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人喫出“千億”辣味零食市場!衞龍、絕味等細分行業龍頭各顯神通

中宏網股票
04-16

  中宏網股票4月16日電近日,CBNDATA發佈《2025辣味休閒食品行業報告》。報告顯示,中國辣味休閒食品市場正以年均複合增長率9.6%的速度高速擴張,遠超休閒食品行業整體6%的增速。報告預測,到2026年,辣味休閒食品市場規模將突破2737億元,成爲食品飲料領域最具增長潛力的細分賽道之一。

  據瞭解,辣味休閒食品近60%的消費者將“解壓放鬆”作爲食用辣味零食的主要動機,消費羣體大多年輕、都市、對辣味休閒食品品牌忠誠度高。受益於此,辣味休閒食品行業衛龍美味、預製菜供應商安井食品、下游餐飲終端海底撈絕味食品等細分行業龍頭均獲得基本面與估值雙擊。

  行業市場擴容背後,也是商場對工藝升級、品類創新與消費場景多元化的深耕。將辣味休閒食品從傳統膨化食品、豆製品、面製品等擴增到蔬菜、植物基產品之外,衛龍等行業龍頭還注重研發辣味的多元複合,在美味、健康與情感上與消費者建立多重鏈接。

圖片來源:CBNDATA《2025辣味休閒食品行業報告》

  辣味休閒食品增速超行業1.6倍,催生兩大超大品類單品

  《2025辣味休閒食品行業報告》指出,辣味休閒食品增勢迅猛,行業年複合增長率約是整個休閒食品行業的1.6倍,預計到2026年,辣味休閒食品的市場規模增速將高於休閒食品行業整體增速。由於各路玩家競相入局,辣味休閒食品市場格局正在重塑。

  辣味休閒食品中,辣條又以其獨特的火辣口味和討論價值備受關注和青睞。目前,辣味休閒食品領域,以衛龍美味爲代表的辣味品牌佔據最大市場份額,同時,綜合食品品牌如良品鋪子三隻松鼠,餐飲品牌如安井食品海底撈絕味食品也紛紛推出辣味零食以佈局辣味零售市場。

  據瞭解,“辣條”爲代表的調味面製品因“社交貨幣”等屬性驅動市場增長。此外,受“健康控卡”升級觀念的影響,辣味魔芋爽類單品也在近年引發消費熱潮。受益於此,行業龍頭衛龍美味創造出了“調味面製品”與“菜製品”兩大銷售額超過25億元的超大品類。同時,得益於公司辣味面、菜製品銷售連續5年的持續增長,衛龍美味公司自身財務與資本市場表現也與市場情況實現共振,2024年公司實現營收超過60億元,業績同比大漲近30%,港股市值超過380億元。

  另在辣味餐飲領域,海底撈推出的“麻辣嫩牛自熱鍋”一經推出,就創造下了首月破億GMV的成就;安井食品推出的“麻辣小龍蝦福袋”也收穫到年收入超過2億元的成績;以及絕味食品通過“絕味辣滷”等產品打通的零售場景新趨勢,都因取得優異的成績而成爲行業關注案例。

  食品界“口紅效應”:痛覺刺激與情緒經濟的勝利

  從生物科學視角看,辣味並非味覺,而是通過辣椒素激活人體痛覺神經,觸發內啡肽與多巴胺的分泌,形成“痛並快樂”的成癮機制。CBNDATA調研顯示,辣味休閒食品近60%的消費者將“解壓放鬆”作爲食用辣味零食的首要動機,消費羣體有明顯的年輕化(18-35歲)、都市化(主要集中在一、二線)特徵,且大部分消費者維持在一個月5次以上的超高復購率。

圖片來源:CBNDATA《2025辣味休閒食品行業報告》

  基於深刻的環境趨勢洞察,衛龍美味正不斷延伸辣味的多元維度和複雜程度,公司榴蓮辣條、小龍蝦魔芋爽、辣椒炒肉魔芋爽等復合口味產品持續出圈,不僅以辣味刺激消費者分泌“快樂”激素,還試圖通過跨場景營銷喚起消費者情感記憶,用親切、創新、獵奇的自傳播,促成消費者“一口接一口”“一個接一個”的消費慣性,構成多巴胺與內啡肽的“上頭”循環。

  在經濟不確定性增強的時代背景下,衛龍“5元以下小包裝”的銷售策略也精準切中了當代年輕人“平價治癒”的需求,形成口紅效應下的“性價比療愈”。2024年,衛龍業績達到歷史最高水平,淨利潤較去年同期增長21.3%,公司成爲首家擁有雙“25億元”大單品結構的休閒食品上市公司。

  千億市場規模藍海下,除了衛龍美味在大衆市場搶先佔位,食品產業上游如安井食品也在通過“將火鍋底料與速食結合、推動正餐零食化”參與這場休閒辣味爭奪戰;餐飲賽道海底撈、絕味食品等公司也通過爲嗜辣人羣推出“特辣”“爆辣”等精準辣味零售產品加入佈局。

  細分龍頭各顯神通,掘金辣味休閒千億賽道

  《2025辣味休閒食品行業報告》顯示,中國辣味零食已從20世紀80年代傳統品類的1.0時代,度過工業改良的2.0時代,並發展到如今個性化創新的3.0時代。在2.0時代,以大面筋等調製面製品、乾脆面等膨化食品品類爲主。3.0時代,品類的發展則邁向魔芋、燕麥等低熱量、高膳食纖維的蔬菜植物製品。

圖片來源:CBNDATA《2025辣味休閒食品行業報告》

  在這一進程中,衛龍美味注重健康升級與文化破圈並行,從“國民辣條”發展到健康零食標杆,通過低卡魔芋爽(6.7Kcal/袋)、高膳食纖維海帶片搶佔控卡市場,通過聯名必勝客、肯德基“瘋四”等活動持續破圈。

  跨界入局者安井食品則通過預製菜打開B端藍海,用辣味速凍麪點等產品切入餐飲供應鏈,拓展辣味預製菜業務;海底撈利用餐飲IP反哺零售生態,將火鍋場景延伸至零售端,打造第二增長曲線;絕味食品通過鎖鮮技術撬動萬店網絡,憑藉“當日鮮滷+冷鏈配送”模式進一步打通零售與餐飲場景。

  在“萬物皆可辣”的消費浪潮下、在辣味休閒食品的黃金髮展期,從辣味休閒食品領域龍頭的衛龍美味,到食品產業鏈上下游的安井食品、海底撈、絕味食品,產業各領域龍頭正通過技術升級、供應鏈整合、場景創新、文化賦能等差異化戰略搶佔高地,以協同發展的增長格局共同推動中國辣味產業從規模擴張邁向價值創造。或許當辣味從味覺符號進化成生活方式,這個千億賽道的故事纔剛剛開始。

  特別聲明:文中提及內容均來源於公開信息,不構成實質性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文章來源:中宏網股票)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