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詩蘭黛集團近日遭美國股東提起集體訴訟,原告指控公司長期依賴中國“免稅代購”等灰色渠道銷售,在中國政府自2022年起加強監管後,未及時披露相關風險,涉嫌誤導投資者。訴訟同時涉及集團前首席執行官Fabrizio Freda傅懿德與前首席財務官Tracey Travis。
股東指出,自2020年以來,公司大力依賴海南“免稅代購”渠道,即中間商的免稅購買,但公司卻未如實向股東反映監管趨嚴對銷售構成的實質影響,而是將業績下滑歸咎於“旅遊零售疲軟”,並承諾業績會很快回升。直到2023年11月1日,公司才首次披露相關信息,隨即引發市場劇烈反應,股價單日暴跌19%,市值蒸發約87億美元。事實是,自此時起雅詩蘭黛經歷了股價暴跌的一年,至今年1月股價比去年同期下跌50%,市值縮水逾250億美元,目前市值爲191億美元。
美國地方法院法官Arun Subramanian透露:“事件的關鍵在於雅詩蘭黛只宣揚成功的原因,卻對那些不方便透露的真相避而不談,證券法規不容許這種半真半假的陳述。”
2020年海關總署明確禁止代購
據中國稅務報報道,爲規範對海南離島旅客免稅購物的監管,2020年7月,海關總署發佈重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對海南離島旅客免稅購物監管辦法》,自2020年7月10日起施行。明確禁止代購,違規者3年內不得享受離島免稅政策,並納入信用記錄。
另外,海關總署發佈的報道顯示,2022年,全國海關開展“國門利劍”“風雷”聯合行動,深化全員打私,嚴厲打擊重點涉稅商品和走私,包括離島免稅“套代購”案件在內,全年共立案偵辦走私犯罪案件4509起,案值1210億元。
免稅渠道削弱品牌的溢價能力
1992年,雅詩蘭黛成立旅遊零售部門。自2016年以來,旅遊零售部門連續15個季度提到對集團總銷售業績起到巨大提振作用。2021財年旅遊零售銷售佔比增至29%高點,約佔集團總銷售額近三成,特別是在中國免稅店渠道營收增幅超過120%,使得該渠道成爲雅詩蘭黛全球最大的出貨渠道。
隨着旅遊零售疲軟加上政府監管趨嚴,2023財年,雅詩蘭黛以旅遊零售爲主的免稅店業務銷售額大幅下滑34%;2024財年,該渠道依然是中國市場表現不佳的主要因素。但是前面種下的“因”已經延伸出消費者通過比價後不願意在官方渠道購買的“果”。據悉,免稅渠道常年提供正價6-7折的超低折扣,中間商通過免稅購買後二次銷售打“價格戰”,削弱品牌的溢價能力,導致中國區官方渠道的銷售業績也遭遇大滑坡。類似於此前Burberry與奧萊的“相愛相殺”。
據南都此前報道,雅詩蘭黛2025財年第二季度財報數據顯示,集團總營收40億美元,同比下滑6%,淨虧損5.8億美元。中國所處的亞太地區淨銷售額降幅最大,同比下降11%至12.87億美元。該財報同時披露了截至2024年6月30日,該集團來自中國旅遊零售的應收賬款達2.06億美元,佔總應收賬款的12%。隨後集團宣佈國際總裁Peter Jueptner於4月1日離職,並於6月30日正式離開公司,結束其在該集團16年的職業生涯。
本案的被告包括已退休的雅詩蘭黛前首席執行官傅懿德。傅懿德於2008年3月加入公司,擔任總裁兼首席運營官,並於2009年7月出任首席執行官,曾是美妝業界薪酬最高的CEO,在紐約時報聯合行政薪酬數據公司Equilar發佈的包含科技、金融和能源等產業的全球最高薪高管排名中,是唯一挺入10強的美妝集團CEO。2024年10月30日雅詩蘭黛任命Stéphane de La Faverie接任傅懿德,並於今年1月1日正式上任。
雅詩蘭黛前CEO傅懿德。
傅懿德退休前曾表示:“總體來看,2024財年我們的有機銷售額下降了2%。雖然中國和亞洲旅遊零售渠道的高端美容類別持續疲軟,但這些結果與我們的預計相對一致。展望未來,我們對2025財年的預期基於中國高端美容業和亞洲旅遊零售業的持續下滑。這一點在海南最爲顯著,其美容市場零售額下降了40%以上,雖然客流量在回升,但由於消費者情緒疲軟、購物規模下降,轉化率仍然較低,並明顯低於疫情行前水平。”
截至目前,雅詩蘭黛尚未對消息作公開回應。
中國中免去年營收利潤均下降
4月8日,國家稅務總局發佈《關於推廣境外旅客購物離境退稅“即買即退”服務措施的公告》,自4月8日起全國推廣“即買即退”的離境退稅服務,境外旅客在境內購物後可即時辦理退稅,提升購物便利度和消費體驗。“即買即退”前期先後在上海、北京、廣東、四川、浙江、深圳等地開展試點,2023年4月,廣州成爲全國第三個開展離境退稅“即買即退”便利措施的試點城市。
市場普遍認爲,這項政策將直接帶動免稅行業消費回暖,利好中國中免等頭部企業,尤其是在當前離島免稅銷售持續承壓的背景下,爲公司帶來積極預期。中國旅遊集團中免股份有限公司(中國中免)股價迎來大幅上漲。
中國中免此前公佈的2024年財報表現不佳,營收與淨利潤均大幅下滑,公司實現主營收入564.74億元,同比下降16.38%,歸母淨利潤42.67億元,同比下降36.44%,扣非淨利潤41.44 億元,同比下降37.7%。去年第四季度業績尤其承壓,主營收入134.53億元,同比下降19.46%,歸母淨利潤3.48 億元,同比下降76.93%,扣非淨利潤2.71 億元,同比下降81.42%。海南地區免稅銷售同比下跌超27%至288.92億元,上海地區免稅銷售同比下跌10.02%至160.35億元。
(文章來源:南方都市報)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