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價連續上漲 市場反彈還是反轉?

新華財經
04-18

  近期國際油價在連續重挫後大幅反彈,紐約、倫敦和上海三地油價均上行。分析師普遍認爲,本輪油價上漲,主要受到美國對伊朗施壓升級以及石油輸出國組織等產油國(以下簡稱“歐佩克+”)遞交最新補償性減產計劃的共同推動,但後續市場能否真正迎來趨勢性反轉,仍面臨較大不確定性。

  數據顯示,到4月17日收盤,紐約WTI原油主力期貨價格上漲超3.5%,收於64.68美元;倫敦布倫特原油主力期貨合約收於每桶67.96美元,漲幅達到3.20%;中國原油期貨SC主力2506收漲7.2元/桶,至479元/桶。18日亞洲市場開盤後,紐約、倫敦、上海三地油價繼續回升,上海市場油價漲幅一度超2%,回到490元/桶上方。

  但值得注意的是,自美國政府公佈所謂“對等關稅”政策以來,油價持續承壓,累計從年內高點回落逾20%。此次反彈除了基本面利好推動之外,亦受到空頭回補等技術性因素的驅動。

  受前期油價下行的影響,國內成品油價迎年內“第四跌”,創下近三年最大跌幅。4月17日,國家發改委發佈消息稱,即日起,國內汽油價格和柴油價格分別下調480元/噸和465元/噸。按照油箱容量爲50L的家用轎車爲例,加滿一箱92號汽油將節省19元。

  業內人士表示,後期需求受損預期及歐佩克+補償性減產能否兌現均爲油價能否持續上行的風險因素,預計油價上行空間有限。東吳期貨在報告中表示,近期油價對關稅敏感性略有下降,不過預期反彈高度有限,總體或4月初關稅前位置下方弱勢運行。

  從需求端看,歐佩克在14日發佈月度石油市場報告中大幅下調了2025年和2026年全球石油需求增長預測,同時也下調了全球經濟增長預期。

  報告顯示,歐佩克將2025年全球日均石油需求較上年增長量預期從145萬桶下調至130萬桶,調整後的全年日均石油需求預計約爲1.051億桶;將2026年全球日均石油需求增長量從143萬桶下調至130萬桶。歐佩克稱,這一小幅調整受到第一季度的數據,以及美國關稅政策對石油需求的預期影響。

  此外,國際能源署(IEA)在15日發佈的報告中也因貿易緊張局勢加劇大幅下調了全球石油需求增長預期,將2025年全球石油需求增長預期從103萬桶/日下調至73萬桶/日,降幅高達29%。IEA在報告中首次對2026年作出展望,預測全球需求增長將進一步放緩至69萬桶/日。

  從供給端看,歐佩克+決定在4月開始增產,並在5月提速增產,超出市場預期。據會議結果,8個額外減產執行國將在5月將產量配額提高至3096.3萬桶/天,即此前計劃的7月產量水平,單月增產幅度從13.5萬桶/天提高至41萬桶/天。

  中金公司在報告中表示,歐佩克+的增產決策或受到地緣政治等外部因素影響,可能加劇石油市場過剩壓力。考慮實際產量計劃執行情況,5月加速增產後,2025年歐佩克+原油產量的實際同比增量空間或從22萬桶/天提高至32萬桶/天。

  中金公司認爲,從全年平衡看,全球石油供需過剩或約67萬桶/天,下調2025年布倫特油價中樞至70美元/桶,2025年第二季度至第四季度的油價中樞分別爲每桶67.5、72.5、65.0美元。風險情形下,若貿易摩擦下全球經濟增長進一步承壓,或爲油價帶來約5美元/桶的額外下跌空間。

  但也有分析認爲,國際油價下跌的底線,是布倫特期貨價格65美元/桶、WTI期貨價格60美元/桶,後續出現大跌的可能性不大,國際石油價格不會長期處於低位。睿諮得能源(Rystad Energy)在報告中也認爲,由於夏季北半球需求預期增長以及美國製裁和關稅可能造成的供應中斷,70美元/桶以下的油價不會持續太久。

(文章來源:新華財經)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