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以來,由於美國關稅政策反覆不定,能化板塊中的衆多品種在清明節後價格大幅波動。以乙二醇期貨爲例,主力合約價格從節前的4439元/噸最低跌至3956元/噸,跌幅高達10.9%。4月16日,乙二醇期貨2505合約收於4112元/噸,較前一日下跌1.58%。綜合考慮當前乙二醇在供給端和需求端雙雙面臨收縮壓力,筆者認爲其價格短期將維持偏弱震盪態勢,缺乏向上的驅動。
自4月初美國實施新一輪“對等關稅”政策之後,全球大宗商品市場劇烈震盪。在短期內,最爲直接的影響便是全球需求預期呈現減弱態勢,同時也引發了市場對經濟增長放緩的擔憂。WTI原油價格從70美元/桶上方一路下跌至最低55美元/桶,跌幅高達23%,目前在60美元/桶關口震盪。倘若關稅戰進一步升級,從而引發全球貿易摩擦加劇,那麼市場很可能面臨滯脹的壓力,經濟增長預期或被下調,原油需求前景承受巨大壓力。
IEA最新發布的月報顯示,由於美國總統特朗普所推行的關稅政策引發全球貿易緊張局勢的不斷升級,給全球經濟帶來沉重的壓力,預計原油需求的增長將會低於之前所預期的水平。IEA預計今年全球原油需求增速將從之前的103萬桶/日下降至72.6萬桶/日。預計到明年,這種增長速度還將進一步放緩至69.2萬桶/日。受此影響,油價出現下跌。另外,自4月起,OPEC+開始逐步取消220萬桶/日的自願減產措施。按照計劃,預計在2025年年底之前完全恢復至減產前的水平。在這種供需雙弱的局面下,國際油價很有可能進入持續下行的週期。
需要注意的是,與PTA等出口型化工品存在差異,我國乙二醇目前依然高度依賴進口。2024年,我國進口的乙二醇總量達到了655.4萬噸。其中,沙特乙二醇在進口份額中約佔51.5%,加拿大乙二醇佔比約14.5%,美國乙二醇約佔12.5%。沙特作爲我國乙二醇進口的主要來源地,當前其JUPC1和拉比格煉化的兩套產能總計140萬噸/年的裝置處於停車狀態,預計停車時間爲兩個月。乙烷作爲乙二醇的原料之一,儘管其在乙二醇製備中所佔比例僅爲10%,但是需要從美國進口。由於受到關稅因素的影響,乙烷的進口成本預計上漲750~1000元/噸,這無疑會對乙二醇的利潤空間造成擠壓。
供給方面,截至本週,國內乙二醇的總產能利用率爲62.37%,較前一週下降3.63個百分點。其中,一體化裝置的產能利用率爲67.15%,環比下降2.41個百分點;煤制乙二醇的產能利用率爲54.13%,環比下降5.75個百分點。具體來看,一體化裝置中,海南殼牌的一套產能爲83萬噸/年的裝置在近期進行了檢修;鎮海煉化的1號線負荷有所下調,2號線處於停車狀態。煤制裝置方面,檢修情況較多,如新疆天業的3#裝置在4月初開始停車檢修;新疆廣匯的產能爲40萬噸/年的裝置預計停車至7月;陝煤集團於4月8日開始檢修一條生產線;黔西煤化在4月也有檢修計劃,且本週內沒有裝置重啓的情況。
產量方面,3月底,乙二醇的周度產量爲40.1萬噸,而截至4月10日當週,產量小幅壓縮至37.5萬噸。
庫存方面,截至4月14日,華東主港地區MEG港口乙二醇庫存總量爲65.35萬噸,較4月9日減少3.34萬噸,較4月7日減少4.69萬噸。上週末由於受到天氣因素的影響,華東主港在一定時段內實行了封航,這使得庫存的去化幅度加快,有望在短期內爲價格起到支撐和穩定的作用。
需求方面,下游聚酯的庫存處於較高水平,存在貶值的現象,企業爲了促進銷售而採取了讓利的措施。近期聚酯利潤的回暖並非由於需求的提升,而是因爲成本的崩塌過於嚴重,整個行業整體上仍然處於虧損狀態且虧損情況較爲嚴重。由於關稅政策對紡織市場的信心造成了較大的衝擊,使得市場對於囤積原材料的行爲持觀望態度。然而,當前的成本價格處於歷史低位,聚酯工廠降低負荷的意願也不是很大,關注關稅政策的後續發展走向。
綜上所述,由於關稅政策的影響,能化板塊在近期遭受了較大的衝擊,聚酯鏈的相關品種價格出現大幅下跌的態勢。當下,春檢對於供給收縮所起到的作用,與關稅政策對貿易需求所造成的拖累程度相比,仍較弱。綜合來看,乙二醇短期價格將在4050~4300元/噸區間震盪整理。在這一過程中,需要密切關注原油價格的波動以及關稅的具體實施情況,以便及時把握市場動態,做出合理的決策。(作者單位:中州期貨)
(文章來源:期貨日報)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