鮑威爾在芝加哥經濟俱樂部答記者問

市場資訊
04-17

  匯通財經APP訊——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在芝加哥經濟俱樂部發表講話時,對新政府及其政策的潛在影響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坦率和直接。一開始,鮑威爾被問及他如何看待不斷上升的2025年美國衰退預期,他指出了到2024年底的經濟狀況。

  他說:“2024年是經濟增長2.4%的一年。失業率保持在較低的水平,接近主流估計的最大就業水平,通脹也有所下降,年底時約爲2.5%。這就是我們的經濟。”

  鮑威爾說道:“我們現在的情況是,政府正在實施重大的政策變化,特別是現在貿易是重點,其影響可能會使我們偏離我們的目標。隨着經濟放緩,失業率可能會上升,而且很有可能,隨着關稅的實施,通脹可能上升,而這些關稅的一部分是由公衆來支付的。這種可能性很大。”

  他補充道:“我們始終瞄準實現就業最大化和物價穩定,這就是我們的目標。我確實認爲,我們可能會在今年餘下的時間裏偏離這些目標,或者至少不會取得任何進展,然後我們會儘可能地恢復這些進展。”

  鮑威爾表示,疫情的教訓之一是,從長遠來看,供應鏈中斷的影響比簡單的價格上漲更大。

  他說:“如果你回顧這次疫情,就會發現半導體短缺,這導致在汽車需求極高的時候汽車短缺。這是長期的短缺,因爲生產跟不上,這是導致通脹延期的原因之一。因此,當你考慮供應中斷時,這是一種需要時間來解決的問題,它可以導致一次性的通脹衝擊延長,可能更持久。我們會擔心這個,在這種情況下,你可以看看汽車公司,他們的供應鏈似乎正在嚴重中斷,你會擔心這個過程將需要數年時間,通脹過程可能會延長。”

  鮑威爾還談到了“滯脹”的幽靈,即美聯儲將面臨失業率上升和潛在的通脹上升。

  他說:“大多數時候,當經濟疲軟時,通脹低,失業率高,這兩種情況都需要降息來支持經濟活動,反之亦然。所以大多數時候,這兩個目標並不緊張。”

  鮑威爾警告說:“現在勞動力市場仍然強勁,但我們正在經歷的衝擊,我們感受到的衝動是失業率和通脹的上升。我們的工具只能同時處理這兩件事中的一件,因此央行處境困難。”

  美聯儲主席還被問及投資者是否應該相信所謂的“美聯儲看跌期權”,即如果市場大幅下跌,美聯儲可能會通過緊急降息進行干預。

  鮑威爾回答說:“我會說不,並解釋一下。市場正在處理正在發生的事情,尤其是貿易政策。問題是,這從何而來?它會落在哪裏?我們還不知道。因此,市場正與許多不確定性作鬥爭,這意味着波動性。但話雖如此,市場在發揮作用,但條件是處於如此具有挑戰性的形勢下,市場正在做它們應該做的事情。它們是有序的,它們正在起作用就像你期望的那樣。”

  關於近期美債收益率的飆升,鮑威爾再次採取了慎重的態度。

  他說:“我認爲現在說到底發生了什麼還爲時過早。顯然,對沖基金正在進行一些去槓桿化……再一次,市場正在處理史上獨一無二的進展,而且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你可能會看到持續的波動,但我不會試圖確定到底是什麼導致了這種波動。我只想說,市場是有序的,在這個高度不確定的時期,它們正如你所期望的那樣發揮作用。”

  當被問及美債價格的潛在下跌將如何影響美聯儲的資產負債表時,鮑威爾表示,央行在上次會議上就討論停止債券銷售,但最終決定將其削減75%。

  他說:“我們考慮過暫停,但我們決定放慢步伐。人們真的看到這樣做的好處,因爲我們走得越慢,資產負債表就越小,而不受干擾。這意味着我們可以持續更長的時間,我們將能夠非常謹慎地達到我們認爲合適的儲備水平。”

  當被問及美國的赤字和債務問題時,鮑威爾表示,政界人士和公衆在談論削減開支時往往專注於錯誤的事情上。

  他說:“美國聯邦債務正走在一條不可持續的道路上,但並沒有達到不可持續的水平。沒有人真正知道我們還能走多遠,但我們在充分就業的情況下赤字非常大,這是我們非常需要解決的問題。”

  他說:“這不是美聯儲的問題,但如果你看一下聯邦支出的餅狀圖,你會發現,最大的部分和正在增長的部分是醫療保險、醫療補助、社會保障,現在是利息支付。這纔是真正需要做的工作,這些問題只有在兩黨合作的基礎上才能觸及。所有國內可自由支配的開支,也就是基本上百分之百討論的話題,在聯邦開支中所佔的比例很小,而且在聯邦開支中所佔的比例已經在下降。”

  鮑威爾強調說:“當人們專注於削減國內開支時,他們實際上並沒有在解決問題。國內可自由支配支出已經在下降。我之所以提出這一點,是因爲政客們提出的很多對話都是關於國內可自由支配的開支,而這不是問題所在。”

  他還被問及美聯儲獨立性可能面臨的挑戰,特別是在最高法院考慮美聯儲是否可以解僱其他獨立聯邦機構的領導人之際。

  鮑威爾回答說:“我們的獨立是一個法律問題。國會在我們的法規中規定,除非有正當理由,否則我們不能被罷免。國會可以修改法律,但我不認爲這有任何危險。美聯儲的獨立性得到了兩黨和參衆兩院的廣泛支持。”

  他補充說:“我不認爲最高法院的裁決將適用於美聯儲,但我不知道,我們正在密切關注這一情勢。”

海量資訊、精準解讀,盡在新浪財經APP

責任編輯:郭建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