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通財經APP獲悉,全球礦業巨頭必和必拓(BHP.US)第三季度銅產量實現兩位數增長,銅業務正成爲這家老牌礦企對沖鐵礦石市場波動的新引擎。數據顯示,得益於智利埃斯孔迪達(Escondida)銅礦的擴產,公司2025年前三個月銅總產量達51.32萬噸,同比增幅達10%,而澳大利亞主力鐵礦石項目產量穩定在6810萬噸,全年產量預期未作調整。
面對全球貿易環境的劇烈震盪,這家墨爾本礦業巨頭正加速戰略重構。該公司首席執行官邁克·亨利在聲明中明確指出,儘管特朗普政府的關稅政策對必和必拓直接影響有限,但全球經濟增速放緩與貿易格局分化帶來的次生影響已不容忽視。鐵礦石業務雖仍貢獻公司半數以盈利,但管理層已將目光投向更具增長潛力的領域——銅和鉀肥。
亨利將鉀肥稱爲"面向未來的大宗商品",其戰略地位凸顯必和必拓意圖利用傳統業務現金流,在新能源革命浪潮中搶佔先機。值得注意的是,中國作爲最大鐵礦石消費國,其經濟轉型進程與鋼鐵需求走向,正通過供應鏈傳導至全球礦業版圖。儘管鐵礦石價格年內保持上漲態勢,但4月一度跌破每噸100美元關口,折射出市場對過剩產能的擔憂。
必和必拓董事會近期人事調整亦透露出戰略轉向信號。新上任的董事長羅斯·麥克尤恩與亨利團隊,需在關稅政策反覆、中美貿易戰升級、中國經濟結構轉型的三重不確定性中,尋找新的增長支點。正如亨利所言:"中國能否成功轉向消費主導型經濟,全球貿易能否適應新規則體系,將是維繫全球經濟前景的關鍵變量。"
在這場大宗商品市場的戰略博弈中,必和必拓的銅產量增長不僅是一組亮眼數據,更是傳統礦業巨頭應對時代變局的突圍信號。當鐵礦石業務遭遇增長天花板,銅和鉀肥正在成爲其穿越週期的新船票。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