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銀行管理團隊外聘補足後再續任期,股價與業績增速低迷何解?

市場資訊
04-18

  來源:機構之家

  4月17日,天津銀行發佈公告,該行第八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決議重選於建忠爲董事長,吳洪濤爲行長,劉剛領、鄭可爲副行長,陳鵬爲副行長兼首席信息官,夏振武爲行長助理,董曉東爲董事會祕書及聯席公司祕書。同時,董事會增設數字金融委員會,並調整了各委員會的人員組成。

  機構之家梳理發現,天津銀行原先核心高管均在新一屆任期內獲聘。不過,在此之前,該行卻是歷經多輪高管動盪和更迭,而通過採取包括公開外聘方式招募行長、副行長等,形成目前較平衡和充實的管理隊伍基礎。

圖片系天津銀行公告重選管理團隊

  市場化選聘外部高管,“空降兵”與“子弟兵”共存

  和目前大多數銀行選擇內部晉升,亦或是組織任命空降不同,天津銀行不少高管團隊是採取更加積極的市場化選聘策略補充。目前來看,該行外聘核心高管數量似乎有與內部晉升將帥形成旗鼓相當之勢。

  副行長陳鵬爲外部聘選的典型代表。去年7月,天津銀行發佈公告,公開招聘兩名副行長,分別主要負責風險財務管理、科技運營管理等工作。陳鵬在加入天津銀行之前,則長期在農業銀行山東省分行及旗下分支行工作,擔任過科技部經理、信息技術管理部副總經理、威海分行副行長、科技與產品管理部總經理等。行長吳洪濤則於2020年加入,彼時天津銀行正面向社會公開招聘“一正三副”行長,招聘背景是天津銀行原董事長李宗唐因年齡原因辭任,原行長孫利國接任董事長導致行長職位空缺。在加入天津銀行之前,吳洪濤擔任新希望集團華南區總裁。值得一提的是,彼時天津銀行公開招聘的還有原副行長蔣華,其此前則擔任萊商銀行首席營銷官、徐州分行行長,不過蔣華已於2022年離任。

  與之相對應的,行長助理夏振武、副行長劉剛領和董祕董曉東則爲內部晉升。夏振武從2014年即擔任行長助理一職至今,令人詫異的是,即使該行通過外聘方式選拔副行長,但夏振武卻一直處於“備選”狀態未獲晉升。作爲元老級別人物,自天津銀行成立後,夏振武先後擔任津聯支行行長、保稅區支行行長、國際業務部經理、計劃財務部總經理、財務總監、第一中心支行行長等職務。劉剛領和董曉東則均於2021年進入公司核心管理圈,在此之前,劉剛領先後擔任該行同業市場部副總經理、資產管理部副總經理、總經理,而董曉東則歷任戰略發展部副總經理、總經理。

  H股上市之殤猶存,盈利表現常年原地踏步

  天津銀行成立於1996年,前身爲天津城市合作銀行,2007年更名爲天津銀行並開始跨區域經營。2015年,天津銀行正式啓動A股上市計劃,但截至目前仍進展甚微,不過該行卻在2016年成功實現香港聯合交易所主板上市。

  然而,即使成功實現了上市夢,天津銀行在股價方面卻已慘淡收場,可謂上市了個“寂寞”。天津銀行上市首日發行價爲7.39港元/股,市值約爲445億港元。截至昨日收盤,該行股價僅爲1.88港元,較發行價下跌超70%,市值約爲114億港元。此外,天津銀行港股股價對應動態市盈率僅爲2.8倍,市淨率爲0.15倍,估值極低。

  作爲對比,A股城商行指數在歷經此前盤整之後,目前已經創新高。若天津銀行彼時能成功踏入A股市場,結果會不會不一樣呢?

圖片分別系天津銀行上市以來港股股價表現及城商行指數情況

  事實上,股價的低迷表現背後卻反映出該行的基本面趨弱,只是在流動性較弱的港股市場中體現得更極致罷了。覆盤來看,在天津銀行2016年上市當年,該行實現營業收入101億,淨利潤39億。而以近期披露的年報來看,儘管該行2024年收入端有一定的抬升,但盈利表現卻在“原地踏步”,甚至進一步縮減:2024年營業收入同比增1.5%至167億元,淨利潤同比增1.6%至38億元,可見盈利表現仍低於上市當年情況。

圖片系天津銀行上市以來收入和利潤表現情況(億元) 資料來源:wind

  與此同時,該行資產規模也呈現多年徘徊不前的態勢,直到近幾年纔有所突破。2016年,天津銀行資產規模爲6573億,但截止到2021年底前,卻仍未有效突破7000億關口,可見增長之緩慢。2024年,天津銀行總資產規模爲9260億,儘管距離萬億規模僅一步之遙,但在2016年與之規模相當的杭州銀行早已站上兩萬億高峯。

圖片系天津銀行上市以來總資產規模情況(億元) 資料來源:wind

  從資產質量來看,截止2024年末天津銀行不良率爲1.68%,較2016年上升20BP。儘管貸款撥備率仍保持相當水平,不過風險抵禦能力則進一步下降:截止去年底僅爲169%,低於城商行行業188%的水平。此外,根據年報披露,批發零售業、製造業、公用事業類以及個人經營貸均爲天津銀行壞賬爆發的重要來源。

圖片系天津銀行不良貸款分佈情況 資料來源:wind

  在多年業績壓力之下,天津銀行試圖通過外聘高管充實和優化管理團隊,從而增強核心競爭力。隨着高管團隊逐漸成型並進入新一屆任期,磨合度及穩定性仍是不可避免的課題,此外,該行更需通過實際行動,包括提振業績,改善資產質量,實現穩健表現形成市場良好預期,期待天津銀行在新一屆多元化背景管理團隊經營下能逐步走出谷底。

海量資訊、精準解讀,盡在新浪財經APP

責任編輯:曹睿潼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