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分析
根據海關總署數據統計,2024年,我國有進出口記錄的經營主體近70萬家,全年進出口總值達到43.85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5.01%,規模再創歷史新高;過去10年中,中國堅持改革開放,已成爲15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主要貿易伙伴,貿易總值同比2015年增長1.79倍,10年平均均複合年增長率(CAGR)達到6.66%。
中國貨物進出口規模分析
從出口來看,2024年,我國出口規模首次突破25萬億元,達到25.45萬億元,同比增長7.1%,連續8年保持增長,展現出較強的動能和活力,呈現產品種類齊全、增長動能轉換靈活、市場多元穩定的特點。2024年,製造業佔我國出口總值98.9%,其中裝備製造業出口14.69萬億元。2024年,我國出口集成電路增長18.7%,平板顯示模組增長18.1%,船舶和海洋工程裝備增長60.1%。我國對16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出口實現增長,其中對共建“一帶一路”國家整體增長9.6%、對東盟增長13.4%。
從進口來看,2024年,我國進口18.39萬億元,增長2.3%。根據世界貿易組織公佈的最新數據,截至2024年前三季度,我國進口增速高於全球1個百分點,預計全年繼續保持第二大進口國地位。2024年,我國電子元件進口增長10.1%,半導體制造設備進口增長21%,電腦零部件進口增長62.6%。同期,民生消費品進口需求較爲旺盛,12月,我國進口消費品1678.2億元,創近21個月新高,同比、環比分別增長3.9%和14.4%。
中美貨物貿易分析
美國始終是我國第一大貿易伙伴國。 2024年,中美貿易總額爲48,978億元,佔我國貿易總額的11.17%,相較第二名(5.32%),可謂是遙遙領先。 其中,我國對美出口額爲37,337億元,佔我國出口總額的14.67%;對美進口11,641億元,佔我國進口總額的6.33%。
從出口佔比上看,2015年,美國佔中國出口總額18.01%,到2024年已下降至14.67%;美國佔中國出口比例的下降,反映了全球貿易格局重構、出口市場多元化、中美博弈升級以及中國經濟轉型的深層變革。
從進口占比上看,2015年,美國佔中國進口總額8.85%,到2024年已下降至6.33%;美國對中國實施高科技產品出口限制(如芯片、半導體設備、軟件工具等),導致相關產品進口受限。中國企業主動減少對美依賴,轉向日韓、歐洲、東盟國家採購同類技術或零部件。
全球商品貿易未來發展趨勢
世界貿易組織(WTO)在2025年4月16日發佈的最新《全球貿易展望與統計》報告,在調整基線預測以考慮到最近宣佈的關稅和貿易政策不確定性的影響後,WTO經濟學家現在預計2025年商品貿易量將萎縮0.2%,低於2024年的增長2.9%。隨後2026年商品貿易量將增長2.5%,反映出全球需求疲軟。與此同時,全球服務貿易的增長預計將從去年的6.8%放緩至今年的4.0%,明年將回升至4.1%。
全球主要地區貿易增長趨勢變化
根據世界貿易組織(WTO)預測,亞洲與歐洲的進出口在今年將實現溫和增長。預計歐洲出口增長1.0%,進口增長1.9%;亞洲則預計出口和進口均增長1.6%。在當前關稅政策下,儘管這些地區對全球貿易增長的拉動作用不及低關稅情境下的預期,但仍將保持正面貢獻。其他地區對全球貿易的整體貢獻也將維持在正區間,主要得益於其在全球能源產品供應中的關鍵地位。由於能源類商品在全球經濟週期中的需求相對穩定,這些地區的重要性進一步凸顯。
與此同時,中美之間的貿易中斷被認爲將帶來顯著的貿易重組。第三國市場對中國商品競爭力的增強表現出擔憂,尤其是在美國市場受限的情況下,中國出口正加速向北美以外的地區轉移,預計增幅將在4%至9%之間。受此影響,美國從中國進口商品的規模預計將顯著下降,紡織品、服裝以及電氣設備等領域尤爲明顯。這一趨勢爲其他具備產能的出口國提供了進入美國市場的機會,有望在全球供應鏈重構中佔據一席之地。
全球服務貿易需求預計將保持增長
世界貿易組織(WTO)首次將服務貿易納入預測範圍,以補充對全球商品貿易的展望。預計2025年全球服務貿易量將增長4.0%,略低於此前預期的增長水平,差距約爲1個百分點。
根據國際收支統計數據,2024年服務貿易佔全球貿易總額的比重達到26.4%,爲2005年以來的最高水平。這一增長得益於對服務的持續需求以及數字化進程的加快。當年,全球服務貿易總額達到8.69萬億美元,年增長率爲9%,與2023年基本持平。相比之下,2024年商品貿易的價值增幅僅爲2%,形成鮮明對比。
儘管高關稅主要適用於商品貿易,但其影響預計將波及整個經濟體系,進而影響服務貿易。高關稅將直接抑制商品流通,進而減少對運輸與物流服務的需求,而這些服務在港口和機場的運營中佔據關鍵位置。
此外,國際旅行,尤其是休閒旅遊,因經濟不確定性加劇而面臨風險——消費者在旅遊和住宿方面的可支配支出更容易受到壓縮。與此同時,與商品貿易密切相關的中介性服務,例如專業諮詢、研發服務以及信息技術服務,也將在當前的經濟環境下面臨需求放緩的壓力。
從地區來看,2025年全球服務貿易的主要增長動力預計將來自歐洲,預計該地區出口增長率爲5.0%,並在2026年保持4.4%的增速。亞洲經濟體的服務出口預計將在2025年增長4.4%,到2026年提升至5.1%。北美地區預計2025年服務出口增速將放緩至1.6%,但2026年有望回升至2.3%。中東地區在2025年和2026年的增速預計分別爲1.7%和1.0%。獨立國家聯合體(CIS)地區預計2025年增長1.1%,2026年提升至3.5%。非洲、南美洲、中美洲及加勒比地區前景相對不樂觀,預計在2025年將出現服務出口下滑的情況。
百諫方略(DIResearch)出版市場調研報告,專注於細分市場研究、細分行業研究、市場現狀及預測、企業競爭分析、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市場佔有率調研、專項調研、市場前景分析、企業定位及所處賽道、下游客戶及產品市場分析等。同時還致力於爲國內外客戶提供IPO諮詢、公共事務調研、可行性研究、商業計劃書、消費者調研、競品研究、滿意度研究和神祕客檢測等專業服務。我們通過專業方法有效分析複雜的數據和信息,最終以報告形式呈現客戶需求的調研內容,幫助企業做出更有價值的商業決策,助力企業提高運營效率並找到新的增長點。
(轉自:百諫方略)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