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美團面向全國消費者正式發佈即時零售品牌“美團閃購”。該品牌定位爲“24小時陪伴消費者的新一代購物平臺”,聯合全國近3000個縣市區旗的零售商、品牌商與本地中小商家,服務全國10億消費者的日常購物需求。
南都記者注意到,目前“閃購”的一級入口已經出現在了美團App首頁上,點擊進入後的分類包括蔬菜水果、超市便利、手機家電、商場專賣、美妝個護、潮流運動、鮮花綠植、母嬰用品、寵物用品這些類目。
閃電倉賦能閃購與線下零售互補
據悉,閃購對於美團來說並不是新業務,最早於2018年在美團內部上線,當時更多的品類集中在周邊的便利店和超市貨品。近年來,隨着非餐類即時配送需求的高漲,閃購可配送的品類也逐漸向“生活萬物”拓展。
南都記者看到,目前“閃購”的一級入口已經出現在美團app的首頁,與“外賣”“團購”“酒店民宿”“看病買藥”一齊位列首行位置。點擊進入後,最上方的宣傳欄着重強調了“30分鐘好貨到手”。涉及的品類包括蔬菜水果、超市便利、手機家電、商場專賣、美妝個護、潮流運動、鮮花綠植、母嬰用品、寵物用品共九種。
據悉,目前美團非餐飲品類即時零售日單量已突破1800萬單,美團副總裁、閃購事業部負責人肖昆表示,消費者在生鮮食品、酒水飲料、日用百貨、3C家電等商品上的消費粘性和頻次持續提升,順應消費者持續升溫的即時需求,美團正式面向公衆推出即時零售品牌“美團閃購”,希望用更豐富優惠的商品、更便捷可靠的購物體驗,更好滿足消費者“30分鐘買萬物”的需求,讓平臺上的海量實體商家共享購物體驗升級、供給體系升級帶來的紅利,攜手加速本地零售產業的數字化升級進程。
美團閃購方面表示,將開展多項支持商家舉措,對商家推出多種數字化經營助力工具,支持各行業商家拓展閃電倉新型供給業態,幫助商家在美團閃購經營更好,進一步獲取生意增量。
美團最新的財報提到,2024年,“美團閃電倉”實現了顯著增長,尤其在低線市場,它已經成爲各類零售商重要的新增長渠道。許多大型傳統零售商積極採用“美團閃電倉”模式。其與傳統線下零售供應形成互補,提升即時零售的便利性,進一步激發消費需求。財報提到美團還在不斷改善不同品類即時配送的服務,他們透露了即時零售理想的落地場景:例如,消費者在平臺購買藥品時,可以享受涵蓋居家檢測、線上診斷、醫保支付以及即時配送的一站式服務。
外賣進入增長新週期,美團未來三年千億加碼
除了閃購業務,美團對核心本地商業板塊的新動作還涉及了核心的外賣業務。昨日,美團外賣總經理薛冰在2025中國餐飲連鎖峯會上宣佈,未來三年,美團外賣將向餐飲行業整體投入1000億元。這1000億將聚焦四大方向,包括幫助商家補貼消費者激活需求、發放助力金幫商家增加收入、扶持和獎勵優秀品質商家,以及推動明廚亮竈覆蓋10萬家店、加強行業基礎建設等。
薛冰提到,2024年餐飲行業的增速,從陡降到了一個相對平穩的趨勢,外賣仍保持高增長。以價換量的“惡性競爭”開始放緩,“價格戰”逐漸迴歸理性。餐飲業正在進入健康增長的新週期。但是,餐飲傳統大店模式在選址、租金、人力上的“重投入”,已經成爲拓店的巨大阻力。“衛星店”成爲了美團和品牌一起探索問題解決方案的嘗試。
據瞭解,目前“衛星店”主要有三種模式,一是外賣店,適合頭部知名品牌,以外賣店形態快速覆蓋核心商圈;二是社區小堂食店,適合區域連鎖品牌,以“輕堂食+強外賣”模型滲透社區;三是共享店,更適合客流量下滑但產能充裕的大店,通過共享空間實現增量,比如海底撈與美團合作,將部分門店冗餘空間改造爲“共享廚房”,引入快餐檔口和茶飲專區。薛冰表示,2025年美團外賣將爲首批1000家“衛星店”提供系列扶持,包括首年0佣金、長期助力金、AI選址系統免費開放、專屬流量等。
此外,美團外賣推動用直播破除“信息差”,目前已推動3萬家門店開通“明廚亮竈”直播,消費者點單時可實時查看後廚。美團外賣將投入更多硬件補貼和流量扶持,對線上接入透明廚房、陽光廚房的商家進行支持。
同時,針對餐飲商家最頭疼的“活動越搞越虧”和“差評越刪越多”難題,美團首先在營銷上“減負”。過去商家“不搞活動沒流量,搞了活動不賺錢”,美團將流量權重降低,品質標籤權重提升,以此解決過去流量總向低價傾斜的問題,還推進“神搶手”頻道佣金直降等。
南都記者瞭解到,美團外賣在推動把商家數據變成“品質標籤”,這些基於用戶評價和供應鏈數據,自動生成“24小時現熬骨湯”“72小時短保麪包”“有機認證蔬菜”等標籤,直接展示給消費者。
另外,美團外賣重新調整了評分計算方式,從“單一主觀打分”升級爲“多維綜合評分”,全面反映商家外賣服務水平,減少同行惡意差評、虛假刷單等評分“內卷”行爲,讓“高品質店”成爲名副其實的“高分店”。爲此其還升級了“AI差評識別系統”,對僞造評價、同行惡意攻擊自動攔截。
薛冰強調:“美團外賣不做‘規則的制定者’,而要做‘問題的解決者’。”
(文章來源:南方都市報)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