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創證券發佈研報稱,BC電池技術具有高發電效率、低溫度係數、低衰減、美觀性的優勢。隨着工藝成熟度提升以及產業配套完善,BC電池技術經濟性逐步顯現,產業化進程明顯提速,2025年有望迎來1-10階段。(1)設備環節:工藝升級驅動量價齊升。BC核心設備需求集中在激光、鍍膜、擴散等環節,價值量提升較大。(2)主材環節:領先佈局享受溢價紅利。頭部BC電池組件企業憑藉領先佈局有望充分享受溢價紅利。(3)輔材環節:配套迭代獲取超額利潤。BC技術對焊帶、金屬化、膠膜等環節性能要求升級,具備定製化能力的優勢輔材企業有望受益。
華創證券主要觀點如下:
BC電池是一種平臺型技術,高效優勢驅動產業化發展
(1)BC電池背接觸結構正面無遮擋。BC電池的核心特點是將電池的正負兩電極均集成在電池片的背面,而電池正面無任何柵線遮擋,能夠最大限度地吸收太陽光,從而提高光電轉換效率。BC電池可以與PERC、TOPCon、HJT等電池技術疊加,通過優化設計和製造工藝,進一步提升光伏電池的性能和效率。
(2)BC技術具備美觀性好、轉換效率高、衰減係數低、溫度係數低等優勢。BC電池理論效率極限達29.1%,幾乎接近單晶硅電池的理論極限29.4%。2025年BC電池的量產效率已達到27%左右,未來轉換效率仍有較大提升空間。憑藉高發電效率、低溫度係數、低衰減的優勢,BC組件綜合輸出功率更高,助力單瓦BOS成本和度電成本下降,提高終端收益。應用場景方面,BC組件正面外觀更加整潔美觀,高度適配高端分佈式場景;隨着BC組件雙面率提升,正在向集中式地面電站場景不斷拓展。
BC電池生產工藝更復雜,激光和鍍膜設備增量較大
(1)製造工藝更爲複雜,生產流程環節增多。BC電池生產工藝複雜的原因主要源於其獨特的結構設計和工藝精度要求。一方面,BC電池背面結構複雜,電極全部置於電池背面,需要在背面形成複雜的分區結構;另一方面,背面功能層增加,增加了工藝控制的複雜性。此外,激光開槽是BC電池生產中的關鍵工序之一,用於在背面形成精確的圖形化結構,需要激光設備具有極高的穩定性和精度,此外,背面擴散層的摻雜濃度、深度和分佈也需要精確控制。
(2)單GW設備投資額仍然較高,激光、鍍膜等設備價值量明顯提升。據愛旭股份公告,單GWABC電池產能的設備投資額約3.82億元;其中鍍膜、激光設備佔比分別爲25%、15%。據CPIA,2024年xBC電池單GW設備投資額約3億元,隨着工藝成熟以及規模效應顯現,未來投資成本有望逐步降低。
BC電池產業化發展加速,2025年有望規模化放量
(1)隆基綠能HPBC產能規模領先,HPBC 2.0產品2025年迎來有望放量。據公司2024年中的規劃,2025年底前公司BC產能將達到70GW,其中HPBC 2.0產能約50GW,2026年底國內電池基地計劃全部遷移至BC產品,2027年公司BC產能有望達100GW。隨着西鹹新區一期年產12.5GW電池和銅川12GW電池等BC二代項目建設和產能改造項目推進2024年底公司HPBC 2.0產品將規模化進入市場,2025年有望迎來更大規模放量。
(2)愛旭股份ABC產能建設順利,2025年出貨規劃20GW以上。公司珠海基地10GWABC產能已投產;義烏基地產能規劃15GW,其中8GW已滿產,剩餘7GW在陸續安裝中;濟南基地產能規劃10GW,預計2025年上半年電池產能投產。據公司預計,中遠期ABC產能空間可達100GW以上,爲BC技術的廣闊市場蓄能。
風險提示:行業競爭加劇、產業化推進不及預期、光伏行業需求不及預期、貿易摩擦風險。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