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觀察者網 齊倩】當地時間4月14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在白宮會見薩爾瓦多總統布克爾時稱,他希望“幫助一些汽車公司”,以便讓汽車製造商有時間調整供應鏈。此前,特朗普政府已對進口汽車徵收25%的“永久關稅”。受此衝擊,奧迪、捷豹路虎等多家汽車製造商已暫停向美國交付汽車。
特朗普沒有展開具體說明,但美聯社認爲,他可能在暗示會暫時免除汽車關稅。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CNBC)稱,汽車製造商的股價當天收盤走高。
“我正在考慮一些措施來幫助一些汽車公司。”特朗普向記者表示。
特朗普稱,汽車製造商需要時間將生產從加拿大、墨西哥和其他地方遷出。“他們需要一點時間。他們要在美國生產,但他們確實需要一點時間。所以我說的就是這些事情。”
特朗普當天還聲稱:“我不會改變主意,但我很靈活。”
報道稱,一名汽車行業高管將特朗普的言論描述爲,他“承認汽車行業正面臨困境”。
美國汽車政策委員會(代表福特、通用汽車和斯特蘭蒂斯等車企的行業協會)主席馬特·布朗特表示,該組織贊同特朗普增加國內產量的目標。但他同時稱:“人們越來越意識到,對零部件徵收廣泛的關稅可能會破壞我們建立繁榮發展的美國汽車工業的共同目標,而且許多供應鏈轉型都需要時間。”
美聯社指出,特朗普的最新聲明暗示將再次對其關稅政策做出逆轉。近一段時間,特朗普大舉徵收進口稅引發了金融市場的恐慌,並引發了華爾街經濟學家對美國可能出現的經濟衰退的深切擔憂。
3月27日,特朗普宣佈對進口汽車徵收25%的關稅時,稱其爲“永久性”關稅。該關稅已於4月初正式生效。此後,特朗普又宣佈針對全世界的所謂“對等關稅”,引發全球股市巨震。隨着特朗普關稅政策帶來經濟和政治反噬,他在貿易問題上的強硬立場已變得越來越模糊。
上週,在債券市場拋售推高美國債務利率後,特朗普宣佈,在維持10%基準稅率的基礎上暫停“對等關稅”90天,同時對中國稅率提高至145%。在美債持續遭到拋售後,特朗普又宣佈對電子產品暫時免除部分關稅,之後又否認此舉是“豁免”,並威脅實施單獨徵稅。
“人能搞清五天後的規則會是啥樣。”談到特朗普關稅政策時,一名美國民主黨參議員吐槽道。在市場廣泛抨擊和中方強勢反制之下,特朗普政府已開始陣腳自亂:前腳高調加稅,後腳三天兩次調整關稅政策,而這幕混亂荒唐的鬧劇似乎還未結束。
在14日的記者會上,特朗普還提到,他最近與蘋果首席執行官蒂姆·庫克進行了交談,並“幫助”了他。美聯社提到,特朗普對華關稅嚴重影響蘋果。包括iPhone在內的許多蘋果產品都是在中國組裝的。
報道稱,即使對電子產品免稅的政策是暫時的,但這一“暫時的緩刑”也讓蘋果有了一些喘息的空間。美國韋德布什證券分析師丹·艾夫斯表示,蘋果目前的處境顯然較之前好得多,但他警告稱,特朗普政策仍存在“巨大的不確定性、混亂和困惑”。
美聯社稱,特朗普宣稱自己具有“靈活性”,但這加劇了人們對其意圖和最終目標的不確定性和困惑。14日,標準普爾500指數上漲0.8%,但今年以來仍下跌近8%。10年期美國國債利率升至約4.4%。
美國北方信託全球金融公司的首席經濟學家卡爾·坦南鮑姆形容稱,特朗普多次政策大轉彎,讓他患上了非常嚴重的頸椎扭傷,可能需要“戴上頸託”。坦南鮑姆警告稱:“特朗普政策的不確定性,對消費者、企業和市場信心的損害可能已經無法逆轉。”
面對特朗普的汽車關稅,汽車製造商做出了不同回應。據CNBC消息,福特和斯特蘭蒂斯等主要爲美國本土的製造商已宣佈與員工簽訂臨時協議。通用汽車則增加美國部分地區的產量。
然而,德國奧迪和英國捷豹路虎等汽車製造商已暫停向美國交付汽車。據悉,奧迪公司在美國沒有自己的生產工廠,所有車輛都依賴進口。
特朗普祭出的關稅大棒,對其歐洲盟友的汽車行業造成巨大打擊。14日,歐盟貿易與經濟安全事務委員馬羅什·謝夫喬維奇在社交媒體發文稱,他代表歐盟與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和美國貿易代表傑米森·格里爾進行了貿易談判。謝夫喬維奇仍呼籲與美國達成“關稅零換零”的公平協議。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