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商聚焦】交銀國際:全球市場波動加劇 科技與消費板塊分化顯著 關注國產替代與政策受益主線

金吾財訊
04-14

金吾財訊 | 交銀國際發佈研報指出,全球金融市場波動性持續攀升,科技行業面臨芯片政策調整與AI建設加速的雙重影響,而恒生指數成分股分化加劇凸顯市場結構性矛盾。在複雜環境下,國產替代主線與政策受益領域成爲關鍵佈局方向。港股成分股呈現兩極分化恒生指數50只成分股中,新能源與消費板塊表現顯著分化。比亞迪股份(01211)以38.33%的年內漲幅領跑,華潤啤酒漲13.07%緊隨其後;而長和實業(00001)、中信股份(00267)跌幅超14%,吉利汽車(00175)、中石化(00386)則跌逾12%。估值層面呈現兩極特徵:半導體企業中芯國際(00981)市盈率高達55倍,房地產龍頭中國海外發展(00688)僅8.9倍。分析師警示,需密切關注美聯儲加息預期變化及中美關稅摩擦對科技、消費板塊的傳導效應,建議配置高股息資產對沖市場波動風險。

宏觀經濟指標映射市場壓力全球主要股指近期表現顯著分化,恒生指數年內漲幅收窄至4.76%,收報20,915點,技術面承壓明顯——5日均線跌破23,000點關口,14日RSI指標回落至36.29,短期超賣壓力加劇。美股三大指數同期跌幅擴大,納指年內累計下跌13.39%,標普500指數跌8.81%。大宗商品市場同樣震盪劇烈,布倫特原油價格跌至63.41美元/桶,創年內新低,較年初跌幅達14.98%;黃金價格逆勢走強,升至3,222.2美元/盎司,刷新年內紀錄。科技行業承壓中現結構性機遇全球芯片進口政策調整對製造業成本的影響呈現分化態勢。邏輯芯片領域因產能釋放壓力相對可控,而射頻芯片及晶圓代工環節則迎來國產替代加速窗口。臺積電3月營收同比大增46%,印證AI芯片需求持續爆發,中國內地AI基礎設施建設正快速推進。交銀國際建議重點關注國產替代核心標的(如半導體設備廠商)、AI算力產業鏈企業,以及對美貿易敞口較小的本土科技公司。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