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美聯儲、美國證監會,突傳大消息!

券商中國
04-20

  白宮試圖加強對金融監管機構的控制!

  日前,彭博社報道稱,從下週一開始,包括美國證監會(SEC)、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CFTC)、美國聯邦存款保險公司在內的獨立機構將被納入白宮的監管範疇,這些機構推出任何規則前,都需要得到特朗普政府的批准。

  報道稱,美聯儲也將受到影響。根據特朗普的命令和指導草案,美聯儲的貨幣職能仍然是獨立的,但作爲銀行監管機構的任何規則都必須提交白宮審查。

  近日,還有消息稱,特朗普政府計劃削減美國消費者金融保護局(CFPB)近90%的員工,裁員1500人,僅保留約200人。

  白宮試圖讓金融監管機構受其支配

  據彭博社當地時間4月18日報道,白宮正在加緊努力,將包括美國證監會和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在內的獨立機構置於其控制之下。

  報道稱,白宮信息與監管事務辦公室(OIRA)週四向各監管機構發佈了一項旨在終結它們獨立性的備忘錄。在這份25頁的文件中,白宮要求這些機構在規則制定的各個階段,均需要由白宮監管辦公室參與。同時,各獨立機構必須在下週一前任命一名監管政策官員——這通常得是特朗普政府認可的人。

  這份備忘錄旨在落實特朗普今年2月簽署的14215號行政令。按照特朗普對美國憲法的個人解釋,他認爲自己有權力監督並控制整個行政分支的所有機構。這一行政令的影響相當深遠,至少有20個由國會設立,很大程度上就是爲了獨立於總統管轄的委員會、理事會都將回歸白宮的監督,涵蓋金融、能源、勞工、傳媒等廣泛的經濟活動領域。

  除了美國證監會和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受影響的機構還有美國聯邦存款保險公司、貨幣監理署,以及美國消費者金融保護局等。

  報道指出,根據特朗普的命令和指導草案,美聯儲的貨幣職能,即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的工作仍然是獨立的,但作爲銀行監管機構的任何規則都必須提交白宮審查。

  儘管如此,美聯儲還是給特朗普政府帶來了特殊的法律挑戰。俄亥俄州立大學的榮譽法學教授Peter Shane解讀稱,美國最高法院可能尚未接受特朗普的行政理論,因爲這將破壞美聯儲的獨立性,破壞全球市場的穩定。

  Shane最近在《華盛頓月刊》上寫道:“讓美國無法有一個獨立的機構控制貨幣供應將是一個極端的舉動。但僅將特朗普命令應用於銀行業監管並不能徹底解決該問題,畢竟美聯儲官員並不能獲得‘一半的授權’,或者被‘撤銷一半的職務’。”

  美國消費者金融保護局將裁員近90%

  日前,有消息稱,特朗普政府計劃削減美國消費者金融保護局(CFPB)近90%的員工,以大幅縮減這個旨在保護美國消費者免受金融欺詐和濫用的監管機構的規模。

  多家媒體週四報道稱,CFPB約有1500名員工將被裁員,這將使該機構僅保留約200人。去年年底,CFPB大約有1700名員工。

  該機構的員工們從週四開始收到解僱通知。“CFBP認定你的職位將被取消,根據裁員(RIF)程序,你的僱傭關係將被終止。”一封發給CFPB工作人員的電子郵件稱。

  CFPB代理局長Russ Vought在一份通知中表示,此次裁員是“重組CFPB業務以更好地反映該機構的優先事項和使命所必需的”。Vought表示,受裁員影響的員工在美東時間本週五晚上之前仍可使用工作系統。他還補充說,這些員工將在6月中旬正式與該機構“解除”僱傭關係。

  據報道,一名被裁員且因討論裁員問題而獲許匿名的CFPB官員稱,截至週四下午晚些時候,裁員通知似乎仍在陸續發出。“員工正在成批被裁。”

  在特朗普重新入主白宮後不久,美國政府就採取行動,試圖關閉CFPB。上個月,特朗普政府的努力受到了一名聯邦法官的阻礙,該法官下令恢復CFPB員工的職位,並禁止政府進行裁員。然而,週五,一家聯邦上訴法院解除了對大規模裁員的禁令。CFPB的員工工會週四在一份法庭文件中辯稱,此次裁員行動“遠遠超出了”政府在週五裁決下被允許的範圍。

  美國消費者金融保護局成立於2008年金融危機後,長期以來一直是共和黨議員以及億萬富翁馬斯克和華爾街重量級人物的目標,他們認爲該機構的調查對貸款機構和銀行過於敵對。

  有美媒評論稱,此番轉變的背後,也可能釋放出有利於科技金融發展的信號。馬斯克正計劃在其社交平臺X上推出點對點支付服務,並已於今年1月宣佈與Visa展開合作。原本應受CFPB監管的此類業務,如今將不再是該機構優先關注的事項。

  馬薩諸塞州民主黨參議員伊麗莎白·沃倫(Elizabeth Warren)是CFPB的創建推動者之一。她在一份聲明中憤怒地指出:“特朗普正在阻止該機構履行職責,無法幫助那些被大銀行和大企業欺騙的美國人。”沃倫將這一裁員計劃描述爲“這個無法無天的政府對消費者和我們民主制度的又一次攻擊”,並誓言將“全力反擊”。

新浪合作大平臺期貨開戶 安全快捷有保障
海量資訊、精準解讀,盡在新浪財經APP

責任編輯:楊賜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