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新茶飲行業迎來又一里程碑事件。北京時間4月17日晚間,霸王茶姬正式在美上市,成爲“新茶飲美股第一股”,同時也是第五家登陸資本市場的新茶飲企業。上市首日,霸王茶姬收漲15.86%,報32.44美元,總市值達59.54億美元。
成立僅8年,霸王茶姬的崛起速度在資本市場吸足眼球:2022-2024年,營收從4.92億元暴增至124.05億元,年複合增長率高達398%,門店數量更以日均8家的速度擴張至全球超6400家。
在競爭白熱化的茶飲行業,霸王茶姬的突圍密碼在於“減法戰略”:砍掉冗餘品類、死磕供應鏈效率、押注高線城市黃金點位,最終實現高於同行的淨利率。其創始人張俊傑對“茶拿鐵”品類極致聚焦,以“伯牙絕弦”爲代表的超級單品貢獻超90%營收,用“少而精”的產品哲學復刻了星巴克定義咖啡市場的路徑。
更值得關注的是霸王茶姬的全球化野心。早在2019年霸王茶姬便出海東南亞,如今海外門店同店GMV增速達46.9%,並計劃以美股上市爲跳板,將“中國茶拿鐵”的故事講向全球。若成功,這或將成爲首個以品類定義者身份衝擊國際市場的中國茶飲品牌,新茶飲行業的嶄新敘事正徐徐展開。
高速增長,年收入超百億
霸王茶姬的創業故事始於2017年,創始人張俊傑在雲南昆明開設了第一家門店。當時的中國茶飲市場正處於粉末沖泡向鮮果茶轉型的階段,張俊傑敏銳地捕捉到消費者對健康、品質的需求,提出了“原葉鮮奶茶”的概念,以“茶拿鐵”爲核心產品,奠定了品牌差異化的基礎。
從招股書數據可以看到,霸王茶姬的財務數據呈現出一條近乎垂直的增長曲線。2022年-2024年,公司營收從4.92億元飆升至124.05億元,三年間增長超過25倍,年複合增長率高達398%。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的表現,全年營收達到124.05億元,較2023年的46.4億元增長167%,淨利潤25.15億元,較2023年的8.03億元增長213%。這種增長速度遠超目前已上市的其他新茶飲品牌,顯示出霸王茶姬在品類定義和市場擴張方面的獨特優勢。
盈利能力指標方面,霸王茶姬的表現同樣亮眼。2024年,公司毛利率達到41.2%,淨利率爲20.3%。高利潤率背後是霸王茶姬獨特的“超級單品+核心菜單”策略帶來的運營效率提升,高度聚焦的產品結構大幅降低了原材料採購的複雜性。
霸王茶姬的供應鏈管理能力同樣是其高利潤率的重要支撐。與蜜雪冰城自產60%原材料的重資產模式不同,霸王茶姬通過品類聚焦實現了輕資產運營,固定資產佔比遠低於前者。這種“輕供應鏈”模式使公司在快速擴張時仍能保持資金效率和靈活性。
招股書顯示,2024年公司物流成本佔GMV比例不到1%,庫存週轉天數僅爲5.3天,在千店規模以上的茶飲企業中最低。
霸王茶姬的門店擴張同樣增長迅猛。2022年-2024年,其全球門店數量分別爲1087家、3511家和6440家,三年間門店數量增長近6倍。尤其2024年新增門店近3000家,平均每天新開8家門店,這種擴張速度在中國連鎖餐飲史上極爲罕見。
與蜜雪冰城、古茗相似,霸王茶姬的擴張依賴於加盟模式。截至2024年底,公司共有3195位加盟商,平均每位加盟商運營約2家門店。值得注意的是,霸王茶姬保持了極低的閉店率,2023年和2024年分別僅爲0.5%和1.5%。
超級單品策略的勝利
霸王茶姬能夠在競爭激烈的茶飲市場脫穎而出,其核心在於構建了品類定義權。與星巴克通過“第三空間”重新定義咖啡消費場景類似,霸王茶姬將“茶拿鐵”這一品類與自身品牌深度綁定,使其成爲消費者心智中的代名詞。
在產品策略方面,霸王茶姬展現出剋制與專注,該策略在霸王茶姬早期發展中尤爲關鍵。2018年,當其他茶飲品牌瘋狂推出水果茶、芝士茶時,霸王茶姬卻堅持聚焦原葉鮮奶茶,甚至砍掉了部分銷量不佳的品類。
紅餐餐飲研究院數據顯示,2024年樣本茶飲品牌合計上新超過1895款,月均上新超過150款。而霸王茶姬採取的精品迭代的產品開發路徑與行業普遍的“新品轟炸”策略形成鮮明對比。
招股書顯示,2022-2024年,公司原葉鮮奶茶品類佔中國GMV的比例分別爲79%、87%和91%,呈現逐年提升趨勢。其中超級單品“伯牙絕弦”截至2024年8月已累計售出6億杯,相當於幾乎每兩個中國人就有一人喝過該款產品。
招股書資料還顯示,2022-2024年公司分別僅推出14、22和15款新品,遠低於行業平均水平。這種“少而精”的策略降低了新品試錯成本,同時通過口感持續提升延長了單品的生命週期。
霸王茶姬在招股書裏描述自己的模式“受到 1970 年代連鎖咖啡品牌的啓發”,張俊傑自己也曾說說,“霸王茶姬要像素級對標星巴克。”
“少即是多”的哲學與星巴克早期專注於核心咖啡產品的策略如出一轍。星巴克前CEO霍華德·舒爾茨在《將心注入》中寫道:“我們不是靠數百種新品取勝,而是靠不斷提升核心產品的品質和體驗。”霸王茶姬顯然深諳此道。
在門店運營方面,霸王茶姬採取了“黃金地段+高單店產出”的差異化佈局。截至2024年底,公司在一線城市擁有696家門店,新一線和二線城市3110家,三四線城市相對較少。這種高線城市集中策略與其他頭部茶飲品牌形成鮮明對比,也使霸王茶姬單店月均GMV達到51.2萬元的行業高位。
抗衡星巴克的全球化野心
衆所周知,新茶飲是當下內卷最嚴重、競爭最激烈的消費行業之一。面對國內市場飽和的挑戰,霸王茶姬早就將全球化擴張作爲最重要的增長戰略。
招股書顯示,截至2024年底,霸王茶姬在海外共有156家門店,覆蓋馬來西亞、新加坡、泰國等市場。其中馬來西亞作爲出海首站表現尤爲突出,門店數已達148家。海外市場的同店GMV增速從2023年的24.5%提升至2024年的46.9%,展現出良好的增長勢頭。
霸王茶姬的全球化路徑明顯參考了星巴克的經驗:先立足本土建立強大品牌,然後選擇文化相近的海外市場作爲跳板。2019年,霸王茶姬在馬來西亞吉隆坡開設首家海外門店,這一時間點比許多國內同行早了至少兩年,顯示出前瞻性的國際化視野。
赴美上市有助於霸王茶姬提升品牌國際知名度並吸引全球資本。霸王茶姬選擇納斯達克而非追隨同行前往港股,這一決策背後蘊含着深層次的戰略考量。作爲首家衝擊美股的中國新茶飲企業,霸王茶姬有望獲得稀缺性溢價,並藉助美股平臺講好“中國消費品牌+全球化潛力”的故事。
霸王茶姬的招股書展現了一箇中國新消費品牌的典範案例,從聚焦核心產品到全球化佈局,從品牌文化塑造到資本市場選擇,均體現了霸王茶姬的野心。
赴美上市不僅爲霸王茶姬提供了融資渠道,更標誌着其全球化戰略邁入新階段。若霸王茶姬能夠成功將“茶拿鐵”這一特色品類推向國際市場,並建立起與星巴克相當的全球影響力,中國新茶飲行業或將誕生首個真正具備國際競爭力的標杆品牌,爲茶飲品類在全球市場贏得與咖啡品類同等的話語權。
責任編輯:江鈺涵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