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個理工生創立的川渝麪館要上市,碧桂園參投,京東、麥當勞前高管坐鎮

時代財經
04-16

本文來源:時代財經 作者:李馨婷

向來低調的遇見小面,正式向“中式麪館第一股”發起衝擊。

4月15日,總部位於廣州的中式麪館品牌遇見小面遞表港交所,招銀國際爲獨家保薦人。

在中式連鎖麪館賽道內,遇見小面的市場份額與門店規模都不算拔尖。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資料,就2024年總商品交易額而言,遇見小面爲中國第四大中式麪館品牌,排在其前面的,分別是和府撈麪、李先生牛肉麪大王與老碗會。

截至2024年,品牌成立第10年時,遇見小面的門店數量才360家。2025年4月8日,遇見小面的第400家店剛剛在香港開業。

但從經營情況上看,遇見小面的發展算得上是厚積薄發。

近幾年,遇見小面明顯加快開店速度。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2023年與2024年末,遇見小面的門店數量分別爲170家、252家與360家。也就是說,遇見小面用了8年開出品牌的前170家店,但開出後190家門店,則只用了2年。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資料,在2024年中國前十大中式麪館經營者中,遇見小面2022年至2024年的總商品交易額年複合增長率最高。

而遇見小面的背後,是一個由理工科生組成的創始團隊,以及一衆明星資本的託舉。

圖源:遇見小面微博

華工畢業生創業,明星資本加持

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資料,就2024年總商品交易額而言,遇見小面爲中國第一大川渝風味麪館經營者。然而,以重慶小面爲主打產品的遇見小面,卻由三個理工科專業的80後創立於廣州。

2014年,宋奇、蘇旭翔與羅燕靈在廣州體育東橫街開設了遇見小面的首店。三人均畢業於華南理工大學,本科專業分別爲材料科學與工程、信息工程與高分子材料與工程。其中,宋奇與羅燕靈本科畢業後前往香港科技大學深造,分別獲得了機械工程碩士學位與電訊碩士學位。創立遇見小面以前,宋奇曾在百勝中國麥當勞工作,負責餐廳的開發拓展與運營管理。

目前,宋奇爲遇見小面創始人、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主要負責監督業務發展及方向、規劃及執行集團的整體戰略。蘇旭翔與羅燕靈均爲遇見小面執行董事兼副總裁,蘇旭翔負責營銷、品牌推廣及信息技術,羅燕靈則負責供應鏈、食品安全、菜品研發和制定運營標準。

除了高學歷創始團隊,遇見小面還有諸多明星資本與高管的加持。

2015年至2021年,遇見小面共計完成7輪融資,投資方包括個人投資者顧東生、高德福,以及青驄資本、九毛九、弘毅投資與碧桂園創投等平臺。在2021年6月收穫B+輪融資前,遇見小面的估值達約20億元。而在投資方中,九毛九爲上市餐飲企業、高德福爲水餃連鎖品牌喜家德創始人,弘毅投資旗下的百福控股則投資了美奈小館、大弗蘭、福客麻辣燙等多個餐飲品牌。

截止2025年4月5日,由宋奇與蘇旭翔聯合持股的淮安市創韜企業管理合夥企業(淮安創韜)共計持股遇見小面49.04%。遇見小面的員工激勵平臺淮安市遇見好人企業管理合夥企業(淮安遇見好人)持股4.24%,宋奇擔任淮安遇見好人的普通合夥人。宋奇、蘇旭翔、淮安創韜與淮安遇見好人共同組成了遇見小面的控股股東。

弘毅投資、碧桂園創投、顧東生、九毛九、青驄資本與高德福,分別持股遇見小面的17.16%、9.06%、7.73%、6.50%、3.26%與3.01%。

值得注意的是,2025年4月起,百福控股執行董事王小龍開始擔任遇見小面非執行董事。同一時期,京東集團前CEO徐雷、以及香港麥當勞前首席財務和技術官陳國彬,則加入遇見小面擔任獨立非執行董事。

圖源:遇見小面微博

開在一線及新一線城市的平價麪館

較傳統麪館實現了消費升級,且較爲平價,是遇見小面的特點。

截至2024年末,遇見小面的360家門店中,有253家位於一線及新一線城市,且門店主要位於當地的中央商務區、住宅區和交通樞紐。2022年至2024年間,根據市場變化,遇見小面還降低了菜品價格。2024年,遇見小面中國內地門店堂食顧客的人均消費已降至28元。

由於創始人曾在國際連鎖快餐巨頭工作,遇見小面以“高度標準化、高效體系化及先進數智化”的方式推進業務。招股書顯示,遇見小面將所有餐廳、所有營運人員、所有菜品都鏈接在管理體系裏。通過利用先進且自主研發爲主的數字化系統,爲這套管理體系建立強大的技術支持,減少運營過程中對個人經驗及判斷的依賴。

這造就了遇見小面較高的運營效率。

2022年至2024年,遇見小面收入分別爲4.18億元、8億元與11.54億元,年複合增長率爲66.2%;翻檯率分別爲3.1、3.8及3.7,高於2024年中式快餐餐廳市場2.0至2.4的行業平均水平。同一時期,遇見小面淨利潤分別爲-3597萬元、4591.4萬元與6070萬元。

截至2024年,遇見小面直營店共279家。招股書顯示,在中國內地開一家遇見小面直營店的前期開支一般在70萬元~90萬元之間。一家直營店的平均投資回收期約爲15.2個月,一家新店通常能在開業兩個月內首次實現收支平衡。

2019年開放特許經營模式以來,2022年、2023年與2024年,遇見小面特許經營門店總數分別爲59家、69家與81家。除了在2023年上半年關閉了部分以合營模式經營的門店外,2022年、2023年與2024年,遇見小面特許經營門店的閉店數量分別爲0、0與3家。

計劃未來三年門店規模翻倍

成立11年,低調的遇見小面在門店規模方面與同行仍存在一定差距。

當前,市場份額在遇見小面之前的和府撈麪與李先生牛肉麪大王,門店數量分別爲超過500家與超過1000家。而自2023年底以來,和府撈麪與新式牛肉麪品牌陳香貴還接連開放加盟,加速拓店搶佔市場份額。

或許是嗅到了危機感,高速拓店成爲了遇見小面的下一階段的發展目標。招股書顯示,2022年、2023年及2024年,遇見小面分別開設了43家、92家和120家門店。而在2025年、2026年與2027年,遇見小面則計劃開設120家至150家、150家至180家與170家至200家門店。也就是說,未來三年遇見小面計劃至少新開設440家店,即到2027年,遇見小面的門店規模將是目前的兩倍。

遇見小面香港西九龍高鐵站店

到低線市場開店、探索境外市場、加大特許經營模式力度,成爲遇見小面高速拓店的三大方向。

當前,遇見小面在中國香港門店數量達到6家,並以開設100家門店爲目標擴大在香港的市場份額。同時,遇見小面計劃年內在新加坡開設一至兩家新直營店。而在2024年3月時,繼傳統“單店特許經營”模式後,遇見小面開始拓展“區域特許經營”和“渠道特許經營”的模式,以招徠更有實力的特許經營商加速開店。

持續加速的開店動作需要大量資金,也讓遇見小面流動負債淨額持續上升。2022年,遇見小面流動負債淨額爲1.49億元,2023年,該指標同比增加25.7%至1.87億元,到了2024年,又同比增加29.7%至2.42億元。2025年、2026年與2027年,遇見小面開新店的成本預計達到3.88億元。

在此節點,倘若能上市獲得資本加持,對遇見小面滲透市場將是很大的助力。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