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掌萬億浙商銀行,陳海強開打業績翻身仗

藍鯨財經
04-18

文丨牛刀財經 趙本水 

時隔大半年,浙商銀行終於迎來了新行長。

4月10日,浙商銀行公告顯示,同意聘任陳海強爲該行行長,任職資格尚待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覈准。在任職資格覈准前,陳海強代爲履行行長職責,董事長陸建強不再代爲履行行長職責。

根據公告,陳海強生於1974年,曾先後在國家開發銀行浙江省分行、招商銀行寧波分行任職,經驗豐富。因此,隨着他掌舵,外界也希望他能給浙商銀行帶來新氣象。

此前不久,浙商銀行發佈了2024年年報,報告期內業務規模穩健增長,總資產增至3.33萬億元,營業收入、淨利潤雙雙增長。同期撥備覆蓋率178.67%,較上年下降3.93個百分點。

然而在亮眼的數據背後,浙商銀行也不乏隱憂:淨利潤增速低於營收增速,信用減值損失增加,逾期貸款增加。

不僅如此,浙商銀行曾兩次拍賣其持有的四川省煤炭產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0.7879%股權,均以流拍告終。

最新消息顯示,浙商銀行將於2025年5月8日10時起再次拍賣四川省煤炭產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0.7879%股權,這次能否順利成交?

淨利增速放緩,第四季度環比“腰斬”

浙商銀行是十二家全國性股份制商業銀行之一,於2004年8月18日正式開業,總部設在浙江杭州,系全國第13家“A+H”上市銀行。

財報顯示,2024年,浙商銀行實現營業收入676.5億元,較上年增加39.46億元,增長6.19%,其中利息淨收入451.57億元,較上年減少23.71億元,下降4.99%;非利息淨收入224.93億元,較上年增加63.17億元,增長39.05%。

同期,浙商銀行淨利潤151.86億元,較上年增加1.38億元,增長0.92%,淨利潤增速低於營業收入。

分季度來看,2024年第四季度,浙商銀行實現營業收入151.59億元,同比增長4.55%,但環比下降11.93%。同期其淨利潤爲22.81億元,同比下降0.61%,環比下降53.53%。

截至報告期末,浙商銀行資產總額33255.39億元,較上年末增加1816.60億元,增長5.78%。

對於這樣一份業績答卷,浙商銀行董事長陸建強在致辭中表示,2024年是浙商銀行成立20週年,取得了亮眼的成績。

集團總資產站穩3.3萬億新臺階,營收增速持續領跑同業,非息收入大幅提升,淨利潤繼續保持正增長,資產質量穩中向好。

但另一方面,浙商銀行超過一半的經營業績來自長三角區域,且零售銀行業務經營業績有所下滑,佔總收入的比重逐年下降。

浙商銀行的主要業務包括公司及零售銀行服務,資金業務及其他商業銀行業務。截至2024年年底,浙商銀行設立了362家營業分支機構,包括72家分行(其中一級分行30家),2家分行級專營機構及288家支行。

“實現了對浙江大本營、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環渤海、海西地區和部分中西部地區的有效覆蓋。”

但長三角地區仍然是浙商銀行的“大本營”。2024年,浙商銀行長三角地區的收入爲390.31億元,同比增加12.2%,佔總營收的比重進一步增至57.69%。

除此之外,浙商銀行在環渤海地區、珠三角及海西地區、中西部地區的收入佔比同比均下滑。

2024年,浙商銀行零售銀行業務實現的收入爲125.5億元,佔總收入的18.55%,和2023年比起來均有所下滑。2023年,浙商銀行零售銀行業務的收入爲134億元,佔總收入的21.03%。

值得一提的是,零售銀行業務收入下滑的同時,其利潤由盈轉虧,爲虧損26.63億元。而2023年,零售銀行業務的利潤爲盈利2900萬元。

逾期貸款激增,信用減值損失增加

陸建強還在致辭中表示:2024年,資產質量持續優化,不良貸款率連續三年下降。

從具體數據來看,浙商銀行2024年的不良貸款率下降0.06個百分點,爲1.38%;撥備覆蓋率178.67%,較上年末下降3.93個百分點;貸款撥備率2.46%,較上年末下降0.17個百分點。

但是報告期內,浙商銀行發放貸款和墊款總額18571.16億元,較上年末增加1408.76億元,增長8.21%。

其中發放貸款和墊款淨額18126.84億元,較上年末增加1394.12億元,增長8.33%;金融投資10554.51億元,較上年末增加548.14億元,增長5.48%。

從結構上看,發放貸款和墊款淨額佔資產總額的54.51%,較上年末上升1.29個百分點,金融投資佔資產總額的31.74%,較上年末下降0.09個百分點。

截至報告期末,浙商銀行不良貸款254.94億元,比上年末增加8.98億元,其中一大半的不良貸款集中在長三角地區。

2024年,浙商銀行長三角地區的不良貸款金額161.15億元,不良貸款率1.63%。

浙商銀行的貸款客戶主要集中在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房地產等行業。截至報告期末,浙商銀行最大十家單一借款人貸款總額436.21億元,佔集團資本淨額的16.75%。

其中最大單一借款人貸款餘額爲106.85億元,佔集團資本淨額的4.1%。

和2023年相比,浙商銀行前十大貸款客戶貸款金額、單一借款人貸款餘額均大幅增長。

財報顯示,浙商銀行2023年最大十家單一借款人貸款總額356.94億元,佔集團資本淨額的15.06%。其中最大單一借款人貸款餘額爲63.78億元,佔集團資本淨額的2.69%。

不僅如此,截至報告期末,浙商銀行逾期貸款餘額335.11億元,比上年末增加57.25億元;其中90天以上逾期貸款211.12億元,比上年末增加15.97億元。

2024年,浙商銀行計提信用減值損失281.95億元,較上年增加20.82億元,增長7.97%。

“甩賣爆雷”資產

業績之外,近期浙商銀行還有一件事情備受關注。

阿里資產拍賣平臺顯示,浙商銀行將於2025年5月8日10時起至2025年5月9日10時止(延時的除外)在浙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淘寶網資產競價網絡平臺上進行公開競價活動,拍賣其持有的四川省煤炭產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下稱“川煤集團”)0.7879%股權(對應出資額23353758元)。

本次拍賣起拍價2304萬元,保證金116萬元,加價幅度10萬元或整倍數。

據川煤集團官網介紹,公司是四川省委、省政府爲優化調整煤炭工業結構,促進煤炭工業健康發展,於2005年8月28日以省內國有重點煤礦爲基礎組建的大型企業集團,註冊資本30億元。

現有華榮能源公司、鼎能公司、物產公司、澤潤公司、恆升公司等五個子公司,資產總額297億元。

企查查顯示,浙商銀行對川煤集團的首次持股日期爲2021年6月21日,認繳出資額2335.3758萬元。目前,川煤集團有10條限制高消費記錄,涉案總金額約9.29億元。

此前有消息顯示,浙商銀行主承銷的“15川煤炭PPN002”於2018年9月25日首次違約,最新違約金額爲4億元,原因爲無法兌付,債券類型爲定向工具PPN,發行人就是川煤集團。

值得一提的是,這已經是浙商銀行第三次拍賣川煤集團0.7879%股權,前兩次都以流拍告終。

時間回到2025年1月3日,浙商銀行第一次公開拍賣川煤集團0.7879%股權,彼時起拍價爲3600萬元,保證金180萬元,加價幅度10萬元或整倍數。直到拍賣結束,都無人出價,競價失敗。

2月11日,浙商銀行再次公開拍賣川煤集團0.7879%股權,這一次的起拍價下降到了2880萬元,保證金也降至144萬元,加價幅度10萬元或整倍數。但經過一天的競價週期之後,仍然無人出價,拍賣失敗。

如今,浙商銀行一再降低起拍價和保證金後,能否順利成交?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