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新華都遭股東阿里成都、杭州瀚雲大幅減持,合計持股降至5%以下
中國基金報記者 吳君
持股超7年,阿里準備逐步退出新華都。
4月16日晚間,新華都發布公告稱,在完成減持後,阿里巴巴(成都)軟件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阿里成都)、杭州瀚雲新領股權投資基金合夥企業(有限合夥)(以下簡稱杭州瀚雲)兩位股東的合計持股降至5%以下。
2017年9月阿里以5.48億元受讓新華都10%的股份,成爲其第二大股東,如今選擇大舉減持,逐步退出,我們一起來看看是什麼原因。
阿里旗下公司大舉減持新華都
持股降至5%以下
根據《簡式權益變動報告書》,截至2025年4月18日,阿里成都、杭州瀚雲合計持有新華都3599.29萬股股份,約佔新華都總股本的4.999995%,不再是公司持股5%以上的股東。
阿里成都、杭州瀚雲均爲阿里巴巴集團內企業,根據《上市公司收購管理辦法》的規定構成一致行動人。
阿里旗下公司主動減持新華都主要發生在2024年11月25日至2025年4月18日,阿里成都、杭州瀚雲通過集中競價和大宗交易方式累計減持新華都3246.34萬股無限售條件流通股股份,約佔新華都總股本的4.51%。
其中,今年4月的減持比例較大,杭州瀚雲在4月以6.33元/股至6.49元/股的交易價格,賣掉了新華都1048.36萬股,佔比爲1.4563%;阿里成都以6.33元/股至6.47元/股的交易價格,賣掉了新華都1111.28萬股,佔比爲1.5437%。
從股價來看,新華都在今年4月呈現先跌後漲走勢,從5.05元/股的位置反彈,4月14日漲停,報收於6.33元/股;4月15日一度漲至6.80元/股,收盤迴落至6.61元/股;截至4月18日該股報收於6.44元/股,最新總市值爲46.4億元。
7年前戰略入股
阿里逐步調整戰略
阿里巴巴和新華都的合作還要追溯到2017年下半年。
彼時阿里提出“新零售”戰略,加速整合線下零售資源。新華都作爲福建省老牌零售企業,擁有線下門店網絡、供應鏈及區域市場優勢,2017年9月,阿里通過旗下公司阿里成都和杭州瀚雲,以5.48億元受讓新華都10%的股份,成爲其第二大股東;雙方還共同出資2億元成立福建新盒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各持股50%。
2017年9月,新華都披露的《簡式權益變動報告書》顯示,爲引入戰略投資者,新華都集團與阿里成都、杭州瀚雲簽訂《股份轉讓協議》,約定將其持有的新華都6845.64萬股股份,以8元/股的價格,轉讓給阿里成都、杭州瀚雲,總價款爲5.48億元。兩者合計持股佔公司當時總股本的10%。
此後,因實施股權激勵計劃新增股本、完成非公開發行新增股本、回購註銷股份等原因,新華都總股本有所增加,阿里成都、杭州瀚雲雖然持股數量沒有變化,但是持股比例有所下降,合計持股比例被動降至9.51%。
然而,近年來阿里逐步調整新零售業務,在2024年年底、2025年年初先後賣掉了銀泰百貨、高鑫零售的持股。
2024年11月到2025年4月,阿里大舉減持新華都,選擇逐步退出該股。
經營活動現金流淨額爲負
新華都今年上漲4.21%
資料顯示,新華都2023年完成全方位戰略轉型,剝離虧損的超市、百貨等傳統零售業務,聚焦以全資子公司久愛致和爲經營主體的互聯網營銷主業。如今新華都的主營業務模式是以數據研究爲基礎的互聯網營銷業務,包括全渠道電商銷售服務、產品研發及營銷服務和數字營銷服務等。
根據2024年年報披露的信息,新華都去年實現GMV(商品交易總額)達82億元,同比增長7%。2024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36.76億元,同比增長30.18%;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爲2.60億元,同比增長29.61%。
但是,新華都2024年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大幅下降232.81%至-2.35億元,變成了負現金流。公司解釋,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淨流量較同期減少主因銷售增加,採購貨款預付的現金流相應增加。
從股價走勢來看,在2017年9月阿里入股後,新華都的股價在復牌後一個月左右從8元/股左右飆升至17元/股上方,一度實現市值翻倍;但是近幾年來該股調整幅度也很大,還在2024年上半年一度跌至3.26元/股的低位;2025年以來,新華都曾在2月漲至7元/股上方,但此後最低跌至5元/股左右,最新又回升至6元/股左右。該股今年上漲4.21%。
校對:喬伊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