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擁自2022年以來18A生物科技板塊內最大融資規模,暫居2025年港股IPO首日漲幅榜榜首......映恩生物-B(09606)憑藉上述成績,完成了從“國內ADC黑馬”向“港股18A明星標的”的華麗轉身。
據智通財經APP瞭解,此次映恩生物IPO發行價爲94.60港元/股,募資總額約2.11億美元(約15.4億元人民幣),在完全行使綠鞋機制後,最終募資總額將攀升至2.43億美元,成爲近四年來以來港股18A板塊募資規模最大的IPO案例。
4月15日,映恩生物首日掛牌便以單日116.7%的股價漲幅,暫居2025年港股IPO首日漲幅榜首且當日盤中最高股價達到222港元,較發行價大幅增長134.67%;與此同時,全天成交額突破20億港元,展現出資本市場對這家ADC獨角獸企業的強烈信心。
實際上,映恩生物在IPO前融資階段便已獲衆多投資人青睞。映恩生物上市前引入了多達15位基石投資者,合共認購6500萬美元(約合5.05億港元),投資人大牌雲集,不僅有BioNTech SE和禮來等業界明星企業重磅加盟,還引入了世界頂級長線基金富國基金以及易方達基金、匯添富基金等國內頭部基金共同參與,如此多頂級投資人鼎力相助,陣容之強,可以說是近年之最。
IPO行至招股結束階段,也就意味着映恩生物上市在即。在港股市場投資一家創新藥公司,投資者需要從公司潛在增長空間和創新研發實力兩大關鍵要素出發,把握公司創新產品管線背後的超預期商業價值,而這同樣也是未來投資者長期配置映恩生物的核心邏輯。
作爲全球抗體偶聯藥物(ADC)領域的關鍵領跑者,映恩生物主要致力於爲癌症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等患者研發ADC創新藥物。
衆所周知,ADC創新研發企業的核心價值取決於平臺價值與藥物價值。
映恩生物擁有一支以創始人朱忠遠爲首的擁有超過20年生物醫藥技術經驗的核心技術團隊,憑藉其強勁的研發實力和多年的技術積累,映恩生物成功構建了包括DITAC(免疫毒素抗體偶聯平臺)、DIBAC(創新雙特異性抗體偶聯平臺)、DIMAC(免疫調節抗體偶聯平臺)和DUPAC(有效載荷抗體偶聯平臺)在內的四個新一代ADC技術平臺,並由此建立了一套由13款自主研發的ADC候選藥物組成的差異化創新管線。
值得一提的是,公司核心技術與差異化創新管線已獲得國際權威機構認可。據智通財經APP瞭解,目前包括核心產品DB-1303及DB-1311以及關鍵產品DB-1305在內的三項公司管線品種已獲得FDA的快速通道認定,另外DB-1303還獲得FDA及中國藥監局針對特定適應症授予的突破性療法認定,DB-1311則獲得了FDA孤兒藥認定。
數據顯示,目前中國產ADC新藥約佔全球管線的40%,並且在全球ADC藥物研發數量最多的30家藥企中,中國藥企獨佔14家,佔比接近一半,顯示出中國創新藥企已經成爲全球ADC研發的核心參與者。
作爲全球ADC藥物創新研發的前沿領導者之一,映恩生物的技術價值也獲得了國際業界的高度認可。
自2023年以來,映恩生物先後與BioNTech、百濟神州、Adcendo、GSK、Avenzo、三生製藥等國內外頂尖藥企達成多項BD交易,總價值超60億美元,助力公司成爲國產ADC獨角獸與出海“生力軍”。
不難看到,憑藉差異化的管線佈局、強勁的創新臨牀開發能力、以及逐漸成熟的國際合作與交易等優勢,映恩生物正在將自身不斷增長的創新勢能轉化爲澎湃的商業動能。
與目前多數18A企業以及國內衆多尚未有收入或盈利的創新藥企不同,依託廣泛的國際合作和BD交易,映恩生物已在臨牀研發階段,階段性實現了創新收益,併產生豐富現金流,公司成長確定性顯著。後續隨着核心品種陸續落地,全球商業化日漸成熟,映恩生物定能進一步打開估值天花板,享受創新醫藥獨角獸的估值溢價。
更多港股重磅資訊,下載智通財經app
更多港股及海外理財資訊,請點擊www.zhitongcaijing.com(搜索“智通財經”);欲加入智通港股投資羣,請加智通客服微信(ztcjkf)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