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團與京東,即時零售戰場上演“持久戰”

異觀財經
04-14

出 品 | 異觀財經

作 者 | 炫夜白雪

高管隔空對壘,京東與美團上演即時零售戰場“持久戰”。

京東外賣的推出,矛頭直指美團“腹地”,這不僅是一場新業務的嘗試,更是京東在即時零售領域對美團的全面宣戰。即時零售既是美團的核心利益,也是京東的戰略重點。因此,這場戰爭不僅是二者在業務版圖的爭奪,更是兩大巨頭——京東與美團在戰略定位、資源稟賦和未來想象力上的終極碰撞。

即時零售作爲連接本地生活服務與供應鏈的核心戰場,既關乎美團“生活服務帝國”的根基,也是京東突破電商增長瓶頸的戰略高地。雙方的對決,註定是一場考驗耐力、資源和生態協同的“持久戰”。

京東推外賣,實屬進攻性防守

京東外賣的推出絕非偶然。在電商增速放緩、用戶增長見頂的背景下,京東亟需尋找第二增長曲線。

雖然最近三年京東集團淨利潤實現了大幅增長,但營收增速卻明顯放緩。從近八年的財務數據看,京東集團營收增長明顯放緩,2024年度總收入同比增長6.8%,經營利潤僅爲3.3%。

京東此次發力外賣和前置倉,並非單純的進攻,而是一場“進攻性防守”。美團從外賣起家,逐步構建了一個龐大的即時配送網絡,並逐漸滲透到便利店、超市等零售領域,甚至切入日用百貨品類。這直接威脅到京東的核心賽道——零售。

京東核心3C品類增長疲軟,京東零售收入增速放緩,最近三年僅實現個位數增長,2024年京東零售收入同比增長7.5%。

京東在零售領域的優勢在於正品、低價與便捷。過去十多年,京東投入巨資打造了一個高效的物流網絡,能夠滿足消費者“今天下單、明天到貨”的需求。然而,美團的即時配送網絡正在挑戰這一優勢。如果美團能夠在日用百貨,進而在手機、筆電等3C產品領域實現“30分鐘送達”,京東的“次日達”將失去競爭力。

面對美團的威脅,京東再次選擇主動出擊,進入美團的核心業務——外賣和即時零售。這種策略的背後,是京東對核心利益的堅決捍衛。美團對京東零售業務的威脅,迫使京東不得不採取行動。

事實上,京東與美團的競爭早已在前置倉領域展開。2024年,京東旗下的生鮮業務“七鮮”在北京開設首個前置倉,直接對標美團的小象超市。京東七鮮通過“擊穿價”策略,以低價和高時效性吸引消費者,部分商品價格甚至低至五折,直接挑戰美團的市場地位。

前置倉模式的核心在於將倉庫遷移至離消費者更近的地方,以提高配送效率。京東七鮮與美團小象超市的競爭,不僅是生鮮領域的較量,更是雙方在即時零售基礎設施上的比拼。

京東外賣的推出,標誌着京東正式進入美團的“腹地”。這不僅是一次新業務的嘗試,更是京東在即時零售領域對美團的全面宣戰。即時零售既是美團的核心利益,也是京東的戰略重點。京東外賣並非一時興起,而是與京東七鮮、京東秒送等業務構成的組合拳,是京東在即時零售領域的全面佈局。

決定雙方競爭成敗的核心是物流網絡的效率,既要足夠廣闊,又要足夠高效。這是平臺型經濟本質決定的,一頭商家,另一頭是消費者,商家越多消費者越多,消費者越多商家越多,會形成良性循環。反過來也成立。吸引消費者的核心要素就是物流網絡的便利性。

即時零售,京東與美團或將上演持久戰

京東集團不止一次對外釋放“認真做外賣”信號,在策略和落地層面也非常高效。

騎手社保保障:京東宣佈爲騎手繳納全額社保,吸引騎手增加全職騎手規模,這看似增加成本,實則以“合規化”構建長期競爭力,削弱美團在騎手端的成本優勢

商家生態重構:依託京東供應鏈能力,以“低佣金+流量扶持”吸引連鎖商超、品牌商家入駐,直接衝擊美團“中小商戶爲主”的生態。

百億補貼:複製京東商城的“價格戰”邏輯,試圖用補貼換份額,攪動用戶習慣。

外賣是高頻業務,美團就是通過高頻的外賣業務反哺到店、酒旅等高利潤業務。京東之所以如此重視外賣業務,是想通過外賣業務爲主站引流,觸達用戶高頻消費場景。在流量見頂的大環境下,通過高頻、剛需業務低頻商品零售,提升集團整體銷售額。

正如京東集團CEO許冉在接受採訪時所說,在業務層面對京東零售來說,如果能將外賣業務做好,既可以提升用戶數量和購物頻次,也可以帶來場景的延展。

據許冉透露,京東外賣的單量每天都在快速環比增長,百億補貼上線第一天的效果不錯,預計下週(4月14日)開始,餐飲日單量會突破500萬單。這樣的成績對於京東外賣本身而言可以說是相當亮眼,但與美團相比,體量還是太小了。

對於美團來說,其在外賣上已經構築起足夠的護城河。美團佔據國內外賣市場約七成的份額。美團2024年三季度即時配送交易筆數達到70.78億筆,同比增長14.5%,在即時配送中,即時零售成爲帶動訂單增量的板塊。2024年第三季度,美團閃購日均單量突破1000萬單,閃購用戶數及交易頻次均實現雙位數的同比增長。

二者之間的即時零售之戰,很可能是一場“持久戰”。

一方面,雙方資源可以說是奇虎相當。

美團外賣擁有745萬騎手,配送時效普遍在30分鐘以內;京東秒送則依託達達集團的130萬騎手,兩者都具備打持久戰的資本,但誰也無法速勝。

京東的難點在於,如何將原有的“次日達”物流網絡改造爲高效的即時配送網絡。改造比新建更難,尤其是對於京東這樣的後來者。此外,京東的組織效率也面臨考驗。

並且,新的即時零售業務必然與過去的電商零售業務有着衝突,雙方都有日用百貨品類,組織內部、業務形態上的新老利益衝突,也需要劉強東權衡輕重,考驗他的決斷力。

其次,美團平臺商家80%以上是中小商戶,京東試圖以“品質商家”切入,短期內難以撼動美團的基本盤。

最後,京東外賣百億補貼可持續性如何?目前即時零售市場很大,但用戶需求分散且場景複雜。雙方需長期投入基礎設施(如前置倉、冷鏈物流),而非單純依靠補貼搶份額。

爲薅羊毛而來的用戶不一定能長期留存,如何留着用戶並用戶形成慣性,是京東外賣需要考慮重點。此外,如果持續投入補貼,對京東的經營現金流造成壓力,而美團現金流也非常充足。

數據顯示,2024年全年:京東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爲580億元。2024年,美團經營活動所得現金流量淨額爲571億元;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增加淨額爲369億元;年末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爲708億元。

(美團現金流量)

短期來看,京東外賣難以撼動美團的市場地位,但會迫使美團加速轉型,這場競爭註定漫長而激烈,我們可以期待,未來兩家萬億巨頭的碰撞將如何重塑即時零售的格局。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