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殼(02423)在進行緊急危機公關。
4月17日晚間,貝殼(HK:02423)發佈公告,接獲董事會主席、首席執行官及控股股東彭永東的通知,其擬捐贈900萬股A類貝殼普通股。在承擔相應的納稅義務後,50%稅後資金將用於居住行業服務者及其家庭成員的醫療健康福利,50%稅後資金將用於應屆畢業生等租客羣體的租房幫扶。
截至4月17日收盤,貝殼報51.95港元/股,據此計算,彭永東捐贈金額約4.68億港元(約合人民幣4.40億元)。
此前,貝殼因一組財報數據瞬間在網上炸鍋:2024年公司營收同比增長20.2%至935億元,淨利潤卻同比暴跌30.9%至40.66億元。而與此形成強烈反差的是,彭永東的薪酬從2021年的847.8萬元飆升至2023年的7.13億元,三年漲幅達83倍;聯合創始人單一剛同期薪酬從685.3萬元漲至5.29億元,漲幅77倍。貝殼解釋稱,高管薪酬主要源於股權激勵,但卻依然堵不住外界的質疑。
引發強烈對比的還有貝殼打工人的收入:2024年,貝殼旗下擁有經紀人49.9萬名,年均收入6.8萬元,一個月平均不到6000元。實際上,對大部分經紀人來說,6000元的月薪也是被平均,幾個月開一單的情況非常普遍,借薪上班是不少經紀人的常態。
有投資者質問:“當普通中介經紀人還在爲開單發愁,連點外賣都要精打細算的時候,貝殼的幾位高管卻每人年薪輕鬆過億、連漲三年。”
有媒體指出:彭永東團隊通過左暉家族信託委託掌握50.3%的投票權,形成“自定薪酬”閉環,而公司淨利潤波動劇烈:2021年、2022年分別虧損5.24億、13.86億元,2023年短暫盈利58.8億元后,2024年再度下滑。
2022年,貝殼通過雙重上市登陸港股市場,截至4月17日,市值高達1881億港元。
貝殼危機公關奏效了嗎?在社交平臺,滿眼充斥的是調侃與嘲諷,畢竟,即便捐出了4.4億,剩下近3億元的年薪,也依然是天文數字。
以下爲貝殼港股4月17日晚間發佈的數據: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總交易額爲人民幣33,494億元,較2023年的人民幣31,429億元增加6.6%。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淨收入爲人民幣935億元,較2023年的人民幣778億元增加20.2%。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淨利潤爲人民幣4,078百萬元,而2023年爲人民幣5,890百萬元。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門店數量爲51,573家,較截至2023年12月31日的43,817家增加17.7%。
截至2024年12月31日經紀人數量爲499,937名,較截至2023年12月31日的427,656名增加16.9%。
(文章來源:深圳商報·讀創)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