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一季度,中國經濟實現開門紅。
“國民經濟實現良好開局,高質量發展向新向好。”在國新辦4月16日舉行的新聞發佈會上,國家統計局副局長盛來運介紹,初步覈算,一季度國內生產總值(GDP)318758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同比增長5.4%,比上年四季度環比增長1.2%。
在全球主要經濟體中名列前茅
“增長”一詞在這場發佈會上頻頻出現。工業被喻爲國民經濟的“壓艙石”。一季度,我國工業生產增長加快,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5%,比去年全年加快0.7個百分點。
3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7.7%。中泰證券研究所政策組首席分析師楊暢注意到,在去年工業生產基數較高的情況下,今年3月仍然實現了較高增速,表明我國工業生產仍然很強。
消費、投資、出口被視爲拉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其中,消費是拉動經濟增長的“主引擎”。民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溫彬認爲,我國經濟開年運行平穩,儘管外需有所放緩,但政策發力對內需形成提振。
一季度,消費在政策的推動下持續改善。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爲124671億元,同比增長4.6%,比上年全年加快1.1個百分點。
在投資方面,一季度,全國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103174億元,同比增長4.2%,比上年全年加快1個百分點。扣除房地產開發投資,全國固定資產投資增長8.3%。
盛來運指出,前期出臺的宏觀政策和今年以來擴容加碼的增量政策疊加發力,有效擴大了需求、促進了生產、激發了活力、增強了信心。3月份,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是50.5%,環比上升了0.3個百分點,連續兩個月回升。
一系列政策舉措爲民營企業投資創造公平的營商環境,民間投資由上年全年下降轉爲增長。民營企業的活力動力不斷顯現,一季度製造業中的民間投資同比增長9.7%,基礎設施投資中的民間投資增長9.3%,均比各自領域的平均增速快。
此外,盛來運表示,一季度GDP同比增長5.4%,增速高於去年全國5%的增速,也高於去年一季度5.3%的增速,還高於不少全球主要經濟體一季度的經濟增速,在全球主要經濟體中名列前茅。在全球經濟增長乏力的情況下,中國將爲世界經濟的穩定發揮重要作用。
高質量發展持續向新向好
一季度,中國經濟在實現“量”的合理增長的同時,新質生產力也在培育壯大,高質量發展向新向好的大勢沒有改變。
5個維度反映出這一趨勢。盛來運介紹,第一個維度是創新持續推進,新質生產力培育壯大。第二個維度是協調發展持續改善。第三個維度是高水平開放繼續推進。第四個維度是綠色轉型、綠色發展紮實推進。第五個維度是民生改善和安全發展繼續取得新進展。
一季度,各地方加大對創新的支持力度,尤其是人工智能、量子科技等一批先進技術不斷推出和應用,帶動了高技術產業發展。DeepSeek、宇樹人形機器人等一批成果的應用,既彰顯了中國科技創新的實力,同時也增強了市場的信心。
新興產業正在蓬勃發展。一季度,新能源汽車、3D打印設備、工業機器人產品產量同比分別增長45.4%、44.9%、26.0%。
盛來運指出,一季度,規模以上高技術製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9.7%,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增加值增長10.3%,這兩個數據也顯示出我國創新動力在增強。
工業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轉型的趨勢明顯。從需求結構來看,當下我國投資增速實際上不高,但是高技術產業投資比重是在提升的。一季度,高技術產業投資同比增長6.5%,佔全部投資的比重爲10.3%,提高0.3個百分點。
民生改善和安全發展繼續取得新進展。政府高度重視加大民生方面的支出,對民生方面的支出佔比持續提高。能源保供有力有效,一季度就業形勢總體穩定,城鎮調查失業率穩中略降。一季度末,外出務工農村勞動力總量18795萬人,同比增長1.1%。
此外,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平均值爲5.3%。居民收入增長與經濟增長基本同步。一季度,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179元,同比名義增長5.5%,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5.6%。
安全發展得到加強。作爲防風險的重點領域,房地產行業也出現了不少積極變化。1-3月,全國新建商品房銷售面積21869萬平方米,同比下降3.0%,降幅比1-2月收窄2.1個百分點;新建商品房銷售額20798億元,下降2.1%,降幅收窄0.5個百分點。
“房地產止跌回穩的態勢明顯。”廣東省城規院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李宇嘉說,一季度,房地產行業從上游開工到下游銷售,相關的跌幅明顯收窄。
有底氣、有信心、有能力應對外部挑戰
近期,美國“對等關稅”風波愈演愈烈。面對衝擊,我國外貿韌性依然強勁。今年一季度,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10.3萬億元,同比增長1.3%。其中,出口6.13萬億元,增長6.9%。
“我們堅決反對美國搞關稅壁壘和貿易霸凌,這種做法損人不利己,違背了經濟規律和世界貿易的原則,對世界經濟秩序造成嚴重衝擊,拖累世界經濟復甦。”盛來運表示,中方堅決採取一系列反制措施,不僅是維護自身發展利益的需要,也是維護世界多邊貿易體系和世貿組織規則的正當之舉。
談及加徵高額關稅對中國的影響,盛來運說:“從短期來看,美國加徵高額關稅會對我國經濟和外貿帶來一定壓力,但是改變不了中國經濟持續長期向好的大勢。中國經濟基礎穩、優勢多、韌性強、潛力大,我們有底氣、有信心、有能力應對外部挑戰,實現既定發展目標。”
盛來運說,中國經濟有基礎,內需有支撐。中國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連續15年穩居第一製造業大國的地位,產業體系完整、配套能力強,經濟發展底盤穩、基礎牢。同時,中國有14億多人口,市場規模巨大,人均GDP超過1.3萬美元,正處在消費升級的關鍵階段,市場成長性好,無論是投資還是消費空間都非常大,將支撐中國經濟持續發展。他指出,我國依靠內需和創新驅動共同推動經濟增長的新格局正在形成。
目前,我國已成爲15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重要貿易伙伴,外貿多元化市場格局正在形成,這意味着我國對某一個國家單一出口市場的依存度在下降。盛來運舉例,2018年,我國對美國的出口額佔出口總額的比重是19.2%,去年已經下降到14.7%。
針對當前的外部變化,我國應對有經驗,並且政策有保障。盛來運談到,當下,一攬子政策正在發力顯效,“下階段會根據外部形勢的變化及時推出增量政策,豐富的政策‘工具箱’是應對外部的衝擊和挑戰的保障”。
此外,中國的企業家敢闖敢拼,中國人民智慧勤勞,都是我國應對巨大風險挑戰的基礎和底氣。“我們對中國經濟後期的走勢以及發展的前景充滿信心。”盛來運說。
中青報·中青網見習記者 趙麗梅 記者 魏婉
來源:中國青年報(2025年04月17日 01版)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