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6日,港股大幅走低,尤其是恒生科技指數一度重挫近5%。盤面上,科網龍頭集體回調,截至發稿,騰訊控股跌近3%,阿里巴巴-W跌超4%,小米集團-W跌逾5%,美團-W跌超8%。重倉港股互聯網龍頭的港股互聯網ETF(513770)早盤低開後單邊向下,場內價格現跌4.1%,回踩半年線。
上週港股下探回升,南向資金大舉湧入,爲波動中的港股帶來支撐。從單週區間表現看,南向資金淨買入金額高達822.5億港幣,顯示出了資金抄底的強烈意願。年初以來,南向資金累計淨流入已超5812億港元,其中,淨流入資訊科技行業的資金達到了1150億港元,佔同期總流入比重的較大比例,體現了對港股科網板塊的積極認可。
究其原因,分析指出,港股科網板塊的海外業務敞口普遍不高,受關稅的直接影響相對有限,影響路徑更多體現在投資者風險偏好對突發事件的大幅反應和流動性危機的傳導上。與此同時,當前估值或已計入非常悲觀的預期,具備高度性價比。具體來看:
① 互聯網平臺型企業的商業模式兼具輕資產+內需市場和全球化佈局特性,風險敞口較小,受關稅的直接影響相對有限,上週一大跌主要還是基於投資者對突發事件的情緒反應,行業本身對關稅事件有一定抗風險性。
② 互聯網行業景氣度主要由內需主導,在行業反內卷、監管常態化、民營企業家座談會堅定信心等利好支撐下,行業基本面有望持續向好。
③ AI行情主線持續演繹,後續發展仍有較大空間,而相關主要標的集中在港股科網板塊,預計後續產業趨勢仍有望成爲互聯網龍頭的重要股價驅動因素。
截至4月15日,港股互聯網ETF(513770)跟蹤的中證港股通互聯網指數市盈率爲21.62倍,僅位於近10年8.11%分位點的歷史低位區間。
變局時刻,把握高彈性!港股互聯網ETF(513770)及其聯接基金(A類 017125;C類 017126)被動跟蹤中證港股通互聯網指數,通過重倉港股互聯網龍頭,成爲本輪港股科技行情的高效投資利器。數據顯示,本輪行情啓動以來至3月末,中證港股通互聯網指數累計漲幅超33%,明顯優於恒指、恆科指同期表現,區間最大漲幅更是高達53.59%,領漲彈性突出。
注:中證港股通互聯網指數近5個完整年度的漲跌幅分別爲:2020年,109.31%;2021年,-36.61%;2022年,-23.01%;2023年,-24.74%;2024年,23.04%。指數成份股構成根據該指數編制規則適時調整,其回測歷史業績不預示指數未來表現。
截至2025年3月31日,港股互聯網ETF(513770)年內日均成交額7.14億元,支持日內T+0交易,不受QDII額度限制,流動性佳!
提醒:近期市場波動可能較大,短期漲跌幅不預示未來表現。請投資者務必根據自身的資金狀況和風險承受能力理性投資,高度注意倉位和風險管理。
數據來源:滬深交易所、Wind、華寶基金等。
風險提示:港股互聯網ETF被動跟蹤中證港股通互聯網指數,該指數基日爲2016.12.30,發佈於2021.1.11,指數成份股構成根據該指數編制規則適時調整。文中指數成份股僅作展示,個股描述不作爲任何形式的投資建議,也不代表管理人旗下任何基金的持倉信息和交易動向。基金管理人評估的該基金風險等級爲R4-中高風險,適宜積極型(C4)及以上的投資者。任何在本文出現的信息(包括但不限於個股、評論、預測、圖表、指標、理論、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爲參考,投資人須對任何自主決定的投資行爲負責。另,本文中的任何觀點、分析及預測不構成對閱讀者任何形式的投資建議,亦不對因使用本文內容所引發的直接或間接損失負任何責任。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業績並不構成基金業績表現的保證,基金的過往業績並不代表其未來表現,基金投資有風險,基金投資須謹慎。
責任編輯:楊賜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