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踏,正在成為運動界的“極客”

藍鯨財經
04-14

文|無相商業趨勢

提到安踏,很多人可能還停留在“國產品牌”的認知上。

如果告訴你始祖鳥、迪桑特、薩洛蒙這些在國外被視爲“極客”的運動品牌,都是安踏的,敢問閣下又有何感想?

2025年4月10日,安踏集團宣佈,將全資100%收購起源於德國的戶外服飾、鞋履及裝備專業品牌Jack Wolfskin(中文名稱:狼爪),基礎對價爲現金2.9億美元。

這意味着,又有一位戶外“極客”被安踏拿下。

安踏,憑什麼能喫下這些在國外沉澱了幾十年的高端品牌?

一個服裝品牌牛不牛,就看他的山寨產品多不多。

狼爪這個品牌在中國可謂是山寨滿天飛。

某電商網站上,幾十到幾百的高低仿品層出不窮。

之所以山寨多,是因爲正版品質出衆,但價格也讓普通收入羣體望而卻步。

狼爪是德國品牌,也是德國戶外運動的驕傲,在本地,隨便一件衝鋒衣都能賣到二百歐左右(約合人民幣1600元)。

做工也是德國風格,紮實穩重。

其關鍵性的技術,是TEXAPORE,它在衣服外部面料下附着一層帶有大量微孔的薄膜,其微孔直徑是遊離水分子直徑的數百倍,但比一顆小水珠小上萬倍。

所以液態的水無法通過該層薄膜,而出汗蒸發出的汗氣卻能順利排出,有點類似於美國戈爾公司研發的Gore-Tex,不僅防風透氣還有着很好的保暖性能。

很多人都知道搭載Gore-Tex面料的衝鋒衣、羽絨服動輒就是5000、上萬。

狼爪賣得貴,很大程度也是因爲TEXAPORE的科技性和稀缺性。

由其延展出來的“TEXAShield”不易沾水材質,也是廣泛應用於羽絨服/夾克/抓絨衣。

由於狼爪是最早進入中國的國外戶外運動品牌之一,名氣比較大,國產戶外品牌探路者和凱樂石很大程度上也借鑑過狼爪的設計思路。

但現在,狼爪也面臨着一定程度挑戰。

一方面,狼爪的TEXAPORE在綜合性能和市場口碑上已經遜色於Gore-Tex,始祖鳥、波司登、北面等品牌的高端產品,都是優先選用Gore-Tex面料。

另一方面,狼爪的設計可以說是“萬年不變”,放在今天看,甚至有點土氣。

國內的探索者、凱樂石、波司登這些後起之秀,無論是從材料性能上,還是造型設計上,都實現了對狼爪的追趕。

最關鍵的是,他們現在都比狼爪便宜,而且升級換代很快。

如此一來,狼爪的先發優勢、品質優勢就不再明顯,在國外市場的份額也遭受了擠壓。

不過,安踏卻在現在買下狼爪,這是基於什麼考慮呢?

實際上,狼爪在過去二十年裏已經多次幾經轉手, 2018年年底,運動品牌“Topgolf Callaway Brands”宣佈以4.18億歐元的價格收購該狼爪。

結果現在安踏用2.9億美元又將其買下,等於Topgolf Callaway Brands虧了一半的錢,而安踏也算是抄了個底。

抄底的目的,是爲了佈局全球化。

對於志在“出海”的安踏而言,早就不滿足於“國產龍頭品牌”的野心,而是要成爲打敗阿迪、耐克的存在。

當然,進軍海外市場也要講策略,講方法,拓展海外市場,對於安踏而言,直接收購成熟品牌,要比從零開拓市場更高效。

所以在過去幾年,安踏陸續收購了擁有意大利運動品牌FILA(斐樂)、韓國高端戶外品牌KOLON SPORT(可隆)、Wilson、始祖鳥等一系列國際大牌。

事實也證明安踏做對了,這些年安踏的國內市場銷量持續保持着雙位數增長。

2024年的財報顯示:安踏集團全年收入708.26億元,同比增長13.6%,創歷史新高,年內溢利爲169.89億元,同比增50.7%。

預計2025年,安踏系的總營收將達到1250億元左右,持續保持雙位數增長,安踏的市值也已經是李寧的5倍。

對於品牌發展本身而言,收購狼爪,也能進一步擴大安踏的戶外運動版圖,尤其是將專業戶外運動市場喫下,同時幫助安踏在戶外領域實現“全價格帶覆蓋”。

過去安踏在戶外領域的佈局是一高一低,始祖鳥走高端,安踏走平價,現在狼爪的加入,可以補足中端的缺口。

此外,更強大的品牌和產品矩陣,也將幫助安踏抵禦全球化風險。

尤其是現在,國際貿易摩擦、關稅的波動對中國的出海企業,造成了很大的影響。

安踏選擇“收購成熟品牌”而非自建品牌,既是穩打穩紮,也是規避風險。

作爲歐洲本土的品牌,狼爪擁有穩定的供應鏈和分銷網絡,能夠幫助安踏繞過一些貿易壁壘,減輕關稅影響。

看到這,也許有人會疑惑,人家賣得不好纔想着“賣身”,安踏買下這些品牌,就不會虧本嗎?

實際上,這就是中國製造厲害的地方。

狼爪現在賣得不好,主要原因是成本高且面料優勢不突出,以及款式落後。

而安踏的賦能,恰恰能夠解決這些痛點。

首先就是時尚化,對比狼爪“萬年不變”的款型,安踏的設計團隊完全可以賦能,更快推出更多的款型,供市場選擇。

圖注:安踏時裝秀展

其次是成本問題。

國外品牌利潤比較低,很難賺錢,而安踏利潤率很高,利用中國工廠優勢可以迅速降低成本。

比如之前安踏收購薩洛蒙和始祖鳥,這兩個品牌本來是阿迪的,但一直虧錢。

而安踏接手後,很快就通過自有工廠和自有面料廠,大幅度降低了生產成本。

而始祖鳥之前無論是輔料縫紉線、拉鍊還是壓膠薄膜都是外包,成本很高。

如今,谷愛凌穿的安踏滑雪服和始祖鳥都是同一個工廠出來的,安踏的高端產品,不遜於始祖鳥,始祖鳥也藉助安踏工廠,實現了扭虧爲盈。

很多人覺得,成本降低,是不是質量也降低了。

也不是,成本高有時候並不代表厲害,相反是一種落後。

人工純手工製鞋比起流水線的標準化生產,並沒有優勢,反而會增加大量成本。

蘋果手機爲什麼在中國大陸生產?

說白了,還是歐美老爺們伺候不起。

所以安踏讓這些高端品牌起死回生的祕訣,就是中國製造。

通過收購大牌,讓更多熱愛運動的人,享受到高性價比的產品,同時迅速提升自己的品牌形象,做國際化的運動王者,互惠互利,一舉雙贏。

這種多贏共享的格局,可能是現在的個別國家最缺乏的。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