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自:中國臺灣網
國家統計局4月16日發佈數據,初步覈算,一季度國內生產總值(GDP)318758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同比增長5.4%。
國家統計局副局長盛來運介紹,一季度GDP同比增長5.4%,增速高於去年全國5%的增速,也高於去年一季度5.3%的增速,在全球主要經濟體中名列前茅,延續了去年以來持續穩中向好、穩中回升的態勢。
4月16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佈會,國家統計局副局長盛來運介紹2025年一季度國民經濟運行情況,並答記者問。新華社記者 張玉薇 攝
從主要經濟指標看,一季度,生產需求指標加快回升,全部工業增加值增長6.3%,比去年全年回升0.6個百分點;服務業增加值增長5.3%,回升0.3個百分點;固定資產投資增長4.2%,比去年全年回升1個百分點;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4.6%,回升1.1個百分點。“今年一季度經濟開局良好,高質量發展向新向好,彰顯了中國經濟強大的韌性和潛力。”國家統計局副局長盛來運說。
高質量發展向新向好
細看中國經濟“首季報”,5.4%的“總分”背後,供需兩端各項主要指標全面向好,新質生產力培育壯大,發展質量進一步提高。
國家統計局副局長盛來運在發佈會上介紹,在實現量的合理增長的同時,新質生產力培育壯大,高質量發展向新向好的大勢沒有改變。衆多科技成果不斷突破,帶動一季度高技術產業加快成長。一季度,規模以上高技術製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9.7%。綠色發展持續推進。一季度,非化石能源消費佔能源消費總量的比重同比提高了1.5個百分點。
內蒙古自治區社會科學院經濟學研究員於光軍在採訪中表示,各項數據表明,當前我國經濟發展動力轉換、結構轉型、發展目標更加註重民生改善與需求側,已經進入穩定發展的新階段。“人工智能、人型機器人等衆多科技創新成果不斷湧現,智能產業展現全產業鏈發展新局面,這充分說明新質生產力在不斷培育壯大,高質量發展向新向好的大勢沒有改變。”於光軍說。
消費市場持續改善
今年以來,“兩重”“兩新”政策增量擴圍,有效促進了消費回升、拉動了投資增長。一季度,限額以上單位通訊器材類商品零售額同比增長26.9%,文化辦公用品類增長21.7%,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類增長19.3%,傢俱類增長18.1%,僅這四項就拉動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4個百分點。
服務消費是支撐消費增長的重要領域,發展空間大。一季度,服務零售額同比增長5%,比商品零售快0.4個百分點。與消費結構升級相關的消費保持兩位數增長,居民人均交通通信支出、教育文化娛樂支出同比分別增長10.4%、13.9%。
國家統計局副局長盛來運表示,“新的消費場景不斷拓展、新的消費產品不斷創新,既顯示了中國消費創新的動力,也顯示了我們新消費的成長前景。”
廣西財經學院教授許露元在採訪中表示,消費市場回暖明顯,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4.6%,3月單月增速回升至5.9%。服務零售額同比增長5%,消費升級趨勢顯著。
貿易結構繼續優化
在世界經濟增長動能不足、貿易保護主義加劇以及地緣政治緊張因素較多的情況下,一季度,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10.3萬億元,同比增長1.3%。其中,出口6.13萬億元,增長6.9%。
“這是非常不容易的,2月份以來國際貿易限制增多,出口保持6.9%的速度,顯示了中國出口的韌性。”國家統計局副局長盛來運表示。
在義烏國際商貿城這座關聯全球23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世界超市”,能清晰感知廣大小微市場經營主體蓬勃的活力。
“我們一直專注於‘一帶一路’共建國家的客戶,第一季度的訂單比去年都還好,發展中國家需求量反而在增加,中東國家、非洲國家需求量都在增長。”義烏國際商貿城經營戶陶菊英說。
“義烏做的是全球生意,不會因爲個別幾個國家或者地區,會影響我們整個大的貿易。”義烏國際商貿城經營戶孫麗娟說。
目前,我們已與世界上150多個國家和地區成爲貿易伙伴。
國家統計局副局長盛來運表示,我們積極構建外貿新格局,加快發展多元化市場,尤其是加強與共建“一帶一路”國家的經貿往來,貿易的新格局加快形成。今年一季度,對共建“一帶一路”國家的出口同比增長7.2%,貨物進出口額佔全部進出口額比重超過50%,多元化市場格局正在形成,這也意味着我們對某一個國家單一出口市場的依存度在下降。
政策效應持續釋放
今年以來,政策效應持續釋放。
地方新增專項債發行提速,帶動了到位資金的改善和項目的推進。一季度,基礎設施投資增長5.8%,比上年全年加快1.4個百分點。
在大規模設備更新政策的帶動下,一季度設備工器具購置投資同比增長19%,比去年全年加快3.3個百分點,對全部投資增長貢獻率達64.6%。
促進民營經濟發展的一系列政策落實落細,持續優化營商環境。民間投資由上年全年下降轉爲增長,一季度同比增長0.4%。
2月25日,浙江省嘉興市南湖區工商聯召開“親清直通車·政企懇談會”,爲企業排憂解難,助力民營企業穩健發展。新華社記者 徐昱 攝
國家統計局副局長盛來運在發佈會上表示,政策“組合拳”持續發力,促進了經濟回升,大家對市場的預期也在改善。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3月份是50.5%,連續兩個月回升,服務業商務活動指數是50.3%,也在景氣區間。
集中力量辦好自己的事
在充分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清醒地看到,當前外部環境更趨複雜嚴峻,全球貿易保護主義快速升溫,世界經濟秩序面臨重創,國內結構轉型任務仍然比較繁重。所以,持續推動經濟回升向好,需要付出更加艱鉅的努力。
在南京舉行的2025產業科技創新與投資促進大會展示區,嘉賓在拍攝機器人彈鋼琴(2025年3月26日攝)。新華社發(張夢 攝)
在山東省青島市即墨區龍山街道一家服裝企業的車間看板管理平臺,工作人員在實時查看相關數據(3月25日攝)。新華社記者 李紫恆 攝
內蒙古自治區社會科學院經濟學研究員於光軍在採訪中說,一季度的數據爲未來發展,應對國際貿易格局變化、應對我國新技術新產業領域的挑戰,提供了更多的信心。
廣西財經學院教授許露元表示,一季度“開門紅”爲全年經濟目標奠定基礎,但二季度面臨的美國關稅政策短期施壓出口等外部不確定性上升。“政策需兼顧短期穩增長與長期調整掛鉤,通過‘宏觀政策協同+微觀主體激活’雙管齊下,推動經濟向高質量發展軌道邁進。”許露元說。
從短期來看,美國加徵高額關稅會對我國經濟和外貿帶來一定壓力,但是改變不了中國經濟持續長期向好的大勢。中國經濟基礎穩、優勢多、韌性強、潛力大,我們有底氣、有信心、有能力應對外部挑戰,實現既定發展目標。
國家統計局副局長盛來運表示,我們要緊密團結在黨中央周圍,堅定信心、凝聚共識,積極應對風險挑戰,集中力量辦好自己的事,以中國經濟的穩定增長和高質量發展的確定性應對外部變化的不確定性,確保中國經濟穩中有進,持續向好。
統籌:吳煒玲
編導:何莉
記者:彭源、陳露緣、田子駿
配音:王帥龍
新華社音視頻部製作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