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銀行|高質量發展與全球化答卷

Ofweek維科網
04-15

國際化競爭力

作者 | 勝馬財經出品人 周瑞俊

編輯 | 歐陽文

近日,中國銀行發佈2024年度業績公告,截至2024年末,中國銀行資產總額35.06萬億元,同比增長8.11%;營業收入6301億元,同比增長1.16%;實現淨利潤2378億元,同比增長2.56%。同時,中國銀行公告2024年度利潤分配方案,每10股普通股派發現金股利1.216元(稅前),全年累計派發現金股利達 713.60 億元人民幣(稅前)。

過去的2024年,全球經濟形勢充滿挑戰,國際市場波動頻繁,國內經濟處於結構性換擋深化階段。在這一背景下,中國銀行憑藉前瞻性發展戰略,持續深化全球化、綜合化、數字化協同佈局,保持了穩健增長,並在跨境業務和數字人民幣領域取得顯著成績,展現了作爲全球化金融機構的戰略定力與轉型效能。

營利雙增、高質量發展

在2024年報中,中國銀行董事長葛海蛟對該行去年的工作進行了總結:“中國銀行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這一首要任務,充分發揮全球化優勢和綜合化特色,對標宏觀政策部署和經濟轉型發展需要,堅定不移轉方式、調結構、提質量、增效益,持續增強金融服務的普惠性、便利性、可得性,各項工作穩中有進,經營發展邁上新臺階。”

2024年中國銀行工作亮點不少,其CIPS(人民幣跨境支付系統)直接參與者、間接參與者數量均位居同業第一。在全球34家人民幣清算行中佔據16席,辦理跨境人民幣清算1313.83萬億元,增長40%,保持全球領先。

主要財務指標上,中國銀行2024年淨息差爲1.40%,較銀行業平均水平(1.25%)高出15BP;資產質量和信貸成本保持穩定,不良率1.25%,較上年末下降0.02個百分點;撥備覆蓋率200.60%,較上年末提升8.94%。

圖源:中國銀行2024年年度報告

進一步看,2024年中國銀行資本充足率、一級資本充足率、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分別達18.76%、14.38%、12.2%,較上年末分別上升1.02%、0.55%、0.57%,風險抵禦能力增強。

圖源:中國銀行2024年年度報告

值得一提的是,在傳統金融業務穩步增長的基礎上,中國銀行積極推動科技金融和綠色金融的發展。年報數據顯示,2024年,中國銀行向10.29萬家科技型企業提供了1.91萬億元的授信支持,推動科技金融高站位規劃、高標準服務和高質量發展。同時,中國銀行持續加快金融資產投資公司股權投資試點,推動高質量科技金融服務體系建設,爲新質生產力提供科創基金。

在綠色金融領域,中國銀行通過多點協同,豐富綠色金融產品服務,提供五大類數十項綠色金融產品與服務,覆蓋存款、貸款、債券、消費等多領域。以某國家級綠色工廠爲例,中國銀行通過“碳減排掛鉤”這一創新貸款產品支持其綠色升級,助力企業獲評國家級綠色工廠,實現節能降碳與融資成本雙降。截至2024年末,中國銀行境內綠色信貸餘額摺合人民幣40,707.52億元,比上年末增長31%。

2024年,中國銀行的高質量發展並非偶然,而是源於多年來在戰略佈局和管理創新上的精益求精、在業務結構上的優化調整以及風險控制上的嚴苛堅守。在該行召開的2024年年度業績發佈會上,中國銀行行長張輝指出,“2024年,我們面臨低息環境,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全力支持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同時充分發揮優勢特色,準確把握市場機遇,紮實推進降本增效,集團營收、稅後利潤都實現了增長,交上了一份穩中有進的答卷。”

國際化競爭力不斷提升

近期,巴斯夫集團在廣東湛江建設總投資約100億歐元的一體化生產基地,這是中國首個外商獨資大型石化一體化項目。中國銀行作爲項目獨家協調行,爲項目成功籌組400億元人民幣銀團貸款,作爲牽頭主承銷商和簿記管理人,協助巴斯夫集團成功發行首筆熊貓債,資金將用於項目建設,保障項目資金需求。巴斯夫項目可以被視爲中國銀行全球化能力的典型案例。

根據年報,中國銀行全球化業務發展穩健有序,價值創造能力不斷提升。截至2024年末,境外商業銀行吸收存款餘額5,891.02億美元,比上年末增長6.70%。全年實現利潤總額92.76億美元,同比增長14.75%,對集團利潤總額的貢獻度爲22.33%,提升3.12%。

跨境人民幣結算作爲中國銀行全球化佈局的核心優勢之一,面對日益複雜的國際金融格局,依託跨境人民幣支付體系,穩步加快人民幣國際化進程。2024年,中國銀行境內機構全年累計辦理國際結算業務4.06萬億美元,同比增長20.51%;境內機構全年辦理跨境人民幣結算業務16.18萬億元,同比增長26.27%。

中國銀行還發揮其外匯外貿專業優勢,持續完善跨境電商結算產品“中銀跨境e商通”,爲外貿新業態提供全流程一站式數字金融服務,全年交易額8,133.27億元,同比增長39.82%。

中國銀行在跨境貿易金融服務領域持續保持市場領先,尤其是在“一帶一路”倡議的推動下,跨境人民幣結算的市場份額持續擴大。這不僅有助於鞏固中國銀行在國際支付體系中的市場影響力,也爲人民幣在全球範圍內的流通提供了堅實的基礎。截至2024年末,中國銀行在共建“一帶一路”國家累計跟進公司授信項目超1200個,累計授信支持逾3720億美元。

這些成果顯示了中國銀行在國際融資市場中的參與深度,也體現了其在全球金融服務中的關鍵角色。通過爲沿線國家提供融資支持,中國銀行深化了與多國經濟的合作,爲全球經濟增長貢獻力量,也爲自身業務拓展提供更多機會。

儘管外部環境複雜,跨境業務依舊是中國銀行全球競爭力的關鍵。通過加快海外佈局,特別是在風險較高的市場中,得益於其靈活的戰略調整能力以及跨境業務的多元化發展,實現了市場結構的優化,風險獲得合理分散。隨着全球經濟重心的東移,中國銀行的全球化佈局有望進一步深化,其國際市場競爭力也將愈加穩固。

綜合化運營,數字化賦能

綜合化與數字化正成爲中國銀行體系發展的重要驅力。綜合化特色戰略的實施,讓中國銀行在金融生態系統中構築了生態閉環,從涵蓋股權融資、信貸、債券、保險、租賃等傳統業務,延伸至資管、財富管理等新興領域,形成完整服務矩陣。特別是在公司金融與零售金融的深度融合上,中國銀行實現了跨部門、跨業務的協同效應。二者融合在提升市場競爭力的同時,也增強了對不同客戶羣體的吸引力。

同時,數字化資產管理、養老金服務等新興業務的推出,則是其綜合化戰略中的新亮點,藉此進一步實現了中國銀行不同業務板塊的互爲支撐、協同共贏。

例如,港珠澳大橋是粵港澳三地首次合作的超大型跨海交通工程,中國銀行作爲唯一貸款牽頭行,提供了全週期金融服務。

藉助跨境理財通和“港車北上”等政策,中國銀行利用全球化和綜合化優勢,提升產品多樣性,爲三地居民提供高效、精準的金融服務,並在廣東、深圳、香港和澳門的機構合作中,成功獲得首批跨境理財通業務辦理資格,保持市場先導地位。

同時,中銀集團保險聯合中銀香港和中銀保險推出“港粵通”汽車保險,爲“港車北上”提供保障,支持廣東與澳門中行合作推出“一站通”和粵澳共享貸等產品,助力琴澳一體化發展。

隨着數字化浪潮的襲來,中國銀行的綜合化、全球化高質量發展,離不開大力度、覆蓋前中後臺的數字化轉型,從傳統的線下業務到線上服務,數字化戰略已經滲透到中國銀行業務體系的各個層面。

中國銀行在加速數字人民幣普及應用的同時,通過人工智能、大數據和雲計算等數字化技術,不斷推動業務模式創新。人工智能的運用,作爲中國銀行數字化轉型的關鍵一環,目前已覆蓋智能風控、精準營銷等3000餘個場景。藉助大數據和AI技術,中國銀行在貸前、貸中及貸後的風控管理中實現了全面智能化,有效提升了不良貸款管理的精確度。

綜合化服務和數字化賦能,爲中國銀行構建了寬廣的“護城河”。通過綜合化特色金融服務與數字化降本增效的有效結合,以及多領域的智能化風險管理體系“護航”,共同推動了中國銀行在全球複雜的金融環境中走得更遠、更快、更穩。

“義利並重”經營哲學

2024年中國銀行以713億元的現金分紅,充分展現了其在穩定回報股東和推動可持續發展方面的堅定決心。持續分紅方案不僅展示出中國銀行對投資者長期價值回報的承諾,也體現了“義利並重”的經營哲學。在全球經濟複雜多變的背景下,中國銀行通過兌現“與投資者共享成長”的承諾,展現了其經營的韌性和穩定性。

中國銀行的分紅政策具有三重意義。首先,通過近年來保持約30%這一較高水平的分紅比率,建立了清晰的回報機制,幫助價值投資理念在市場中“生根發芽”;其次,以2024年業績爲例,在淨利潤2378億元基礎上實施713億元的分紅,展現出中國銀行強大的資本創造力,在保持良好核心資本充足率的同時,實現股東回報與資本補充平衡;更重要的是,大手筆分紅的背後,有助於進一步加強中國銀行國際化視野下的投資者關係管理。

勝馬財經認爲,隨着全球可持續發展投資理念的興起,中國銀行通過穩定分紅、綠色金融、數字轉型等一系列“組合拳”,定義了國有金融企業的社會責任。713億元分紅背後是“源於實體、服務實體、反哺實體”的閉環,彰顯了新時代金融央企的社會責任與擔當,也體現了中國銀行作爲全球化金融機構的獨特價值。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