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上西裝的黃仁勳:希望與中國繼續合作

財經天下WEEKLY
昨天

黃仁勳在48小時內緊急旋風訪華,釋放對中國市場的誠意。近3個月內,英偉達市值蒸發了約6萬億元。失去中國市場將是英偉達無法承受之重,黃仁勳要如何打破艱難局面?

作者 |豆蔻

編輯 |李不清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3個月內,英偉達公司總裁兼首席執行官黃仁勳第二次到訪中國。這一次,他的心情與年初截然不同。

4月17日,央視新聞報道,應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邀請,黃仁勳於當日抵達北京。他在會談中表示,“英偉達將繼續不遺餘力優化符合監管要求的產品體系,堅定不移地服務中國市場”。

在黃仁勳到訪中國一天前,英偉達剛剛表示:公司收到通知,H20芯片和達到H20內存帶寬、互連帶寬等的芯片向中國等國家和地區出口需要獲得許可證。公司預計第一季度業績中,與H20產品相關的庫存、採購承諾及相關準備金費用將高達約55億美元。

非常時刻,爲表達無奈之情,以及與中國繼續合作的誠意,黃仁勳脫下了標誌性的皮衣,換上了一身藍色西裝,搭配深色領帶出現在媒體的鏡頭前。

形象正式、態度誠摯的黃仁勳想要傳達的信號十分明確:在最艱難的局面下,英偉達仍需主動擁抱中國市場。

股價3個月跌去三分之一

今年1月,黃仁勳來華的行程安排得輕鬆隨意。媒體報道,他僅是趕在春節前,參加了英偉達中國區年會,現場和員工跳舞、溝通感情,發了發紅包。

彼時,英偉達正風光無限,股價剛攀上了153.10美元的新高。但隨後的3個月,形勢急轉直下。

受到美股波動、DeepSeek新技術崛起、政策波動等多方影響,英偉達股價在3個月時間裏,跌去三分之一。截至4月20日,英偉達股價跌至101.49美元,市值蒸發約6萬億元。

中國市場對英偉達至關重要。今年2月,英偉達發佈了2025財年第四季度和2025財年全年業績。財報顯示,英偉達全年營收1305億美元。其中,中國區營收171.08億美元,比上一年增長66%,達到史上最高。

除了爲科技公司提供GPU芯片,英偉達也與理想、長城、極氪、小米、比亞迪等車企在智能駕駛系統,以及汽車芯片方面有所合作。

目前,英偉達向中國市場提供的主要是“降配版”的H20芯片。從性能上看,H20芯片雖僅爲英偉達旗艦H100芯片的三分之一,目前也足以支撐多數中國AI企業的訓練與部署需求。

特別是自去年以來,中國科技大廠紛紛加碼AI基建,對於H20的需求上漲。多家媒體報道稱,騰訊、阿里、字節跳動等頭部大廠,都是H20芯片的核心買家。

國際市場調研機構Omdia2024年末報告顯示:2024年英偉達Hopper(包括H100、H200,以及特供中國市場的H20)系列芯片全球最大買家分別是微軟(48.5萬枚)、字節跳動(23萬枚)、騰訊(23萬枚)、Meta(22.4萬枚)、亞馬遜(19.6萬枚)、xAI(19.6萬枚)、谷歌(16.9萬枚)。

官方數據顯示:2024年,H20芯片爲英偉達帶來了約120億~150億美元的收入。知名半導體評論家Claus Aasholm曾表示,“H20系統表現好得令人難以置信,2024年四季度環比增長率達50%,是英偉達最成功的產品。相比而言,H100季度環比增長僅爲25%”。

但局勢變化下,H20未來或難以逃脫被限制的命運。這也意味着,英偉達原計劃要在2025年交付給中國客戶的H20芯片,將面臨積壓的風險。

據媒體報道,“英偉達通常需要6個多月才能交付此類芯片,而其中國客戶今年的大部分訂單尚未完成”。

對於政策波動帶來的損失,英偉達公告稱,將承擔55億美元的減值和採購損失費用,摺合人民幣約401.54億元。並在公告中直言:“這表明我們對獲得出口許可證並不樂觀。”

摩根士丹利分析師進一步指出,H20芯片預計在2025年4月佔英偉達數據中心收入的12%至13%,未來幾個季度收入恐將因此下滑8%至9%。

受此影響,4月16日,英偉達股價直線暴跌6.9%,創下自今年1月份以來的最大單日跌幅,市值一夜之間蒸發約1881億美元(約合1.37萬億元)。

中國AI加速,壓力給到黃仁勳

面對被迫“積壓”的H20,黃仁勳將如何表態和應對,引發了各方關注。

此次訪華,黃仁勳擁抱中國態度明確:“作爲深耕中國市場30載的企業,我們與中國市場共同成長、相互成就。將繼續不遺餘力優化符合監管要求的產品體系,堅定不移地服務中國市場。”

中國市場對英偉達的重要意義,不僅在於體量巨大,更源於優質的客戶羣體和良好的產業生態。

如今,中國已經是大模型應用最活躍的土壤。DeepSeek、阿里、騰訊、字節跳動、百度等科技公司紛紛推出自研模型,以AI原生業務爲核心的新一代商業模式也被激發。

特別是以DeepSeek爲代表的低成本、高效果訓練推理技術路線爆火後,大廠們重新燃起了對科技投資的熱情。巨頭們對AI資本開支紛紛投下重注,讓國內算力需求持續高企。

一旦錯過中國大模型產業浪潮,英偉達在算力版圖的想象空間也勢必大打折扣。

另一方面,中國芯片產業研發步調的加速,也帶給了黃仁勳不小的壓力。近年來,華爲升騰910B的FP16算力已經有了亮眼表現,寒武紀思元系列、燧原科技雲燧T20系列、壁仞科技BR100、百度崑崙芯、阿里含光等都在各自賽道上取得了顯著進展。

IDC曾發佈報告指出:2024年,中國芯片的市場規模增長迅速,超過270萬張。從技術角度來看,GPU卡佔據70%的市場份額;從品牌角度來看,中國本土人工智能芯片品牌的出貨量已超過82萬張。

面對國產芯片在訓練效率上的突破進展,黃仁勳曾公開表示,“若無法持續爲中國定製產品,英偉達將失去定義行業標準的機會”。

特別是華爲升騰(Ascend)AI芯片的強勢崛起,更帶給了英偉達壓力。有產業相關人士向《財經天下》透露,華爲升騰已可相當程度上“平替”H20。

黃仁勳也曾直言:“華爲是中國最強大的科技公司,征服了他們涉足的每一個市場。在生產最好的人工智能芯片的競賽中,華爲是英偉達‘非常強大’的競爭對手之一。”

因此,雖然H20目前依舊是中國科技大廠佈局大模型的優選,但若未來出現供應鏈斷裂風險,英偉達的中國客戶們勢必將尋找替代方案,而黃仁勳也要爲英偉達找尋新的出路。

海外“英偉達聯盟”分化

當下,黃仁勳的煩惱還不止於中國市場的震盪。在海外,英偉達的算力神話,也正在遭遇質疑。

過去十年,英偉達的成功建立在“算力即權力”的定律上。而如今,伴隨着大模型參數增長放緩,以及稀疏計算、模型蒸餾等多項重大技術創新,國外巨頭們針對英偉達的陣營也出現了分化。

2月10日媒體報道,OpenAI正在開發其首款自家AI芯片,以減少對英偉達芯片的需求。

面對“英偉達聯盟”的瓦解風險,黃仁勳需要拿出更亮眼的芯片產品,鞏固其技術統治力。在承載這一重任的衆多產品中,Blackwell GPU顯得尤爲矚目。

Blackwell AI芯片是英偉達在“2024年GTC大會”上正式發佈的下一代AI計算架構,也被英偉達稱爲“AI超級芯片架構”。過去一年,英偉達的數據中心業務迎來業績狂飆,全年營收1152億美元(約8364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93%。

其中很大原因,便得益於英偉達Blackwell架構的大量出貨。黃仁勳曾這樣形容:“英偉達不造芯片,英偉達造數據中心。”在“2025年GTC大會”上, 黃仁勳又重新定義了英偉達:“我們不是一家芯片公司,而是一家算法公司。”

基於這一理念,今年3月19日,黃仁勳在大會上發佈了一系列新產品,如硅光交換機、機器人模型等,其中最核心的發佈便是Blackwell Ultra。

據其介紹,Blackwell Ultra專爲“AI推理時代”打造,性能比上代提升1.5倍。運轉在DeepSeek-R1模型上,該芯片每秒可處理1000個tokens,響應時間從1.5分鐘縮至10秒。

他表示,2024年,美國Top 4雲公司總計採購了130萬顆Hopper架構GPU。到2025年,這一數字將飆升至360萬顆Blackwell GPU,他預計數據中心建設的價值將達到1萬億美元。

據英偉達介紹,思科戴爾惠普、聯想、超微電腦等將提供基於Blackwell Ultra架構的各種服務器,亞馬遜AWS、谷歌雲、微軟Azure等也將提供Blackwell Ultra的相關雲服務。

黃仁勳進一步宣佈,“Blackwell Ultra將於2025年下半年量產”。不過,資本市場對於Blackwell Ultra的興趣並不熱烈。

據科技新聞網站Wccftech報道,“Blackwell系列產品產生的諸多問題,導致雲端服務供應商對GB300(基於Blackwell Ultra部署的GPU芯片)更加謹慎。何況實際量產還要等到明年,可能還存在延期部署的風險”。

黃仁勳演講結束後,英偉達當日股價收跌3.43%。近日,隨着英偉達市值的持續回落,黃仁勳如何撬動中國市場,幫助英偉達挽回頹勢,將深刻考驗着他的智慧。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