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車“大逃殺”:哪吒汽車前CEO,跑路了?

藍鯨財經
04-16

文|無相商業趨勢

又有一家造車新勢力的CEO跑路了?

威馬之後是高合,高合之後是極越,下一個是誰呢?

近期,造車界傳言,哪吒汽車近期陷入了運營危機,原CEO張勇已前往英國,多名前員工透露,公司累計拖欠補償、應付款項近4億元,涉及員工超3000人。

針對這個“傳聞”,張勇4月14日在朋友圈表示:

“感謝大家關心,至今仍擔任哪吒汽車顧問,爲公司四處奔波融資。”

“Tech星球”引述知情人士披露,張勇離職前就辦理英國簽證,近期已去到英國,目前還在那裏。

而張勇也沒有正面回應“跑路”。

哪吒汽車,危險了。

說到哪吒汽車,很多人可能最早是從360董事長周鴻禕的短視頻中認識的。

去年,小米汽車爆火,周鴻禕也走上了短視頻評車之路。

在此之前,周鴻禕是哪吒汽車的主要股東之一,面對小米的衝擊,周鴻禕似乎有些恨鐵不成鋼。

在直播的時候,對着當時的哪吒汽車CEO張勇大發雷霆,讓他好好學小米,說話很不客氣。

而張勇作爲車企老闆,在周鴻禕面前也是畏畏縮縮,像個犯錯的小學生一樣。

因爲這種老總訓老總的反差,周鴻禕獲得了不少的流量。

不過,哪吒汽車的口碑,卻因爲幾段周鴻禕的訓斥,遭到了不利影響。

畢竟,投資人公開訓斥老總,說出去對企業家、對企業,都是一種傷害。

也許就是那個時候,張勇就有了激流勇退的想法。

畢竟能在鏡頭前被如此羞辱,還能淡然自若。

很大的一個可能就是:準備好撤退了。

而且媒體也爆出張勇在離職前,就準備好了去英國的簽證。

哪吒汽車去年12月宣佈,因公司戰略調整,張勇不再擔任CEO,轉任公司顧問,哪吒汽車創始人、董事長方運舟兼任公司CEO。

張勇的微博也停在了去年10月14日,再未更新動態。

現在的哪吒到底是個什麼狀態?

從媒體披露和銷售數據看,都不太好。

《封面新聞》引述哪吒汽車一名管理層人士稱,公司在正常運轉,但運營捉襟見肘。

多名哪吒汽車前員工公開表示,目前仍未收到認購股權退還等補償款,公司累計拖欠補償、應付款項近4億元。

14日,網傳哪吒汽車經銷商代表齊聚浙江桐鄉工廠向公司要錢,影片中經銷商稱:

“從去年9月到現在,廠家從未正面回應過我們哪怕一次消息。”

從銷量上看,哪吒已經到了死亡的邊緣。

從去年4月被紅衣教主多次“鞭笞”後,哪吒汽車的銷量就開始了大滑坡。

今年1月,哪吒汽車的國內零售量僅剩110輛,比之前的百度極越還要難看。

是教主的鞭子太毒,還是哪吒本身就撐不住了?

哪吒汽車成立於2014年,算是起了個大早。

並且在2022年時,還以15.2萬輛銷量登頂“新勢力”造車品牌榜首,力壓小鵬、蔚來,估值一度達250億元。

然而從2023年起,哪吒的銷量和交付情況就急轉直下。

究其原因,是友商太卷太強了。

國家退補之後,很多車企只能自力更生,靠產品說話。

2023年,華爲高調殺入汽車界,問界圈粉了不少車主。

與此同時,傳統豪門比亞迪也發起了價格戰。

這讓沒有硬技術和優質造車供應鏈的廠商感到喫不消。

此外,蔚來自研芯片,小鵬發力新車型,打性價比,小米也是橫空出世。

市場就那麼大,產品、車型卻越來越多,如果不能佔據一定的技術、價格優勢,淘汰自然是應有之義。

2018年,中國有超過487家電動車製造商,到了2023年,據何小鵬的說法,正常經營的新勢力車企,僅剩50家左右。

到了2025年,用比亞迪的話說,新能源的大逃殺,已經進入決賽圈了。

而哪吒在2023到2025年的期間內,幾乎沒有推出讓市場眼前一亮的產品。

拳頭產品哪吒L反響平平,銷量很差。

新能源很多勢力,如果一旦沒有銷量輸血,就很難再和投資人談燒錢,這也是早期新勢力野蠻生長模式的通病。

用虧損換規模,依賴資本輸血維持高增長,最後實現扭虧爲盈。

但後遺症就是,一旦企業規模縮減,沒有了自我造血能力,融資以及IPO就會遇阻。

已經倒閉的威馬、高合、極越都是這個原因。

根據以往經驗,車企暴雷之前,一些股東、高管往往會發生職務變動,或者離職消息。

“企查查”資料顯示,張勇名下關聯企業多達23家,包括桐鄉合創德力等公司,但其中多家已出現股權凍結、被執行信息。

如合衆新能源汽車被執行金額超1.6億元,有關聯80多條的股權凍結記錄。

此外,哪吒汽車子公司哪吒智合新能源汽車科技公司的公開信息顯示已遭法院強制執行,公司名下無社保、公積金及房產登記信息。

另一子公司哪吒合智汽車銷售服務有限公司的2個銀行賬戶餘額合計不足500元。

可以說,張勇名下的20多家企業,已經成了一個個空殼。

張勇是在英國了,但留在中國的,是一個危機重重的爛攤子。

四十多萬哪吒車主的恐慌、失望暫且不談。

目前已經有20餘家經銷商,全國300多家門店的哪吒合作伙伴,正在聯合向哪吒討債。

有一個好的消息是,目前哪吒獲得了134家核心供應商的股權轉換支持,其中包括寧德時代國軒高科等頭部供應商,涉及金額超20億元,佔所有供應商約70%。

但這些錢還能支撐哪吒多久,哪吒後期還能不能拿出銷量,還都是問號。

其實,如果你翻看國內新能源車企的財報,就會發現,真正賺錢的沒有幾家。

而且市場越來越卷,價格戰還在繼續,產品技術迭代也很快。

現在沒有盈利的,未來大概率也不會盈利。

現在虧空的,未來大概率還會虧空。

所以買車人,已經相關車企供應商,都應該留個心眼,多看看財報。

那種成立很多年,還未盈利的,銷量也不在前20榜單的,就得當心了。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