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着券商2024年年報的陸續披露,券商資管業務業績表現也浮出水面。
2024年,券商資管業務在“公募+私募”雙輪驅動下,呈現出積極的發展態勢。記者綜合中證協、中基協發佈的數據,以及券商年報分析整理後發現,2024年資管業務呈現出四大值得關注的看點。
一是中證協數據顯示,截至去年末,證券行業資產管理業務總規模爲9.7萬億元,同比增長5.7%,其中,以公募基金和集合資管爲代表的主動管理產品規模合計4.3萬億元,佔比44.1%。
二是券商私募資管規模結束多年的收縮,實現觸底反彈。據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統計,截至2024年末,券商及其資管子公司私募資管產品規模達5.47萬億元,較上年末增長3%。
三是儘管受託規模上升,整體收入下降,或與公募權益產品管理費率下降以及固收類產品比重提升有關。
四是頭部券商加強投研團隊建設,向權益類、量化策略等領域發力;中小券商聚焦固收+、可轉債等細分賽道,或通過ABS、REITs等資產證券化產品拓展空間。
12家資管收入增幅爲正,中小券商靠差異化競爭突圍
根據目前已有的25家上市券商資管業務數據表現來看,25家上市券商受託管理資管規模合計5.68萬億,同比上升2.77%,25家券商資管業務收入合計爲377.91億元,同比下降2.02%。其中,12家券商資管業務收入實現增長,13家券商資管收入出現不同程度下滑。
具體來看,2024年券商資管業務淨收入排名前十券商分別是中信證券(105.06億元)、廣發證券(68.85億元)、華泰證券(41.46億元)、國泰海通證券(38.93億元)、中泰證券(20.7億元)、中信建投證券(11.80億元)、東方證券(13.43億元)、中金公司(12.09億元)以及首創證券(8.87億元)。
從各家券商資管業務收入變化幅度來看,2024年券商資管業務淨收入增速前五分別爲南京證券(110.94%)、首創證券(75.48%)、國聯民生(48.99%)、東興證券(35.53%)、方正證券(1.92%)。
爲何增速最快的是兩家中小型券商?一方面,由於部分中小券商由於前期基數小,導致業績增速明顯跑贏頭部機構。另一方面,部分中小券商正在靠聚焦固收+、可轉債等細分賽道,或通過ABS、REITs等資產證券化產品實現差異化競爭。
如在業務佈局上,南京證券積極探索差異化發展路徑,加強核心團隊建設,提高投資管理能力,圍繞客戶需求豐富產品類型,打造具備良好競爭力的特色產品,提高協同合作、渠道建設和產品銷售能力,持續做大業務規模、提高貢獻度。首創證券則是與多家銀行、互聯網等代銷機構深入合作,銷售渠道和客戶覆蓋面持續擴大,並同時做好渠道定製、機構定製、企業客戶定製等,滿足不同客戶的風險偏好。
從下滑幅度來看,中原證券,同比下滑49.73%以及紅塔證券40.23%;年報的數據中也僅有這三家券商資管業務收入下滑幅度超過40%。而東方證券和信達證券淨收入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幅度均超過了30%。
就營收貢獻度來看,有7家券商的資管營收佔比超過10%,其中,首創證券的資管營收貢獻度最高,佔比達36.69%。其次爲廣發證券(25.31%)、國聯民生證券(24.61%)、中泰證券(19.01%)、中信證券(16.47%)、華安證券(12.12%)、華泰證券(10%)。
受託管理規模增近三成,行業集中度進一步提升
Wind數據顯示,25家上市券商中受託資產管理規模合計56772.35億元(未合併資管子公司受託管理規模),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2.77%。其中,佔比前五的券商合計份額約65.77%,較2023年提升3.7%,規模集中度進一步穩升。
其中,中信證券以1.54萬億元的管理規模位居榜首,與去年1.39萬億元相比,同比增長11.09%;位列第二的則是國泰海通證券,管理規模爲5884.3億元,同比增長8.35%;華泰證券位列第三,受託資產管理規模爲5562.67億元,同比增長16.98%。
從增幅來看,在公佈受託資產規模的券商中12家實現增長,8家較上年有所下滑。其中,中原證券增幅最大,截至2024年末的受託管理資產規模爲52.71億元,同比增長43.9%,增幅前五的券商還有,廣發證券(23.87%)、國聯民生(21.52%)、華泰證券(16.98%)、中信證券(11.09%)。
在產品結構方面,券商資管產品正在向主動管理轉型,多家券商的集合資產管理計劃規模快速增長,增速超過單一資產管理計劃。根據中國證券基金業協會的數據,2024年2月,券商私募資管的集合資管計劃規模首次超過單一計劃達到2.67萬億元,並持續領先至年末,差距逐步拉開,顯示券商資管主動管理能力提升。
其中,集合資產管理計劃受託管理規模最大的三家券商均實現同比增長。具體來看,中信證券、國泰海通證券以及中金公司在2024年集合資產管理計劃的規模分別爲3432.43億元、2393.24億元以及1667.33億元,與去年同期相比分別增長15.30%、9.14%、20.09%。
本文轉載自“財聯社”,智通財經編輯:蔣遠華。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