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通財經APP獲悉,中信證券發佈研報稱,BC作爲最具應用前景的下一代光伏技術,工藝技術問題的解決和終端需求的增加有望推動BC電池產能擴張提速,在產業鏈上下游的共同推動下,有望在2025年實現從1到10的快速放量。
建議從以下三條主線關注BC產業鏈投資機會:
1)電池&組件:推薦率先完成BC電池及組件產能佈局的頭部企業。
2)設備:建議關注受益於BC圖形化工藝彈性更高的激光設備和價值量更高的鍍膜設備,以及採用新焊接方式的串焊設備方向。
3)輔材:建議關注BC複合焊帶、導電漿料和絕緣膠的輔材技術升級方向。
中信證券主要觀點如下:
隆基綠能發佈BC2.0升級組件產品,轉換效率和功率全面領先。
根據隆基綠能官方微信公衆號,2025年4月11日,隆基綠能在安徽蕪湖召開BC2.0新品春季發佈會。公司發佈了BC2.0升級產品Hi-MO 9組件,其量產功率已達到660W,公司預計年底有望提升至670W,相比於TOPCon組件的最高功率(630W)提升40W;組件量產效率已達到24.8%,高出TOPCon組件(量產效率23.3%)1.5個百分點。組件雙面率已從70%提升至75%,根據客戶需求可進一步提升至80%以上。公司預計客戶採用Hi-MO 9組件後發電量有望提升8~11%,BOS成本有望下降11-22分/W。
光學和電學維度多重升級推動電池量產效率突破27%。
據隆基綠能發佈會,目前隆基綠能BC2.0電池的量產效率已突破27%,高出TOPCon電池(量產效率25.5%)1.5個百分點。效率的提升主要來自以下四方面:
1)正面無柵線設計:可以實現100%正面光吸收,有效增加5%的吸光面積;
2)亞微米絨面:正面採用亞微米絨面+多層減反膜,可以降低反射提升轉換效率;
3)電池全域鈍化:正面、側面無破壞,背面採用雙極複合鈍化,可以有效降低載流子複合;
4)柵線圖形優化:一方面採用0BB技術降低傳輸損耗,另一方面提高柵線高寬比80%,進一步降低柵線電阻。
此外,隆基綠能實驗室的HIBC電池轉換效率已提升至27.81%,打破了此前公司創造的27.4%的晶硅電池效率記錄,已成爲最接近晶硅電池理論極限29.4%的電池。同時,在效率提升的過程中,BC電池生產企業不斷解決工藝技術問題,提高產品良率。
終端市場認可或推動產能快速擴張。
據隆基綠能發佈會,目前隆基BC電池全球簽約量已超過30GW,其中BC1.0已發貨20GW,BC2.0自2024年發佈以來簽約並準備發貨的訂單已有10GW,訂單覆蓋國內重點發電企業(華能、國能投、華電等)及海外大型能源企業(Engie等);此外,公司BC儲備訂單超40GW。據隆基綠能官方微信公衆號,近日公司在希臘簽訂了226MW的Hi-MO 9組件訂單,這也是歐洲地區迄今爲止規模最大的BC地面電站項目。據隆基綠能發佈會,自今年3月起,公司平均每3天就新增1條BC產線爬坡成功,且建設速度將持續到今年年底,公司預計到年底將形成70GW的BC產能。在隆基綠能的推動下,從上游的設備(激光、鍍膜設備等)、材料(焊帶、膠膜、背板等)到下游的電池和組件,均已經形成完整的BC產業鏈配套。
BC產業化春風已至,預計2025年有望迎來快速放量。
BC組件正面無柵線設計、更美觀和正面發電功率更高的特性天然適用於分佈式市場。不僅如此,由於具備更高的轉換效率和綜合發電功率,BC在集中式場景的應用空間有望進一步打開。目前光伏全行業盈利已進入底部區間,預計2025年行業資本開支或將主要圍繞BC技術展開。以隆基綠能、愛旭股份爲代表的頭部電池組件企業正加速BC產能佈局,預計2025年國內BC出貨量或接近50GW,全市場滲透率有望達7%,正式進入從1到10的快速放量階段。隨着BC性價比優勢持續提升,預計2027年全球BC組件出貨量有望超160GW,對應2024-2027年CAGR爲85%,滲透率或提高至20%以上,到2027年全球BC組件市場規模有望超1200億元。
風險因素:
全球光伏裝機增長不及預期;海外貿易壁壘進一步抬升;原材料價格大幅上升;BC電池技術發展不及預期;BC電池成本下降不及預期;競爭日益加劇。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