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宏漢霖正從中國創新藥企向全球化生物製藥公司加速轉型。記者從今天舉行的2025復宏漢霖全球研發日上獲悉,僅2024業績期內,復宏漢霖公司在全球範圍內完成25項上市註冊申請遞交,並獲得17項批准,覆蓋中國、美國、歐盟、加拿大、印尼等多個國家和地區。
“全球化不是跟風,而是基於患者需求的科學決策。哪裏有病人,哪裏就是我們的戰場。”復宏漢霖執行董事、首席執行官朱儁說。他們將全球分爲美國、歐盟、日本、東南亞、中東、拉美六大市場穩步推進。截至目前,復宏漢霖已有4款產品在國際獲批上市,觸達50多個國家和地區,廣泛覆蓋亞洲、歐洲、拉丁美洲、北美洲和大洋洲,惠及全球超75萬患者。復宏漢霖2024年營收約57億元,同比增長6.1%;淨利潤達8.2億元,同比增長50.3%,連續兩年實現全年盈利。
美國作爲全球生物醫藥核心市場,復宏漢霖採取自主團隊運營模式,40餘人的團隊中包括多名醫學背景成員,以高效執行力突破行業常規。去年,漢曲優獲FDA(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批准上市,並完成首批商業化發貨。小細胞肺癌臨牀試驗入組病例達150例,遠超同類試驗規模。未來四年,復宏漢霖計劃在美國再推動8款生物藥上市,覆蓋帕妥珠單抗、地舒單抗等多個產品。
歐盟市場以嚴苛的監管着稱。復宏漢霖PD-1藥物漢斯狀在歐盟獲批時,通過科學數據成功爭取到“孤兒藥資格”(ODD),以26:2的投票結果獲十年獨佔期與獨立定價權。朱儁強調,此舉爲後續在德國、英國等高定價市場奠定基礎,並強化了合作伙伴對公司“說到做到”的信任。截至目前,復宏漢霖已在歐洲超9個國家佈局全球臨牀中心。
日本是一個成熟且規模可觀的市場,尤其在文化親緣性及人種差異上和中國更爲接近。日本採用政府定價機制,復宏漢霖聚焦療效顯著的產品切入。在全球高發的胃/胃食管交界部癌是高居日本惡性腫瘤發病率第三,發病率甚至比中國更高。針對這一未滿足的臨牀需求,復宏漢霖圍繞HLX22在日本市場展開佈局,HLX22國際多中心三期臨牀試驗獲批開展併成功召開日本線下研究者會議。公司通過招募資深臨牀團隊,力求在腸癌數據出爐後加速市場滲透。
東南亞和中東市場的共同點是“缺醫少藥”,但復宏漢霖在兩地的發展策略因地制宜。東南亞以醫保準入爲目標,漢斯狀有望成爲當地首個進入醫保的PD-1藥物。中東市場則是一片藍海。朱儁表示,在復宏漢霖去中東之前,這裏甚至沒有一家真正的生物藥公司。在這裏,復宏漢霖瞄準高價市場缺口,通過合資公司佈局,其藥品定價接近歐盟水平。
拉美市場定價與中國相近,但競爭環境更爲複雜。復宏漢霖已有三款藥物獲批,憑藉本地化團隊與渠道優勢,逐步擴大市場份額。
朱儁表示,復宏漢霖的全球化底氣源於其研發策略,聚焦未滿足的臨牀需求,通過“微創新”優化試驗設計。例如,漢斯狀在小細胞肺癌、胃癌新輔助治療等適應症上實現差異化突圍;HLX22瞄準HER2靶點耐藥後市場;HLX43(PD-L1 ADC)專攻肺癌耐藥患者。公司目前擁有48000升產能,生產成功率達98%,並通過多國監管機構認證,爲全球化供應提供保障。可以預見的是,爲擁抱來自全球的需求,產能還要爬坡。
(文章來源:上觀新聞)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