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全球化與逆全球化力量的博弈愈發複雜。美國總統特朗普單方面挑起關稅戰,對全球貿易秩序產生了重大沖擊,導致全球貿易受到重創,全球資本市場也一度出現較大幅度的下跌。全球化實際上是美國在二戰後一直主導的貿易秩序,通過全球化,不同國家能夠發揮比較優勢,充分釋放更多經濟活力,並參與全球產業鏈分工。然而,全球化如今正面臨嚴峻挑戰。特朗普藉口美國在商品領域出現鉅額商品貿易逆差,希望通過推動製造業迴流美國而挑起關稅戰。這促使包括中國在內的新興市場國家不得不加速去美化進程,同時加快本土供應鏈建設,即發展自主可控的產業。目前,全球經濟秩序正在發生重構。
特朗普挑起關稅戰不得人心,屬於倒行逆施的行爲。美國許多有識之士對此提出尖銳批評。例如,“股神”巴菲特認爲關稅戰就是一場戰爭,其對全球經濟的衝擊不可小覷。美國前財政部長耶倫表示,特朗普在美國經濟運行正常的情況下挑起關稅戰,這將給美國帶來災難,可能導致美國經濟加速陷入衰退。著名投資人達利歐甚至指出,這不僅僅是關稅戰,還可能引發全球經濟秩序的崩潰。這些觀點都表明,特朗普的一意孤行不僅不得人心,而且對美國自身也無益,是一項損人不利己的政策。
當前,全球貿易都受到特朗普關稅戰的影響。儘管迫於國內壓力,特朗普不得不暫停對大多數國家加徵關稅90天,但這並未完全消除關稅戰對全球貿易的影響。我國政府堅持原則立場,堅決進行反制。與美國打貿易戰並非目的,而是手段,最終目標是迫使特朗普主動走向談判桌,解決關稅爭端,使中美貿易關係迴歸正常化,進而讓全球經濟回到正常發展軌道。當前全球貿易面臨的挑戰並非永久性的,後續仍有望通過談判解決爭端。因此,建議大家不要過於焦慮。面對外部衝擊,我們要抓住機遇,一方面推動人民幣國際化,與更多國家推動人民幣結算系統。近期,我們與中東、東盟等地區簽署人民幣結算體系就是一個重大進步,未來可能會與更多國家在貿易中使用人民幣結算,逐步去美元化,提升人民幣的國際地位。另一方面,對美國談判的大門依然敞開,等待特朗普主動前來談判,我們可以提出合理訴求,通過談判解決貿易爭端,這是最佳解決方式。
特朗普只強調美國在貨物貿易方面存在鉅額逆差,卻忽視了美國在資本項目下是鉅額順差的事實。這是美國二戰後建立的佈雷頓森林體系的結果。美元不僅是美國的主權貨幣,還承擔了世界貨幣的功能。上世紀60年代,著名經濟學家特里芬提出了特里芬難題,指出美國無法消除商品貿易逆差。因爲美國需要通過與外國的貿易產生逆差,才能將美元投放到世界各地,而其他國家拿到美元后,再購買美國國債及股票等資產迴流美國,從而形成循環。如今,特朗普無視佈雷頓森林體系和特里芬難題,挑起關稅戰。這不僅無法減少美國的商品貿易逆差,反而會削弱美元作爲世界貨幣的功能,動搖全球投資者對美元的信心。
另一方面,特朗普近乎氣急敗壞地向所有國家發起關稅戰,且加徵關稅比例很高,這也表明美國政府可能已接近特里芬難題的拐點。由於美國商品貿易逆差不斷擴大,政府赤字率不斷上升,美國政府負債已突破36萬億美元大關,而美國GDP爲25萬億美元。美國政府負債累累,且每增加1萬億美元負債的時間越來越短,這可能是特朗普感受到的壓力之一。
同時特朗普在國內正面臨更大壓力。一方面,廣大居民因關稅戰導致美國超市物價大幅上漲,無法容忍物價繼續上漲,對特朗普施加巨大壓力。美國全美每天有上千場遊行示威,逼迫特朗普放棄關稅戰,走向貿易正常化。另一方面,美股大跌也使華爾街給特朗普施加巨大壓力。美國家庭資產50%以上配置在股票和基金上,包括401(K)養老金計劃。因此,美股表現極大地影響到美國人的家庭財富,美股下跌對特朗普的壓力也越來越大。這可能促使特朗普尋求與我國談判來解決貿易爭端,這也爲我們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
當前,我們正處於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也是百年未有之大機遇。黨中央立場堅定,措施果斷,全國人民堅決支持黨中央的決定。相信最終我們會取得關稅戰的勝利,保護出口企業的合法權益,保障全球經濟秩序迴歸正常化。
上週一,受關稅戰影響,全球資本市場出現“黑色星期一”,A股和港股也出現大幅殺跌,許多投資者出現恐慌性拋售。當時我建議大家要冷靜看待這次關稅戰。表面上看,特朗普佔據主動,實際上他非常被動,幾乎是一個人在對抗全世界。而我們有14億人衆志成城應對關稅戰。國家隊果斷入市,中國版平準基金——匯金公司大筆買入各類ETF。僅4月8日當天,各類ETF申購量就超過1100億元,歷史上僅有兩次單日申購量超過1000億元。上一次是在去年11月8日市場放量暴漲時,可見國家隊入市穩定股市的決心非常堅決。社保基金、養老金、保險資金、公募基金等機構投資者也堅定入市增持權益資產,穩定了A股和港股。
在之後的幾個交易日,A股和港股均出現恢復性上漲,許多被錯殺的優質股票出現較大幅度回升,特別是科技龍頭股反彈力度較大。A股以人形機器人爲代表的科技板塊繼續領漲,港股則是以恒生科技指數爲代表的科技互聯網巨頭大漲,一些低估值、高股息的紅利板塊也出現較好回升,A股和港股市場信心得到提升。
其實今年以來,美股科技股下跌,而A股和港股科技股走出牛市行情,這也驗證了去年12月底我發佈的2025年十大預言的判斷。儘管關稅戰對今年A股和港股上漲節奏有一定短期影響,但不會改變大的趨勢。全年來看,A股和港股仍將延續去年9月24日政策轉向之後開啓的牛市行情,呈現一波一波震盪上行的態勢,結構性牛市趨勢愈發明顯。科技板塊無疑是這輪行情的領頭羊,一些具有品牌價值的消費品和高股息紅利股票也出現較好回升。市場出現板塊輪動,賺錢效應明顯提升,可能會吸引更多居民儲蓄向資本市場轉移,也會吸引外資流入。港股則吸引了大量南下資金佈局一些價格較低的優質股票。今年A股和港股的投資機會明顯增多,賺錢效應顯著提升,不會因關稅戰結束而停止,反而是一個新一輪行情正在醞釀的階段。
近期,國際金價再創歷史新高,突破3200美元每盎司整數關口,央行連續多月增持黃金,紐交所黃金期貨持倉量創歷史新高。但部分機構認爲當前黃金多頭尚未達到最擁擠水平,黃金長期上漲趨勢不變。去年年底我發佈的2025年十大預言就提到,由於國際局勢動盪、美元超發,用美元標價的黃金價格將水漲船高,長期來看黃金向上趨勢不變。2025年金價可能會有波動,但整體趨勢向上。受到美聯儲後續降息預期提升、地緣政治衝突升級以及特朗普關稅政策的影響,黃金價格進一步上漲。黃金已從避險資產演變爲對抗滯脹的核心標的。因爲特朗普單方面發起的關稅戰可能導致美國經濟陷入衰退或滯脹狀態,即一方面經濟增長停滯,另一方面通貨膨脹再起,這反過來也會迫使特朗普找臺階下,尋求對話。
今年黃金板塊全年的走勢仍然是向上的。這些年來我一直建議大家積極佈局黃金資產,在投資組合中配置20%的黃金類資產,既能有效抓住黃金上漲機會,又能對沖組合風險,提高整個組合的夏普比率。當前,儘管黃金價格處於本輪上漲的歷史高位,但長期上漲趨勢依然沒有改變。
(作者系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基金經理)
責任編輯:石秀珍 SF183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