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維度剖析阿里巴巴價值

新浪證券
04-14

今日早盤,市值大約2萬億港元的阿里巴巴開盤小幅回落後,臨近10點快速拉昇股價漲幅一度超6%。作爲電商巨頭,阿里巴巴未來投資價值幾何?

核心業務價值:從傳統電商到AI基建的升維重構

一方面,在電商基本盤上,阿里呈現出防守與進化的雙重邏輯。

在用戶粘性與生態壁壘上,阿里儘管傳統電商增速放緩(2024年營收增速8.3%),但淘天集團仍保持4600萬88VIP會員規模,單季度新增400萬高淨值用戶。通過“退貨寶”“體驗分”等用戶體驗優化,用戶年均消費頻次提升至5.2次,客單價環比回升7.3%。其護城河已從流量規模轉向生態粘性,支付寶、高德地圖等協同入口日均引流超3億次。

與此同時,阿里從價格戰轉向價值競爭。

拼多多GMV超越淘寶的競爭壓力下,阿里主動弱化低價內卷,轉而通過“商家分層運營”提升供給質量。2024年雙11期間,服飾、美妝等高毛利品類GMV佔比提升至42%,帶動客戶管理收入(CMR)增長9%。這一戰略轉向類似沃爾瑪從“天天平價”到品質升級的進化路徑。

此外,阿里在AI產業趨勢下驅動效率革命。

阿里雲通過通義大模型重構電商運營,例如AI客服替代率超70%,廣告投放ROI提升22%。其自主開發的“深目”系統實現商品動態定價,將庫存週轉天數壓縮至18天,顯著低於京東(26天)和拼多多(22天)。

另一方面,阿里雲計算與AI將是其第二曲線的爆發臨界點。

其一,基礎設施級的技術底座。

阿里雲以30%市佔率穩居中國公有云第一,規模達騰訊雲/華爲雲的2倍。其核心價值在於“AI即服務”能力:通義大模型日均調用量超1500億次,支撐視頻生成、智能客服等場景,已賦能金融、製造等8大行業。

其二,算力投入與國產替代突破。

未來三年3800億資本支出中,73%投向國產GPU(升騰/H20),替代率從20%提升至30%。與蘋果合作開發中國版“Apple Intelligence”,接入20萬億token訓練數據,技術護城河持續深化。

其三,商業化拐點顯現。

2024年Q3雲業務收入重回雙位數增長,AI雲服務連續6個季度三位數增長。高盛預測,2026-2028年其EBITDA利潤率將達68%-79%,估值邏輯正從“IDC租賃商”向“AI操作系統”切換。

生態協同價值:從流量互通到全球化的乘數效應

(一)本地生活與內容生態的化學反應

高德地圖的超級入口價值

9.3億月活用戶使其成爲本地生活核心樞紐,“高德秒送”日均訂單突破1000萬單,較美團閃購(日均800萬單)更具場景滲透力。通過LBS精準推薦,帶動餓了麼訂單轉化率提升15%。

文娛內容的差異化壁壘

優酷6000萬會員與阿里影業IP運營形成閉環,《流浪地球3》帶動衍生品GMV超8億,內容成本下降15%下虧損收窄至10億。這種“爆款引流-生態變現”模式,有效對沖短視頻平臺的流量爭奪。

(二)全球化2.0:從商品貿易到技術輸出

東南亞市場的戰略支點

Lazada在印尼市場份額達32%,通過菜鳥東南亞網絡(72小時達覆蓋率90%)和Alipay+支付體系,構建“物流-支付-流量”鐵三角。2024年GMV 150億美元中,本地化供應鏈貢獻超60%。

速賣通的全託管模式突破

850億美元GMV中,“全託管”商家佔比達70%,商品價格較亞馬遜低30%。通過西班牙、土耳其等海外倉佈局,將跨境物流時效壓縮至5天,較傳統模式提升3倍。

技術出海的隱性價值

支付寶跨境支付技術覆蓋50國,螞蟻鏈日均處理1億筆交易,雲計算在東南亞市場份額達24%。這種“商業+技術”雙輪輸出,正在複製AWS全球化路徑。

政策催化價值:消費升級與科技自主的戰略共振

(一)“購在中國”政策紅利釋放

消費基建的數字化賦能

商務部等六部門“購在中國”活動,推動重點商圈數字化改造,阿里憑藉銀泰百貨新零售經驗,中標23個智慧商圈項目。通過“雲Mall”系統實現線上線下庫存打通,預計帶動GMV增長120億。

體育消費的生態機遇

《金融支持體育產業意見》催生體育概念漲停潮,阿里借力餓了麼“運動營養專區”和優酷賽事直播,搶佔體育消費入口。2024年體育產業5.2萬億規模中,阿里生態滲透率達18%。

(二)AI新基建的國家意志

算力自主的卡位優勢

美國半導體關稅政策加速國產替代,阿里升騰芯片佔比提升至30%,與華爲共同構建去美化算力網絡。其自研含光800芯片算力密度達傳統GPU的10倍,支撐大模型訓練成本下降40%。

數據要素的市場化機遇

通義大模型接入政務、醫療等敏感數據場景,通過聯邦學習技術實現“數據可用不可見”,在12省試點數據交易平臺,潛在市場規模超千億。

(三)估值重構:從市盈率陷阱到成長溢價

當前阿里市值隱含多重摺價:1.6萬億股權投資僅以賬面價值計量,雲計算PS(3.5倍)不足AWS(8倍)一半,AI投入尚未完全定價。若菜鳥分拆(估值2000億)、盒馬上市(估值1000億)落地,疊加AI雲業務價值重估,理論市值空間可達3.2萬億。

結論:阿里巴巴正處於“傳統業務築底、新興業務爆發、政策紅利加持”的三期疊加節點。其價值本質是中國消費升級與科技自主的雙重載體,短期看消費政策與AI突破驅動估值修復,長期需觀察技術投入轉化爲盈利的確定性。在港股16倍PE、美股15倍PE的估值窪地下,戰略配置價值凸顯。

注:上述文章爲AI工具生成,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