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小米參投!估值近300億的“大模型六小虎”,要IPO了!

藍鯨財經
04-16

文|互聯網那些事

DeepSeek領銜的“杭州六小龍”賺足眼球之際,“大模型六小虎”的智譜亦率先一步,向IPO發起衝擊!

01,估值超200億!AI獨角獸智譜何方神聖?

4月14日,中國證監會官網顯示,北京智譜華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智譜)在北京證監局完成IPO輔導備案,由中金公司擔任輔導機構,意味着,智譜率先成爲“大模型六小虎”中首家啓動上市流程的公司。

注:大模型六小虎,業界專指智譜AI、百川智能、月之暗面、MiniMax、階躍星辰和零一萬物六家AI獨角獸公司;

智譜啓動IPO早有跡可循,上個月末,智譜CEO張鵬就對媒體公開表示“完成股改就是朝着IPO目標去的,並不完全取決於智譜自己的設計,跟外部大環境有關,智譜會持續推進融資工作,包括IPO前的準備工作…”

據公開資料,截至2025年3月3日,智譜已先後進行了至少15輪融資,募集資金超過150億元(最近半年融資就高達48億元規模),其投資方陣容堪稱豪華

有諸如君聯智本、啓明創投、紅杉中國、高瓴資本等知名老牌投資機構;

有杭州城投產業基金、上城資本、珠海華髮集團、成都高新區、北京市人工智能產業投資基金、中關村科學城等多地國資的投資;

還有諸如美團、阿里、騰訊和“小米系”(小米集團、順爲資本、金山軟件都悉數在列)等互聯網科技巨頭的投資;

甚至還擁有來自沙特阿美旗下公司的投資……

值得一提的是,早在C+輪時期(2024年7月前後),智譜的估值已達200億元,其最新估值保估計還要再高一個level;

據智譜招股書顯示,唐傑直接持有智譜7.4081%股權,劉德兵直接持有智譜0.2554%股權,並通過持股平臺合計控制公司17.3966%表決權,唐傑、劉德兵通過一致行動人合計持有智譜12.1600%表決權。二人合計控制公司36.9647%表決權,系智譜實際控制人。

坐擁清華學霸級創始班底,各路國資和知名投資機構背書,智譜的知名度卻遜於深度求索的DeepSeek,甚至在網絡上的存在感不敵同爲“六小虎”的月之暗面的AIGC App Kimi,爲何還能獲得一衆知名機構、各地國資和互聯網科技巨頭的青睞?

02,DeepSeek或難擋智譜的“詩和遠方”

“他強任他強,清風拂山崗,他橫由他橫,明月照大江”——如果非要擬人化來形容智譜面對AI界“當紅炸子雞”DeepSeek的內心感受,恐怕再沒有比金庸大俠《倚天屠龍記》中的這句九陽神功心法更爲恰當的了!

深度求索固然很強,甚至一定程度撼動了硅谷的AI霸權地位,但是智譜也有着自己“真香三板斧”。

智譜實控人之一的唐傑是清華大學計算機系教授背景,並且是AI行業公認的知名學者,其在數據挖掘與機器學習領域發表了200餘篇高質量論文,還帶領團隊成功打造出中國首個世界規模最大的1.75萬億參數大模規模預訓練模型WuDdao2.0,是智譜不折不扣的“靈魂人物”!

智譜核心團隊的成員、公司CEO張鵬同樣是來自清華的計算機博士,他還參與了智譜的GLM系列大模型、AMiner、XLORE等系列重點項目的研發工作,是真正懂技術的首席執行官;

再來看智譜的王牌“殺手鐧”——GLM系列模型!

早在去年10月,智譜就推出自主研發的智能體AutoGLM,只需接收簡單的文字或語音指令,就可以模擬人類操作手機的功能效果,據悉,智譜智能體已與三星手機(具體爲Galaxy S25系列)展開合作 ;

2025年3月,智譜在中關村論壇上正式發佈智能體AutoGLM沉思,其以具備深度研究能力並能實現實際操作引發了行業高度關注,有不少專家學者給予了高度評價,認爲智譜實質性推動AI Agent進入了邊想邊乾的階段;

就在官宣衝刺IPO的4月14日同日,智譜還宣佈其新一代 GLM-4-32B-0414 系列模型正式發佈,320 億參數,效果比肩 OpenAI 的 GPT 系列和 DeepSeek 的 V3 / R1 系列,且支持非常友好的本地部署特性;

該系列模型共有 GLM-4-32B-Base-0414、GLM-Z1-32B-0414、 GLM-Z1-Rumination-32B-0414 和 GLM-Z1-9B-0414 四款模型。

 4月15日,智譜宣佈開源其最新的GLM模型系統,包括32B和9B尺寸,涵蓋基座、推理、沉思三類模型,並且全部遵循MIT開源許可協議,面向商業用途免費開放,用戶可通過新平臺Z.ai及智譜MaaS平臺進行體驗。

在筆者看來,除了大模型底層和應用的硬核自研能力,在商業化落地表現上,智譜也展現出了優勢領先其餘“五小虎”的實力:

2024年以來,智譜商業化收入獲得了同比100%以上的逆勢增長,智譜COO張帆曾表示,預計智譜清言2024年收入超過千萬元,尤其是MaaS平臺API年收入同比增長超30倍,日均tokens消費量增長150平,已吸引70萬企業和開發者用戶;

據證券時報報道稱,智譜在G端和B端都有較強的優勢,其已經服務的客羣中有相當數量的政府部門、央國企單位,並且在大模型的本地化部署、數據安全方面積累了比較充分的經驗,這纔是其成爲“國資寵兒”的重要原因;

結合公開報道和智譜創始人之一&公司董事長劉德兵的透露,目前智譜的業務已實質性覆蓋到政務服務、金融行業、製造行業(智能汽車&智能手機&半導體芯片等,榮耀、英特爾小鵬汽車皆與公司合作)、醫療健康、遊戲娛樂、文化旅遊等板塊,智譜與合作伙伴加速推進着新品的落地應用,並在萬餘家企事業單位實現規模化應用。

據智譜CEO張鵬透露,目前智譜已從手機端拓展到PC平臺,並向更多終端設備延伸,包括智能眼鏡、車載系統、平板電腦等各類智能硬件,也包括具身智能廠商。據悉,樂聚夸父機器人就已搭載智譜AI“大腦”。

也就是說,智譜的商業前景還是比較可觀的,另據媒體cc看科技預估,結合C端、B端市場的數據來拆解一下智譜的收入構成,其2024年整體收入保守估計超過1.4億元。筆者認爲,這一數字有望在2025年再創新高 ;

當然,擺在智譜面前的,也不全然都是利好,客觀的挑戰亦不容忽視

來自智能超參數《中國大模型中標項目監測報告(2024)》顯示,2024年中國通用大模型廠商中標前六名依次爲科大訊飛、百度、智譜、火山引擎(字節)、阿里雲和騰訊雲,智譜排在科大訊飛和百度之後,位列第3名;

 另一份報告顯示,AI大模型解決方案市場,智譜以近8.8%的市場份額,排在百度(17.0%)、商湯科技(14.8%)、科大訊飛(14.1%)之後,位列第4名;而在MaaS(模型即服務)市場,TOP5玩家中,未出現智譜的身影;

前有騰訊(元寶)、阿里、百度等平臺級巨頭,已打通了AI技術軟硬全棧自研的“任督二脈”,後有風頭無倆的DeepSeek R1以及在C端存在感極強的豆包和Kimi……讓智譜(智譜清言)身上原本耀眼的光環,稍顯“黯淡”;

 此番若能順利IPO,意味着智譜有望通過資本市場募集更多資金,來反哺核心產品的研發與市場拓展等重要工作,加固自己的護城河。

通往AGI的“詩與遠方”,需要源源不斷的熱錢來護航,於智譜而言,搶先大模型 “五小虎”上市,已箭在弦上!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