價格戰“向後蔓延”!比亞迪或入局養車賽道,途虎們最受傷?

Ofweek光電信息網
昨天

汽車後市場價格戰或愈演愈烈?

比亞迪的野心,或將不再侷限於賣車。

小通從企查查官網查詢到,比亞迪已經申請了“精誠養車”“小迪養車”“迪迪養車”涉及建築修理類和運輸工具類的六個商標,而且已處於“申請收文”的狀態(即商標局已經收到了商標註冊的申請材料)。

截圖:企查查官網

比亞迪沒有回應是否要進入養車賽道,不過比亞迪本就不是純粹的車企,除了汽車之外,還兼顧電池業務、軌道交通、電子、半導體等多個業務板塊,即便是汽車業務,比亞迪也涉足保險、金融等業務。

以現階段的資金積累,比亞迪進入養車賽道並不是一件難事,小通甚至認爲,比亞迪有能力在養車領域站穩腳跟。

車企入局養車賽道,對途虎們“降維打擊”?

根據官方的財報數據,途虎養車在2024年就已經擁有近7000家門店網絡,全年營收147.6億元,經調整淨利潤6.2億元,同比上漲29.7%,註冊用戶規模突破1.4億;天貓養車總經理李逸透露,去年天貓養車已經擁有2500家門店,而且平均營收同比增長11.6%;據京東養車公佈的數據,截至2024年其門店數量已經突破2200家,且國內區縣覆蓋率超過92%。

問題來了,4S店明明提供養車服務,爲何途虎、京東、天貓等品牌能夠擠進養車賽道,並且過得還不錯呢?

圖源:途虎養車官網

第三方養車品牌能站穩腳跟主要取決於兩大優勢,價格和網點。

由於背靠車企的影響力,4S店所有的維修技術都經過廠家的培訓,專業性不會有太大問題,但工時費、配件費都會更高,車主花費的時間成本也不低,而且有可能被動接受額外的保養項目。

途虎養車、天貓養車和京東養車依靠相對透明的價格以及不輸4S店的服務來搶佔汽車後市場,從個人的經驗來看,針對同一套養車項目,第三方養車品牌可以比4S店便宜兩成左右。顯然,高性價比正是第三方養車品牌能夠吸引用戶的關鍵因素。

除此之外,養車品牌在三、四線城市中要比4S店更有網點優勢。

4S店承擔着售前和售後兩種職能,但在人口不多、消費者能力不高的三、四線城市,4S店其實很難正常運轉。根據中國汽車流通協會發布的《2024年全國汽車經銷商生存狀態調查報告》,去年汽車經銷商的虧損比例達41.7%,當中甚至還有84.4%的汽車經銷商有不同程度的價格倒掛。

圖源:中國汽車流通協會

在這一前提下,4S店必然會首先考慮在需求量較高的一、二線城市選址。反倒是隻負責養車服務的第三方養車品牌,能夠做到“來者不拒”,在一個普通小鎮都不擔心沒有客戶。

車企擠入養車賽道,簡單來說就是要打造一個“只有售後職能的4S店”。只要官方養車品牌的市場打法與充電樁一樣,允許其他車主進店消費,時間拉長之後就可以完全抹掉了第三方養車品牌的網點優勢。

養車技術方面,車企的養車品牌和第三方養車品牌完全可以做到相似的水準。至於價格,去掉售前職能之後,養車品牌的保養價格完全有降價空間,就看車企是否願意將“價格戰”戰術應用在養車賽道了。

車企入局養車賽道,對於第三方養車品牌而言,最大的壓力來源是汽車品牌全生命週期服務閉環帶來的便利性。

不同於造車,養車可能不需要那麼大的學問,但是車企掌握旗下產品的所有數據,可以提供更準確、更個性的保養服務或者維修建議。如果小通需要在官方養車品牌和第三方養車品牌中做出抉擇,在價格一致的情況下必然會選擇有背靠影響力的官方養車品牌,畢竟車企在技術和品牌上的優勢顯而易見。

進軍汽車後市場,比亞迪面臨一隻攔路虎

小通瞭解到,此前佈局過汽車後市場的傳統車企就有不少。

2015年,福特引入售後連鎖Quick Lane項目,目前已經關停。

2015年,東風日產啓動汽車後市場連鎖服務品牌OKcare,2018年逐步退出市場。

2016年,廣汽集團投資大聖車服品牌,但由於受到股東之一樂視控股的影響,大聖車服隨之退出汽車後市場。

除此之外,上汽通用的“車工坊”、北汽的“好修養”、上汽的“車享家”、奇瑞汽車的“車貝健”目前還在運營中,但門店數量最高也就1000家出頭,與天貓養車、京東養車的差距很明顯。

究其原因,這些品牌基本採用直營模式,前期投入大,擴張速度也很快,比如車享家經營兩年的時間就已經實現1100家直營門店。只可惜,這些品牌高估了當時的市場需求,場地、人本等費用讓這些品牌進入閉店潮。據媒體“AC汽車”報道,截至2024年11月,車享家直營店已經收縮至220家。

成本下降之後,這些品牌目前處於收支平衡狀態,不過比亞迪如果要入局養車市場,其發展難度可能要遠低於其他品牌。

爲什麼?答案就在下面這張圖中。

圖源:易車

根據易車統計的數據,國內最受歡迎的汽車品牌是比亞迪,在25個省級行政區都獲得銷量第一名,去年更是在12個省級行政區中售出超10萬輛車。

正因爲有足夠龐大的市場受衆,比亞迪4S店的密度要比其他品牌高不少。

比亞迪王朝網4S店在廣州市的佈局|截圖:比亞迪汽車官網

即便市場需求量很大,比亞迪在人口數量沒那麼高的小縣城建設4S店,很有可能要花很長時間才能回本,甚至有虧損可能性。然而,小縣城用戶又是比亞迪的主要受衆羣體之一,比亞迪需要照顧到他們的售後服務體驗。

在這一情況下,沒有售車壓力的“迪迪養車”大概率是最優解,比亞迪的前期投入成本不算高,還能降低用戶的出行時間成本,一舉兩得。

倘若如此,比亞迪進入養車賽道需要面臨的難關就只剩下一個:養車品牌或許會搶走不少4S店的售後服務收益,兩者的綜合收益如何更高是比亞迪需要考慮的問題。

羣雄逐鹿,汽車後市場價格戰只會愈演愈烈

比亞迪是否入局養車賽道,在官宣之前一切信息都是預測。

只是在小通看來,比亞迪的先天優勢在於技術實力以及其他品牌沒有的龐大需求量,這是其他品牌所不具備的。同樣的道理,月銷量數據超過10萬輛的長安汽車集團、奇瑞控股集團、一汽-大衆、吉利汽車集團入局養車賽道也天生具備相近的優勢。

車企行動起來並不難,難就難在如何讓經銷商和養車品牌都能喫飽。當然,面對主流車企已經出現入局汽車後市場的苗頭,現階段的主流養車品牌們並非善茬。

途虎養車屬於汽車後市場服務的老牌企業,相應的保養項目和配件價格要比4S店便宜不少;京東養車爲了搶佔更多市場份額,去年更是啓動了“震虎價”營銷,宣佈所有“震虎價”商品都要比友商低5%。

或許是這一營銷名字太直接,途虎養車訴京東養車“震虎價”涉及不正當競爭,要求京東養車立即停止使用“震虎價”品牌,並賠償500萬元。

現在,小通從京東養車的頁面中已經沒有找到關於“震虎價”的相關信息,但這不意味着這場價格戰就結束了,畢竟無論是京東養車還是途虎養車,都把優惠信息放在主頁上。

途虎養車起訴京東養車的案件還沒有結果,但作爲老牌企業的途虎養車,面對友商的低價打法,爲了避免用戶流失大概率會加入這場價格戰。

4月16日,對於同樣一條Comfort SUV520 225/65R17 102H Giti輪胎,在途虎養車平臺上的價格均爲312元,而京東養車是優惠之後給到312.30元。

截圖:京東養車(左)&途虎養車(右)

一說到“價格戰”,比亞迪可就不困了。

在汽車市場征戰這麼多年,比亞迪在如何控制成本這件事上肯定會有不少心得:官方的保養服務完全給出極限的性價比,難點就說服供應商是否樂意給出“全網最低價”。

衆所周知,與供應商的年度議價是汽車行業的慣例。“價格戰”不是誰都能玩得起,但倘若比亞迪進入養車賽道,比亞迪當下的銷量規模正是逼迫供應商降價的最大籌碼。

需要指出的是,隨着新能源汽車銷量的增長,電車養車市場具有較大的增長潛力。

燃油車保養需要更換機油、機濾、火花塞等部件,沒有複雜內燃機的電動車,保養項目更少,主要集中在電池、輪胎的保養以及三電系統的檢查。

看似保養項目變少,但第三方養車品牌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的維保產品還未達到燃油車的水準。天貓養車總裁無封透露,超2500家門店中,新能源門店的佔比爲20%。

小通認爲,當中的主要原因是純電動車的維修技術需要較高的門檻,再加上混動車的保養難度和複雜度又比純燃油車高,一般維修店鋪難以承接,最後還是由4S店負責。

因此,作爲新能源領域的領頭羊,比亞迪入局養車賽道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解決比亞迪車主基礎的維修保養問題,如果還有能力承接其他品牌新能源車的保養維修,新能源汽車後市場的蛋糕已經放在比亞迪嘴邊了。

(封面圖源:途虎養車官網)

來源:雷科技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