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房企而言,若能獲得債權人同意並大幅降低債務規模,將爲恢復正常經營掃清障礙。
中房報記者 許倩丨北京報道融創的境外債務重組,又有新進展。4月17日晚,融創中國發佈公告,已與若干有代表性的債權人就95.5億美元境外債務重組方案達成一致。其中,持有債務本金約13億美元的初始同意債權人已簽訂重組支持協議,持有債務本金超10億美元的債權人正在進行簽署程序,這些債權人合計持有債務本金佔現有債務本金總額的26%。融創現向其他債務持有人尋求更廣泛的支持。融創此次重組方案的一大亮點是“全額債權轉股權”。公司向債權人分派兩種新強制可轉債(新MCB),一類將獲分配轉股價6.80港元/股的新MCB,可在重組生效日起轉股;另一類將獲分配轉股價3.85港元/股的新MCB,可在重組後18~30個月內轉股,該類總量不超過債權總額的25%。同時,應部分債權人建議,債務重組方案推出“股權結構穩定計劃”,向主要股東提供部分附帶條件的受限股票,主要股東在6年內僅獲得該等受限股票的投票權等極其受限的權利,除非達到特定限制條件,否則不能處置、抵押、轉讓受限股票。通過該計劃,主要股東股權比例維持在一定水平,避免過分稀釋。據債務重組專家測算,當前債券市場收購價動輒打1折,房企債務重組也經常出現高溢價轉股,融創境外債重組實際轉股價溢價倍數相對合理,符合市場轉股一般水平。方案允許債權人在新MCB到期前隨時轉股,給予轉股便利,並以新MCB形式安排了高達1%的早鳥同意費,遠遠超過市場常見的0.1%同意費水平,體現出融創解決債務問題的誠意。今年3月底,融創中國董事會主席孫宏斌表示,2025年,將爭取境外債務風險化解取得實質性進展。此後有市場消息稱,融創中國正與主要債權人探討將所有離岸債券轉爲股本的方案,新的債務重組條款將很快公佈。股市似乎已有反應。截至4月17日收盤時,融創中國的股價上漲了5.33%,這日多隻地產股集體走高。若此次境外債務重組方案順利通過,融創中國將成爲中國房地產行業首個實現境外債100%“債轉股”的大型開發商,將大大減輕公司債務壓力。股票流動性和增值性是債轉股方案獲得支持的核心因素,從這一點而言,此化債模式很難被大規模效仿。融創始終走在房企債務風險化解的前列。今年1月21日,融創中國公告稱,融創房地產十筆債券的重組方案已全部經相關債券持有人會議審議通過。通過“現金要約+債轉股+以資抵債+展期”的組合拳,融創預計削減超50%境內債務,並將剩餘債務展期至最長9.5年。這意味着,融創中國總規模154億元的境內債重組整體宣告成功,正式成爲行業第一家完成境內公司債券整體重組的房企。相比之下,融創的境外債重組工作,則更爲複雜和波折。早在2023年,融創中國就通過多種方式對境外債進行重組,包括髮行57.05億美元新票據;發行27.5億美元強制可轉換債券;發行10億美元可轉換債券;以及將佔融創服務已發行股份總數14.7%的股份轉讓至相關計劃債權人,總額爲7.75億美元。這一組合方案共涉及90.48億美元債務重組,最終獲得98.3%債權人支持。其時,融創中國雖然也有部分債轉股的安排,但整體佔比並不高。然而,因樓市銷售疲軟、股價暴跌(較首次重組時下跌超70%),原方案瀕臨失效,融創不得不更換顧問團隊,尋求更徹底的債務減記與資產清算。2025年1月10日,融創中國公告稱,收到中國信達(香港)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在香港對公司提出的清盤呈請,涉及本金總額3000萬美元及應計利息。該清盤呈請令許多市場人士感到驚訝,因爲融創在2023年底剛完成約90億美元境外債務重組。按照原先披露的時間,首次聆訊日期定於2025年3月19日,此後被延期至4月28日。這意味着,融創必須在有限時間內就重組方案達成實質性進展。彼時,融創中國表示,由於呈請給公司造成的影響,同時考慮當前市場情況遠不及此前境外債務重組方案制定時的預期,公司將進一步結合現實情況,尋求更加全面的境外債務綜合解決方案。爲此,公司委聘華利安諾基以及盛德律師事務所分別擔任公司境外債務重組的財務顧問及法律顧問,以協助公司制定全面的境外債務綜合方案來解決公司當前境外債務風險。不同以往常見的可供選擇重組方案,融創的第二輪境外債務重組方案爲100%債轉股。自去年下半年以來,由於市場環境未見明顯改善,投資者多數預期降低,房企普遍採取更爲大膽的化債方式,將現金兌付比例削減到較低水平,並更多采取債轉股的方式,比如碧桂園、佳兆業等,均採取了大規模的“債轉股”。儘管削債是困難的過程,但對房企而言,若能獲得債權人同意並大幅降低債務規模,將爲恢復正常經營掃清障礙。今年以來,房企化債工作正在提速。不止融創,佳兆業、龍光、遠洋等出險房企近期也在化債上傳出新進展,推出了相對可行的化債方案。隨着出險房企陸續達成化債方案,隨着市場逐漸好轉,房企有望獲得“新生”,真正回到正常經營軌道。
值班編委:李紅梅
責任編輯:馬琳 劉亞
審讀:戴士潮中國房地產報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以及任何形式使用如需轉載,請後臺回覆“轉載”瞭解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