鮑威爾本週明確表示不會出手救市,這一表態激怒了特朗普。隨着關稅衝擊持續,市場再度滑落,華爾街正拼命尋找救命稻草。
有多絕望?看看各類投資策略今年的全面崩跌就知道了——無論是大小盤美股、加密貨幣,還是企業債券,回報率紛紛跳水。
彭博情報數據顯示,受關稅效應拖累,去年度表現最好的100只ETF中,有90只在2025年出現下跌,平均虧損達13%。
與此同時,各類“沉睡交易”重出江湖:2024年表現最差的20只股票型共同基金中,有9只今年竟已轉爲正回報。
這表明幾十年來最具破壞性的經濟政策,正令投資經理人苦不堪言,並可能顛覆美國的消費與商業環境。
在美國企業紛紛拉響盈利警報、市場風險偏好隨併購降溫而退潮之際,交易員們紛紛湧入現金與黃金等避險資產,這兩類資產的代表性產品也錄得鉅額流入。
阿拉巴馬州伯明翰的Cook & Bynum資本管理公司聯合創始人Richard Cook說:“人們過去認爲美國沒有政治、宏觀或地緣風險,是全球避風港。但當前政府政策的變動不確定性正在動搖這一信念。”
根據彭博David Cohne的數據,因佈局墨西哥、智利和德國的公司,Cook & Bynum基金2025年已上漲近14%,躋身今年美國基金的前2%,而它在2024年還是表現最差的一批。這在2025年的明星基金中很常見——許多都在2024年“死過一回”,如今卻強勢反彈。
從明星科技股到數字資產交易,2024年漲幅高達150%的ETF,2025年卻紛紛下跌:灰度比特幣信託基金(GBTC)2024年上漲超100%,但今年已下跌近10%;景順S&P500動量ETF(SPMO)2024年漲幅爲45%,今年則下跌7%;Defiance量子ETF(QTUM)去年漲近50%,今年跌超10%。
市場原希望能迅速走出4月的動盪,但本週鮑威爾的講話再次打破幻想——他說快速變化的貿易政策可能引發通脹,美聯儲將因此難以出手支持經濟。特朗普隨即公開要求罷免鮑威爾,這是這場註定要困擾投資者數月之久的戲碼中迄今最猛烈的一擊。
所有這一切,正重創着今年1月還曾大熱的資產類別,如科技股與企業債相關基金。本週標普500指數下跌1.5%,過去12週中有9周收跌。本週美元下跌約0.7%,年內跌幅擴大至逾6%。美國國債市場波動率仍接近大選以來的最高水平。
RBC資本市場衍生品策略主管Amy Wu Silverman表示:“市場的焦慮幾乎讓人們開始懷疑美國是否還是那個熟悉的美國。歷史上的安全資產這一次都沒有發揮作用,連‘七巨頭’(指美股七大科技股)都不再是避風港。”
各國本週爭相與美國談判,以避免特朗普的重稅。儘管暫獲“緩刑”,世界貿易組織仍下調了今年的貿易預期,稱2025年全球貿易量將下降0.2%,比無新關稅情況下低近3個百分點。
各國對美國金融秩序的反抗,正在催生一批新的贏家,包括國際策略、低估值股票,以及美國國債和貴金屬等傳統避險資產。
SPDR黃金ETF(GLD)截至4月成爲美國ETF中資金流入最多的產品之一,資產首次突破1000億美元。GLD在2025年已吸金超84億美元,超過納指巨頭ETF QQQ的流入量。
爲避險而尋求去處的投資者也紛紛買入超短期債券ETF,如iShares 0-3月美債ETF(SGOV),其在2025年已吸金約140億美元,遠超其過去5年任何年度表現。SPDR彭博1-3月T-Bill ETF(BIL)也吸引了近130億美元的資金。兩者的吸金規模均超過今年虧損10%的明星ETF——iShares核心S&P500(IVV)。
Ocean Park資產管理公司首席投資官James St. Aubin掌管約50億美元資金,涉及12種趨勢策略,他也轉向了現金。4月初,他的模型轉向消極,並大幅減持了股票與固定收益頭寸。該公司目前的現金頭寸佔比在40%到100%之間,爲2022年以來最高水平之一。
他說:“我傾向悲觀。目前幾乎沒有什麼好消息能推動消費者或企業支出和投資。人們已經‘凍住’了。而這種情況通常會引發惡性循環。”
DWS拉美股票基金經理Scott Piper則從市場波動中受益,該基金在2024年下跌28%後,今年已反彈13%。美元疲軟也助力了他的投資策略。他說:“美國市場的信譽必須儘快恢復,而我們巨大的赤字和潛在的經濟放緩,已經令其受到威脅。”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