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信號?美股、美元同步下跌 歷史證明投資者應保持警惕

智通財經
昨天

近期,投資者遇到一個罕見現象,即美股與美元同步下跌。這類情況歷史上並不多見,而以往的經驗表明,投資者此時應保持警惕。

智通財經APP獲悉,據市場分析機構SentimenTrader高級研究分析師Dean Christians週一發佈的報告指出,在過去三個月中,標普500指數下跌了7.96%,而衡量美元兌六種主要貨幣表現的ICE美元指數則下跌了8.99%。

Christians 指出:“標普500與美元在三個月內同步下行,是一種罕見且值得注意的現象。通常在股市回調時,美元作爲避險資產會走強。”

這輪同步下跌引發了外界的諸多猜測。有市場聲音認爲,隨着特朗普政府推行關稅政策,全球投資者正集體迴避美股與美元資產,部分分析人士甚至開始擔憂,美元可能失去其全球儲備貨幣的地位。

不過,Christians 並不這麼認爲。他指出,雖然這種“美元+股市”同步回落的情況並不常見,其背後的驅動因素其實並不神祕。更常見的是由於市場不確定性上升,導致資金迴流本國,也就是所謂的資本回流。這一次,關稅政策成爲導火索,全球貿易局勢緊張加劇,促使外國投資者撤離美國資產,轉向本國市場避險。

SentimenTrader對歷史上類似情形進行了覆盤研究:他們篩選出自1973年以來美元與標普500在三個月內雙雙下跌7%以上的八次情形。雖然這項研究更傾向於提供市場參考而非明確交易信號,其中仍透露出一些有價值的規律:美元在6個月內的表現並無規律,基本如同“拋硬幣”;但在一年之後,75% 的情況中美元上漲;標普500則常見“先漲後跌”:通常會在接下來的三個月裏小幅反彈,但隨後動能減弱,在第4至第6個月期間僅有一半的情形中繼續上漲;更值得注意的是,有6次標普500在之後創下更低的低點,也就是說,市場真正的底部還在更後面。而僅1978年與1998年兩次例外,在觸底後反彈走高。

Christians總結稱:“在這類歷史場景中,標普500最終大多會創下新低。因此,當前更明智的做法是維持謹慎,等待更具吸引力的入場點。”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