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吾財訊 | 中泰國際發佈研報指出,港股市場近期受多種因素影響,呈現出複雜的態勢。4月14日,港股在消費電子部分產品獲暫時轄免對等關稅的利好消息刺激下繼續反彈,恒生指數全日升503點或2.4%,收報21,417點;恒生科指全日升2.3%,收報5,015點。然而,大市成交金額減少至2,534多億港元,港股通淨流入也減少至61.33億港元。從估值層面來看,港股及離岸中資股的估值已從高位顯著回落。恒生指數的PE已回落至9.3倍,風險溢價回到滾動兩年平均水平,加權風險溢價(中債30%美債70%)回到2018-2019年中美貿易戰的水平。恒生科指的預測PE回落至15倍的歷史低位附近,與納指100的估值比回到38.9%分位數的水平。這顯示出港股估值性價比正逐步顯現。行業方面,多個板塊出現不同表現。金融板塊中,港交所受惠憧憬中概股加速回歸港股上市,股價大升6.9%,友邦(01299)、人保(01339)、中人壽(02628)等也有不同程度上漲,建農工中四大內銀升1.7%-2.5%左右。生物醫藥及黃金相關股大幅上升,山東黃金(01787)升9.9%,赤峯黃金(06693)升22.1%並創H股上市以來新高。汽車板塊因三月國內乘用車銷量走強、以舊換新政策作用明顯以及中歐電動車價格談判等因素,在中美關稅戰陰霾中反彈,比亞迪(01211)、吉利汽車(00175)等上漲,新勢力蔚小理漲幅更達3%-7%。恒生醫療保健指數回升4.3%,相關藥企如石藥(01093)、聯邦制藥(03933)、藥明康德(02359)等均有上漲。新能源及公用事業港股普遍上升,光伏港股漲幅較大,信義光能(00968)、福萊特玻璃(06865)、協鑫科技(03800)分別上升5.8%、4.2%、3.7%。不過,港股市場也面臨諸多風險。地緣政策風險持續、企業盈利下修風險增加,壓制港股短期上行空間。儘管3月港股表現相對強韌,但外資機構仍將其定位爲“交易性機會”,尚未形成系統性配置。3月新興市場資金淨流出達120.4億美元,其中中國市場單月撤資89.5億美元。南向資金則基於估值優勢、產業催化以及政策紅利進行戰略配置,截至4月11日,南向資金年初至今累計淨流入達5,812億港元,已完成去年全年規模的71.9%。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沒有相關數據
如果下載按鈕點擊無跳轉,請點擊右上角菜單選擇 “在瀏覽器打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