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華爾街見聞
摩根士丹利警告,美國通過降息和減稅來抵消貿易負面影響的“總體規劃”可能行不通。考慮到全球安全資產供應處於數十年低點的大背景,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的滯後效應恐無法及時抵消貿易戰的即時衝擊。
摩根士丹利報告警告投資者,美國通過降息和減稅來抵消貿易戰負面影響的“總體規劃”可能行不通。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的滯後效應無法及時抵消貿易戰的即時衝擊,投資者應對市場持謹慎態度,尤其是在全球安全資產供應處於數十年低點之際。
美國的“總體規劃”註定失敗
摩根士丹利分析師在4月14日的報告中表示,投資者當前面臨的主要挑戰在於理解美國政府在貿易政策上的“總體規劃”以及其可能的頻繁變化。
分析師認爲,美國政府似乎認識到重組貿易關係將帶來經濟陣痛。特朗普已鼓勵美聯儲放鬆貨幣政策,同時呼籲國會放鬆財政政策。這表明美國政府可能擁有一個“總體規劃”:利用美國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來抵消重新平衡全球貿易帶來的不利後果。
然而,根據摩根士丹利的分析,這一計劃存在致命缺陷: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的效果滯後遠遠超過貿易政策變化的影響。4月2日之前,消費者信心已經出現裂痕,而90天的暫停期不太可能帶來多少緩解。
分析師警告,目前市場尚未充分定價經濟惡化風險:
如果一個‘總體規劃’依賴於利用貨幣和財政政策來抵消重新平衡全球貿易的不利後果,這些政策可能產生作用的滯後期將使經濟在短期內面臨更糟糕的結果——這一風險尚未在市場中得到充分定價。“
CEO信心崩塌預示衰退風險
分析師特別強調,美國CEO信心在4月2日關稅宣佈之前已經崩潰。歷史數據顯示,上一次CEO信心指數跌破5並在兩個多月內維持在5以下時,實際GDP增長停滯,最終收縮,初次申請失業救濟人數上升。
在2007年10月,美國CEO信心跌入淨悲觀區間(指數低於5)。從那時起直到2010年1月,CEO信心一直保持淨悲觀。根據美國國家經濟研究局(NBER)的數據,美國經濟在2007年12月進入衰退。衰退開始前僅經歷了3個月的淨悲觀期。
值得注意的是,這段三個月的淨悲觀和隨後的衰退開始發生時,標普500指數價格從2007年10月9日的歷史高點最多僅下跌10%。而雖然初次申請失業救濟人數隨着CEO樂觀情緒的下降而上升,但索賠直到2008年7月才升至2005年10月的峯值以上——衰退開始後8個月,CEO轉爲淨悲觀後11個月。
安全資產供應危機
摩根士丹利同時警告,目前投資者還面臨“安全資產”供應不足的危機。
政府債券市場通常受益於高風險環境。過去美國國債表現爲終極“安全避風港”證券。然而,過去一週,美國國債表現出比許多投資者預期更高的風險。
當投資者質疑美國國債的避險地位時,另一個問題浮現:是否存在替代品?答案是肯定的,但數量可能不如許多投資者想象的那麼多。
在彭博全球綜合國債指數中,美國國債佔總額的35.7%,約合14.0萬億美元。這意味着指數中有25.3萬億美元非美國國債。
另一種考慮避險資產的方式是依賴評級機構。
彭博全球綜合指數中僅有11.8%的債券中值評級爲AAA/Aaa。2023年8月,惠譽(Fitch)將美國長期債務評級從AAA下調至AA+後,這一比例大幅下降。
分析師認爲,倘若宏觀環境進一步惡化,致使美聯儲再次降息,投資者無需擔憂美國國債的供應問題。符合指數納入標準的美國國債在全球 GDP 中的佔比持續上升,這與 AAA/Aaa 評級債券的情況形成鮮明對比。
責任編輯:何俊熹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