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師研報,權威,專業,及時,全面,助您挖掘潛力主題機會!
來源:野馬財經
7年內鬥何時了?
從女富豪到鋃鐺入獄,如今重獲控制權後,打算增補公司董事會成員,誰料現任董事長帶頭否決臨時提案。“衛星導航第一股”振芯科技(300101.SZ)控股股東內部的矛盾愈演愈烈。
4月13日晚,振芯科技公告稱決定不予提交控股股東成都國騰電子集團有限公司(簡稱“國騰電子”)的臨時提案至股東大會審議。
國騰電子的實際控制人爲“四川女富豪”何燕,其持有51%股份,另外四名股東莫曉宇、謝俊、柏傑、徐進持有剩餘的49%股權,而何燕爲財務投資者,並未參與公司的經營與管理。
2016年10月,何燕因犯挪用資金罪、虛開發票罪被判處有期徒刑五年;2018年開始,四名股東就向成都高新區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解散國騰電子。7年後,重申二審判決駁回解散請求。經過多年的爭奪拉鋸戰,2025年1月,何燕再度成爲振芯科技實控人,控股股東內部戰火再次點燃。
股東內訌也引發了二級市場的負面情緒,振芯科技已經連跌3日,截至4月16日,報收16.55元/股,市值94億元,較2024年底高點27.3元/股已跌去39%。
董事長帶頭
董事會否決控股股東提案
4月11日,振芯科技董事會收到一份來自控股股東國騰電子的緊急文件——《關於要求增加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臨時提案的函》,提出將董事會人數從固定9人調整爲“9-12人”,其中獨立董事佔董事會成員的比例不低於三分之一,並修改臨時股東大會觸發條件中的董事人數條款。
這份提案文件,再次掀起國騰集團控制權更迭往事引發的波瀾。
4月12日,振芯科技董事會火速召開臨時會議,在董事長謝俊的主持下,否決了控股股東上述提案。
4月13日晚間,振芯科技又公告稱,決定不予提交控股股東臨時提案至股東大會審議。給出的理由包括:提案內容模糊、缺乏內部授權、時機與條件不成熟等。
來源:罐頭圖庫
另外,振芯科技收到國騰電子議案的同日,也收到國騰電子四名股東莫曉宇、謝俊、柏傑、徐進四名股東發出的《成都國騰電子集團有限公司代表49%表決權股東的聲明》。
《聲明》內容顯示,四名股東認爲國騰電子股東會未對《關於修訂<振芯科技公司章程>的議案》進行討論、表決,未形成過任何有效決議,國騰電子繞過四名股東向振芯科技發出臨時提案的行爲,嚴重損害四名股東在國騰電子集團的合法權益。
上海申浩(南通)律師事務所陸雷律師認爲,關於董事的人數,《公司法》明確要求三人以上,或一人的執行董事,具體設置的人數公司沒有明確的規定,按照股東的意思形成。國騰電子發出臨時提案是屬於公司的經營行爲,董事會假如進行了表決應該是可以對外行使權力,談不上繞過四個股東。假如四股東認爲該行爲對公司的股東權利構成侵害,可以就此提議召開臨時股東會進行表決,或者通過訴訟保護他們的權利。
7年內鬥何時了?
國騰電子股東之間的內鬥,還得從何燕犯案入刑說起。
振芯科技成立於2003年6月,原名成都國騰電子技術股份有限公司,2010年在創業板上市,被稱爲“衛星導航第一股”。2010年7月的《招股書》中顯示,何燕持有振芯科技控股股東國騰電子51%的股權,爲實際控制人,莫曉宇爲法定代表人、董事長,持股28%,謝俊持有7%,柏傑持有7%,徐進持有7%。
2013年,何燕因個人涉嫌非法經營接受調查;2016年10月,何燕因犯挪用資金罪、虛開發票罪被判處有期徒刑五年。
隨後在2018年,除何燕之外的四名股東(莫曉宇、謝俊、柏傑、徐進)提議解散國騰電子並提起訴訟,以解除何燕振芯科技實控人的身份。並稱,公司的經營發展近年來遇到了實質性的障礙,國騰電子股東之間通過各種形式多次進行商討,一直無法達成有效、可實施的解決方案,股東之間已喪失合作基礎,公司的經營和管理陷入僵局。
經過一審、二審、重審一審,7年後的2024年12月,重申二審判決駁回了上述四股東關於解散國騰電子的訴訟請求。
何燕因持有國騰電子集團51%股權,能夠依其可實際支配的上市公司股份表決權對振芯科技股東大會的決議產生重大影響。2025年1月15日,振芯科技發佈公告稱,上市公司由無實際控制人變更爲何燕作爲實際控制人。
來源:罐頭圖庫
此外,天眼查數據顯示,2025年1月32日,國騰電子出現工商變更;其中,法定代表人由莫曉宇變更爲高虹,胡彪、林靜芳、何力、李梅退出高管人員備案名單,張德安、高虹、何羽霏、文江新進高管層。
在投資者互動平臺,有投資者提出,控股股東被判決不解散以後,實控人認定爲何燕,控股股東的矛盾會下沉到振芯科技嗎?怎麼確保上市公司治理結構穩定?
振芯科技表示,目前公司生產經營正常,控股股東的股東之間的矛盾可能仍將在較長時期內繼續存在,後續可能會對公司未來的治理結構產生重大影響,導致公司的戰略、財務、發展等重大經營決策存在重大不確定性。
陸雷律師表示,對目前增設董事會成員的做法,假如確實存在母公司股東爭議,可能是實控人想降低母公司在董事會里的表決權,增加自己在上市公司的掌控力。母公司股東的矛盾,法律的框架內一般不會直接下沉到振芯科技,但不能排除超常的手段影響。且這次增加董事人員的行動顯然是影響了上市公司的治理結構。
“四川女富豪”迴歸
能否重振振芯科技?
何燕曾被媒體稱爲“美女富豪”。1994年,時任成都中儲公司投資部經理的何燕,看中了國內IC卡電話機的巨大市場,與成都電子科技大學的幾位技術人員成立成都國騰通訊有限公司,並投資生產了國內第一臺IC卡電話機,迅速佔領全國市場,國騰一戰成名。
1999年何燕設立了四川省華威信息產業投資有限公司,並出任法人代表。2002年5月,何燕設立成都國騰通訊(集團)有限公司(國騰實業的前身),並出任法人代表。2003年3月,何燕出資1000萬元,設立成都國騰微電子有限公司(國騰電子的前身),並出任法人代表。
趕上時代紅利的何燕,財富水漲船高。2001年,她以“何然”之名,首次登上福布斯中國富豪榜,列第82位,此後成爲富豪榜上常客。2006年,何燕更是以9億元資產排名胡潤IT富豪榜第35位,成爲“四川IT首富”。
不過,自2010年上市後,振芯科技的業績起伏波動不斷。上市次年的2013年,淨利潤錄得上市後首虧。其中,歸母淨虧損1533.15萬元,扣非淨虧損1673.55萬元。也是這一年,何燕的高光時刻戛然而止。2013年7月,何燕涉案接受調查。
2000年5月,何燕在英屬維爾京羣島設立耀星公司。據《21世紀經濟報道》,這是何燕將原國資背景的“國騰系”在原始積累後轉性爲民營的騰挪之地。另據《新京報》消息,2000年變更股份的過程中,有人質疑何燕侵吞鉅額國有資產,向中央各有關部門進行了舉報。
2014年1月,何燕因涉嫌挪用資金罪,被檢察院機關批准執行逮捕。2016年10月,何燕因犯挪用資金罪、虛開發票罪,被判處有期徒刑5年並處罰金30萬元。
此後,國騰集團除何燕之外的四名股東便開始打訴訟持久戰。而控股股東內部不和睦,上市公司也受到了影響。
來源:WIND
在四名股東提起解散國騰電子集團的2018年,振芯科技的歸母淨利潤僅爲1617萬元,不及2010年上市當年5640萬元的30%。
另外,2021年,振芯科技曾計劃向特定對象發行A股股票,但在年底終止。終止原因主要爲“鑑於公司控股股東成都國騰電子集團有限公司解散訴訟重審一審判決結果,同時因無法履行必要的盡調程序”。
2023年7月,振芯科技收到原董事長莫曉宇提交的書面辭職報告,爲確保公司董事會正常運作,同意選舉謝俊爲公司第五屆董事會董事長;同時,新增提名莫曉宇之子莫然爲非獨立董事候選人。最終,兩人順利當選相應職務。
不過,新的掌舵人並沒有給公司經營帶來大的起色。振芯科技已經連續二年營收淨利潤同比下滑。2024年,營業收入7.97億元,同比下滑6.44%;淨利潤4000.01萬元,同比下滑44.91%。
來源:WIND
具體來看,受特定行業去庫存週期調整、部分產品價格下降以及設計服務項目承接數量減少等因素影響,公司集成電路業務實現收入3.8億元,同比下降16.58%。受執行項目驗收進度影響,其智慧城市建設運營服務業務實現收入1.24億元,同比下降29.75%。而佔營收半壁江山的集成電路業務已經連續2年收入下降。
何燕重掌實控權後首次推進的重大議案,就遭遇控股股東內部的分裂。振芯科技的公司治理何時能步入正軌?
責任編輯:楊紅卜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