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SD作爲PC和服務器設備的存儲器,用於數據的長期存儲
1~3月份的價格比上一季度下降8%。PC存儲器的需求較弱,服務器存儲器的勢頭也有所減弱……
配置在個人電腦(PC)上的存儲器固態硬盤(SSD)的大宗交易價格連續2個季度下跌。1~3月份的價格比上一季度下降8%。PC存儲器的需求較弱,服務器存儲器的勢頭也有所減弱。低價的中國產存儲器的存在也逐漸引起關注。
固態硬盤作爲PC和服務器設備等的存儲器,用於數據的長期存儲。大宗交易價格由作爲賣方的日本國內外存儲器製造商和作爲買方的設備製造商等按季度決定。
1~3月,SSD中作爲指標的TLC(三電平單元)的256GB產品爲每件約29.9美元。容量較大的512GB產品爲每件約56.0美元。均比2024年10~12月便宜了8%左右。有聲音表示,部分交易比10~12月下降了15%左右。
PC存儲器需求持續低迷,無法達成預期交易、商品過剩的情況仍在持續。雖然市場看好10月美國微軟停止支持“Windows10”系統後的PC更新換代需求,但目前整體上“復甦趨勢比去年弱”(大型電腦廠商)。
SSD的主要零部件NAND閃存的行情也受到了影響。NAND用於智能手機等設備的數據長期存儲。據悉,“搭載NAND的智能手機需求減少導致了SSD價格的下跌”(日本電子商社)。
日本調查公司TSR(Techno Systems Research)的助理總監楠本一博指出,面向服務器的需求正在放緩。該公司表示,2024年10~12月,面向服務器(企業)的SSD出貨量爲1420萬個,比上一季度增長4%,“與最初的預期相比仍存在不足”(楠本)。
來自生成式AI(人工智能)服務器的需求此前一直保持強勁。許多相關人士指出,2025年1~3月,服務器用SSD價格從持平轉爲下降5%左右。
近來,長江存儲科技(YMTC)等中國NAND企業的崛起被認爲是結構性行情下行因素。由於中企以優待本國產品的補貼政策爲東風,在本國低價銷售產品,“中國以外的企業不得不通過降價來對抗”(日本電子商社負責人)。
同爲半導體存儲器、用於數據短期存儲的DRAM領域的世界領先企業爲韓國的三星電子等3家企業。而NAND和SSD的全球領先企業有三星、韓國的SK海力士、美國的美光技術和西部數據、日本的鎧俠控股(Kioxia Holdings、原東芝存儲器)等5家企業,數量較多。
除了賣家衆多之外,中國企業的存在感提高,日本電子商社的高管表示“相比DRAM更容易發生價格競爭”。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