項業務同樣爭議很大。投訴平臺上,針對同程旅行旗下放貸業務同程易融,也有很多投訴。

  另外,2024年央視3·15還曝光了同程金融App存在禮品卡套路以及變相現金貸問題。有消費者借4萬元,到手只有2.8萬元。

  同程金融雖然不是同程旅行全資,但同程旅行持有部分股權。此前,同程旅行曾一度想通過收購,將對同程金融的持股比例提升到70%左右,但3·15爆發的負面輿情,讓公司終止了收購。

  互聯網公司的放貸業務之所以爭議這麼大,很重要的原因是,不分平臺的胃口確實太大了些。

  一方面,這些平臺都極力把放貸業務放在顯眼位置,通過各種方式,引導用戶借錢;

  另外,它們提供的貸款利率雖然基本在法律保護範圍內,但都遠遠高於正規銀行貸款利率。

  現在,最新1年期LPR都降到3.1%了,前陣子很多銀行的消費貸都捲到2.6%以下了,但同程旅行的貸款產品,起步利率就是7.2%,最高利率24%。

  攜程金融的貸款產品起步利率在3.6%,但我看了下,他給我推的信用購取現利率竟然高達18%。

  現在主流銀行最擔心的一個問題,就是息差收窄。

  但這些放貸機構看起來不僅不用擔心這個問題,甚至隨着LPR下調,資金成本下降,他們的息差還有提升的可能。

  攜程和同程之前都提到過爲什麼要做金融。比如同程旅行的意思是,要通過旅遊+金融,提供更好的體驗和服務。

  攜程做金融的決心更大。十幾年前,攜程創始人梁建章曾公開表示,“攜程要對標美國運通,進軍移動支付業務和消費者小貸業務”。

  現在,攜程拿下了消費金融、保險經紀、小額貸款、第三方支付等諸多金融牌照,金融業務搭建非常完善。

  這已經不是攜程所說的“分期借款助力旅行”那麼簡單了。

  中間商“血賺”差價

  說回開頭。攜程這幾年的毛利率基本保持在80%左右,淨利率去年達到了32%,淨利潤172億,這其是一個很高的數字了。

  對比一下,去年,“錦江之星”“麗楓”“喆啡”“七天”等酒店品牌的母公司錦江酒店的淨利潤只有11億元。

  旗下有漢庭、全季、桔子水晶等品牌,開了一萬多家酒店的華住集團,淨利潤只有30億。

  航空方面,去年三大航仍然全線虧損,合計虧損金額達到62億元。

  跟攜程、同程旅行比起來差太遠。不得不說,還是搞平臺、當中間商舒服啊。

  2022年到2024年,攜程的營業成本佔收入的比重,從23%降到了19%。

  攜程財報裏有這麼一句話,營業成本與收入的比例相對較低,主要是由於競爭力的勞動成本、用戶支持系統的高效率和網站運營效率的提升。

  我相信大家都能聽明白,“有競爭力的勞動成本”指的是什麼。

  對於攜程這樣的平臺型企業而言,過高的利潤率不管是對入駐的商家還是用戶,都不是什麼好事。

  這意味着你在平臺訂的酒店、買的機票,有可能都高於它的實際價格。你跟商家,都付出了額外的成本。

  這幾年,一些大型平臺公司,已經沒那麼追求高利潤率了。

  最近字節跳動對媒體披露了最新財務數據,字節跳動2024年淨利潤爲330億美元,同比增幅僅爲6%,增速較2023年出現大幅下滑。

  字節跳動的淨利潤率已從2023年的26%,下降到2024年的21%。字節跳動高管還告訴一些投資者,公司利潤率已經達到頂峯。

  拼多多過去幾年的收入和利潤一直狂飆。但現在,公司高管也不斷向外界傳遞一個信號,公司的發展正在放緩,財務數據可能沒以前那麼“好看”了。

  比起來,有些OTA平臺的確得儘快從大數據殺熟、高額抽傭、高息放貸的業務邏輯裏跳出來了。

  免責聲明:

  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文章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見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花椒財經不對因使用本文章所採取的任何行動承擔任何責任!

新浪聲明:此消息系轉載自新浪合作媒體,新浪網登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着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海量資訊、精準解讀,盡在新浪財經APP

責任編輯:楊紅卜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