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聯儲鮑威爾談及加密貨幣,對行業釋放了哪些利好信號?

Blockbeats
04-17

2025 年 4 月 17 日,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在芝加哥經濟俱樂部發表了備受關注的演講。雖然加密市場沒有等來降息等明牌利好,但鮑威爾明確表示針對銀行機構的加密貨幣監管政策“存在放寬空間”,肯定了加密貨幣近年來的主流化趨勢,還特別強調需爲穩定幣建立明確的監管框架,釋放出支持加密行業創新與發展的積極信號。

銀行監管風向轉變

鮑威爾指出,當前針對銀行機構的加密貨幣監管政策“存在放寬空間”。他在肯定加密貨幣市場近年主流化趨勢的同時,特別強調需建立針對穩定幣的明確監管框架。這番表態在強調維持金融安全穩健的前提下,釋放出支持行業創新發展的政策信號。他承認監管機構曾因加密貨幣領域“接連出現的暴雷與欺詐事件”持謹慎態度,但指出當前市場環境已發生本質變化。

今年 3 月 7 日,白宮史上首次加密貨幣峯會召開之際,美國貨幣監理署(OCC)發佈了一系列解釋性文件,標誌着美國對數字資產的監管態度發生實質性轉變。

多年來,美國銀行體系對加密貨幣始終持排斥態度,經常全面拒絕爲區塊鏈企業提供服務,甚至因此獲得了“扼喉行動 2.0”的綽號。如今 OCC 發佈的最新指引消除了關鍵障礙,允許全國性銀行在保持嚴格風險管理框架的同時,更自由地開展數字資產業務。

OCC 放寬加密監管 擁抱金融創新

作爲美國財政部下屬獨立機構,OCC 主要負責監管全國性銀行,確保其安全穩健運營。歷史上 OCC 對銀行參與加密貨幣相關活動始終持謹慎態度,要求額外審批並實施嚴格審查。但 2025 年初上任的代理審計長鬍德領導下的 OCC,採取更支持創新的態度,這與將數字資產納入主流經濟的整體努力保持一致。

2025 年 3 月 7 日,OCC 正式宣佈銀行現可提供加密貨幣託管、穩定幣儲備和區塊鏈節點參與等服務,且無需特殊審批。這推翻了拜登政府時期要求銀行開展加密業務前必須預先諮詢監管機構的限制性指引。

OCC 的新立場實質上將加密服務視作傳統銀行業務的一部分,消除了此前阻礙金融機構進入該領域的額外監管障礙。“數字資產應當也必須成爲美國經濟的一部分,”代理審計長鬍德表示,“我致力於制定數字資產監管框架,在促進創新的同時維護聯邦銀行體系的安全穩健與公平。”

新解釋文件廢止了 2021 年的第 1179 號解釋函,此前該函對銀行參與加密貨幣活動設定了嚴格的監管要求。根據修訂後的政策,全國性銀行現可爲客戶提供加密貨幣託管服務,確保私鑰的安全存儲與管理;同時,銀行獲准持有與美元 1:1 掛鉤的穩定幣儲備金;此外,銀行還可作爲節點參與區塊鏈網絡,驗證交易,從而增強對去中心化金融業務的支持能力。這些變化標誌着監管框架的重大調整,爲銀行深度融入數字資產領域提供了更靈活的運營空間。

美國加速銀行業與區塊鏈融合

OCC 此舉表明其對銀行管理加密風險能力的信心增強,也呼應了將區塊鏈技術融入金融體系的整體趨勢。鑑於行業日趨成熟及風險管理實踐的完善,該機構認爲先前嚴格審查已無必要。

這一監管轉變恰逢特朗普總統重申廢除“排擠加密企業銀行服務”政策的承諾。他曾在白宮加密貨幣峯會上表示:“去年我承諾要讓美國成爲世界比特幣超級大國和全球加密之都,今天我們正採取歷史性行動兌現承諾。”

儘管 OCC 的舉措對數字資產行業是重大利好,但挑戰依然存在。美聯儲和聯邦存款保險公司尚未明確對加密銀行業務的立場,聯邦機構仍可能通過其他監管渠道實施限制。不過 OCC 的最新指引無疑標誌着轉折點的到來——美國金融體系終於向數字資產敞開大門。通過簡化審批流程並承認數字資產的合法金融工具地位,OCC 爲加密貨幣更廣泛採用奠定了基礎。銀行業如今獲得明確的監管指引,得以運用區塊鏈技術滿足現代經濟發展的新需求。

銀行業界可能擔憂穩定幣可能分流銀行存款,削弱貸款能力。但同時,監管明晰化也會將吸引新參與者入場。美國銀行 CEO Brian Moynihan 已明確表示,待立法落地後將發行自有穩定幣。

穩定幣立法進展加速

針對備受關注的穩定幣,鮑威爾評價稱:“加密貨幣正逐漸成爲主流,建立穩定幣的法律框架是一個良好的思路。穩定幣或將具有廣泛的吸引力,應當建立消費者保護措施。”他對國會推進的穩定幣立法工作給予積極評價,特朗普也曾表態希望加速該法案落地進程。

穩定幣合規體系日益清晰

在特朗普政府推動下,美國圍繞穩定幣監管立法的具體進程正在加速。4 月 3 日,美國衆議院金融服務委員會以 32 票贊成、17 票反對通過了《穩定幣透明度與問責法案》(STABLE 法案),該法案將進入衆議院全體會議審議階段。該法案由共和黨議員 French Hill 和 Bryan Steil 共同起草。在 9 日舉行的委員會聽證會上,Hill 主席談及法案獲批時表示:“我們有責任以此勢頭爲基礎,繼續構建確立數字資產市場明確規則的全面監管框架。”

獲批法案旨在引入新的合規體系,明確美元支持的數字化資產發行與使用規範。法案特別強調穩定幣作爲"支付工具"的定位,同時禁止向用戶提供利息收益。

而在參議院方面,銀行住房和城市事務委員會已於 3 月 13 日以 18:6 的壓倒性票數通過《美國穩定幣國家創新領導力與確立法案》(GENIUS 法案)。委員會主席 Tim Scott 評價稱:“這是保護消費者和國家安全,同時確保行業能在美國本土實現創新發展的跨黨派重大進展。”

該法案要求穩定幣發行方維持 1:1 準備金、遵守反洗錢法規,最終目標是建立既能保護美國消費者又能增強美元全球地位的“常識性規則”。值得注意的是,提供收益的穩定幣發行不在該法案監管範圍內。目前 GENIUS 法案已提交參議院全體會議審議,但通過需獲得 60 票支持,民主黨態度成爲關鍵。Scott 主席表示力爭在特朗普總統就任百日(2025 年 4 月 30 日)前完成立法。

4 月 5 日,SEC 發佈新規明確部分穩定幣不屬於證券範疇,並可豁免交易報告義務。有分析認爲,美 SEC 新規所涵蓋的穩定幣可能不包括行業巨頭 Tether 發行的穩定幣,因爲美 SEC 指出,穩定幣可接受的儲備不包括貴金屬或其他加密資產,而這兩者都包含在 Tether 的儲備中。此外,美 SEC 還要求任何代幣都必須可以隨時兌換成美元,但 Tether 的服務條款暗示可能會存在最低金額兌換或延遲兌換的情況。

相關閱讀:《美國 SEC 穩定幣監管全文:什麼樣的穩定幣不是證券?》

參衆兩院存在分歧 特朗普 WLFI 穩定幣或影響立法進展

參衆兩院的穩定幣法案在基本框架上保持一致,但在算法穩定幣監管、州與聯邦監管權限劃分等方面仍存在分歧。業界預測,若 GENIUS 法案與 STABLE 法案經協調後合併,有望在 8 月國會休會前完成立法。美國區塊鏈協會政府事務總監 Ron Hammond 預測:"未來 2-3 個月內將準備就合併後的《STABLE GENIUS 法案》進行表決。"

特朗普在 3 月白宮加密貨幣峯會上明確表態,強烈支持推進穩定幣立法的議員工作,並示意將在 8 月前簽署法案。財政部長 Scott Bescent 同期暗示將“通過穩定幣體系鞏固美元全球儲備貨幣地位”。4 月 9 日在美國銀行家協會 (ABA) 會議上,Bescent 再次強調財政部正“審慎評估區塊鏈、穩定幣及新型支付系統的監管壁壘”,並表示“考慮實施釋放美國資本市場巨大潛能的改革”。

在特朗普政府強力推動下,業內人士預測“2025 年將成爲穩定幣全面普及的元年”。但部分民主黨議員質疑法案可能涉及特朗普家族虛擬貨幣 DeFi 項目“World Liberty Financial(WLFI)”的利益衝突。五位民主黨參議員致信美聯儲和 OCC,質疑特朗普家族支持的世界自由金融(WLFI)推出的 USD1 穩定幣帶來的“前所未有風險”。信中指出,特朗普通過 2 月行政命令削弱監管獨立性,並持有 WLFI 60% 股權,構成重大利益衝突。WLFI 自 2024 年 9 月成立以來,已通過兩次代幣銷售募集 5.5 億美元,並於 3 月 24 日在 BNB 鏈和以太坊上推出 USD1。此舉恰逢國會審議《GENIUS 法案》,可能賦予 OCC 和美聯儲監管權,引發對金融系統穩定性的擔憂。

相關閱讀:《特朗普家族入局穩定幣賽道?一文了解 BSC 上的“總統穩定幣”USD1》

關稅影響複雜深遠

對於近期頻頻引發市場大幅震盪的關稅政策,鮑威爾表示,“關稅對經濟的影響可能大於預期”,“關稅水平超過了美聯儲的樂觀預期”,“目前來看,高於預期的關稅可能意味着更高的通脹和更緩慢的增長”。

雖然加密資產誕生的初衷是成爲獨立於政府控制的金融工具,但價格和市場表現仍受宏觀經濟政策的顯著影響。在 4 月 2 日美國宣佈新的全球關稅政策後,儘管全球資產價格普遍下跌,比特幣的下跌幅度相對較小,僅下跌 10%,而標準普爾 500 指數的跌幅遠超此水平(若按 1:1 相關性計算,比特幣應下跌 36%)。這一定程度上表明,即便在市場深度回撤時,持有比特幣作爲投資組合的一部分仍能帶來顯著的多樣化效益,凸顯其相對穩定性。

關稅推高跨境交易成本,可能削弱全球經濟流動性和資本流入,減少對投機性資產如加密貨幣的需求。此外,針對科技產品特別是半導體芯片和挖礦硬件的關稅,將顯著增加比特幣等工作量證明(PoW)加密貨幣的挖礦成本,尤其是在依賴中國製造的 ASIC 礦機和 GPU 的地區,可能迫使礦商轉向成本更低的地區或減少運營規模,從而影響網絡安全和市場信心。

相關閱讀:《礦機漲價 24%,特朗普關稅政策正在衝擊美國比特幣挖礦業》

關稅還可能通過匯率波動間接影響加密市場。歷史上,比特幣與美元呈反向關係,關稅短期內推高美元匯率時,加密貨幣價格往往承壓。然而,若關稅引發貿易戰並導致某些國家貨幣貶值,居民可能轉向比特幣或穩定幣以保值,例如阿根廷和土耳其在經濟動盪時期加密採用率激增的現象。

此外,關稅導致的進口商品價格上漲可能引發通貨膨脹,促使中央銀行提高利率,從而減少投資於加密市場的資金流動。但若通脹失控或法幣信任崩塌,比特幣可能被視爲類似黃金的避險資產,吸引尋求對沖通脹和貨幣貶值的投資者。

貿易緊張局勢還可能加劇監管審查,投資者擔憂政府藉機加強對加密資產的管控,進一步加劇市場波動。不同加密貨幣受關稅影響的方式各異:比特幣在短期內可能因市場避險情緒下跌,但在長期內可能因其“數字黃金”屬性受益;穩定幣因其穩定性,可能在貿易爭端中成爲交易者避險的首選;依賴特定區塊鏈用例的實用代幣則更多受其相關行業直接影響。針對挖礦活動集中的國家(如 2022 年加拿大佔比特幣挖礦電力消耗的 6.5%)的關稅,可能直接擾亂挖礦地理分佈,影響市場結構。

相關閱讀:《歷史正在重演:灰度報告揭示關稅風暴下的新避險邏輯》

來自 Gary Gensler 的“風險提示”

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前主席 Gary Gensler 於 16 日做客 CNBC 節目《Squawk Box》,表示認爲比特幣等部分加密貨幣或具長期生存潛力,加密資產作爲投資標的將經歷篩選過程。

Gary Gensler 表示,比特幣等少數幣種在全球範圍內吸引了廣泛關注,“比特幣可能會持續存在很長時間,因爲全球 70 億人對它表現出了濃厚的興趣。”

此次採訪中,Gary Gensler 是在討論特朗普關稅及中美貿易戰等話題時,順帶提及加密貨幣。話題源於主持人提問:“您卸任後,特朗普政府領導下的 SEC 似乎在撤回對加密貨幣企業的訴訟,您對此有何看法?”對此,他僅回應稱“正從具體訴訟中抽身”。他進一步表示:“加密貨幣僅是金融市場的一小部分,但既然大家有興趣,我就談談。”隨後闡述了上述觀點。

Gary Gensler 還指出:“金融資產的交易基於基本面價值和市場情緒,但加密貨幣約 99% 的交易純粹由情緒驅動。”他還表示,“像 meme 幣這樣由情緒驅動交易的 1 萬至 1.5 萬個代幣,長期來看對大多數人將失去吸引力。”

未來,隨着監管框架的不斷完善和市場環境的逐步成熟,加密貨幣和穩定幣或許將在全球金融體系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

機構和投資者需密切關注政策動態與市場趨勢,

抓住歷史性機遇。

歡迎加入律動 BlockBeats 官方社羣:

Telegram 訂閱羣:https://t.me/theblockbeats

Telegram 交流羣:https://t.me/BlockBeats_App

Twitter 官方賬號:https://twitter.com/BlockBeatsAsia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