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動盪之際 “最強阿爾法”浮出水面! 關稅重錘壓不住井噴式擴張的AI算力

智通財經
04-18

智通財經APP獲悉,光刻機巨頭阿斯麥(ASML.US)近日業績電話會議顯示,管理層預計2025與2026 年均爲業績增長年,且預計終端市場動態需求將使得芯片產品組合傾向高端製程AI芯片與數據中心存儲芯片。這家堪稱“人類科技巔峯”的半導體設備巨頭強調關稅重壓下AI算力需求持續強勁,隨着AI算力重心轉向需求堪稱無止境的AI推理領域,這點已經獲高端光刻機客戶證實,紛紛表露出AI科技領域需持續大規模投資。

有着“芯片代工之王”稱號的臺積電(TSM.US)週四公佈的業績同樣顯示AI算力需求猛增,淨利潤猛增60%,更重要的是,在特朗普面向全球的關稅大棒重壓下,臺積電重申強勁的業績增長數據。臺積電維持其2025年的營收增長預期,預計今年的增長速度仍將達到25%左右,與1月份設定的目標完全一致,其中人工智能(AI)相關的營收規模預計將翻番。

在全球投資者聚焦的關稅相關問題上,臺積電表示未觀察到客戶行爲因美國關稅而發生任何變化,其樂觀的預期基調與全球市場的不確定性形成了鮮明對比。尤其是臺積電計劃將CoWoS先進封裝產能翻番,主要用於英偉達AI GPU產能,這也表明該公司對AI芯片無比強勁需求將持續到2026年初充滿信心。

在業績電話會議中,臺積電管理層仍然預計未來5年(即2024-29年)營收複合年增長率目標約爲20%,其中人工智能相關營收預計將增長45%左右,與上次業績會議給出的強勁預期完全一致,暗示臺積電沒有看到特朗普面向全球的激進關稅政策帶來的任何程度需求降溫。關於第二季度預期,臺積電管理層預計Q2營收區間在284億美元至292億美元,意味着有望環比增長超13%,同比增長超36%,遠超市場預期的271.6億美元;維持2025年資本支出在380億-420億美元不變。

3月下旬,美國最大規模的計算機存儲芯片製造商美光科技(MU.US)公佈的財報顯示,得益於在全球大型企業與各政府部門紛紛斥巨資佈局AI的這股AI基建狂熱浪潮中,與人工智能訓練/推理系統密切相關的存儲芯片需求仍然無比火爆,推動包括HBM存儲系統與企業級SSD在內的美光數據中心業務營收猛增。

美光管理層在業績電話會議上表示,正在看到用於開發迭代以及高效率運行包括所謂“AI智能體”在內人工智能應用軟件的數據中心AI基礎設施組件的無比強勁需求。再結合臺積電與阿斯麥最新公佈的業績以及管理層業績電話會議摘要,可謂大幅強化了AI算力需求持續呈現井噴式擴張的這一極度樂觀需求前景。就目前來看,即使特朗普政府面向全球的激進關稅政策也未能壓制持續猛增的以AI芯片爲核心的AI算力需求。

隨着DeepSeek徹底掀起AI訓練與推理層面的“效率革命”,推動未來AI大模型開發向“低成本”與“高性能”兩大核心全面聚焦,未來AI大模型融入全球各行各業的超級浪潮持續催化之下,AI應用加速滲透之下雲端AI推理算力需求有望呈現指數級增長。AI應用軟件(尤其是生成式AI軟件與AI代理)向全球各行各業加速滲透,徹底革新各業務場景的效率並大幅提高銷售額,以AI GPU和AI ASIC爲核心的AI芯片等AI算力基礎設施需求在未來可能呈現指數級增長而不是此前市場所預期的“DeepSeek衝擊波”引發AI算力需求斷崖式下滑。

正如英偉達CEO黃仁勳在2月英偉達業績電話會議上所說的那樣,AI芯片需求持續強勁增長。“DeepSeek-R1點燃了全球的熱情,公司對AI推理帶來的潛在需求感到興奮。這是一項出色的創新,但更重要的是,它開源了一個世界級的推理AI模型。OpenAI、Grok-3、DeepSeek-R1 等模型都是應用推理時間縮放的推理模型。推理模型可以消耗100倍以上的算力。

根據世界半導體貿易統計(WSTS)的最新預測,預計 2025 年全球半導體市場規模將在2024年基礎上繼續增長,意味着全球半導體市場有望在2024年本已無比強勁的復甦趨勢之上再增長約 11.2%,全球市場規模有望達到約 6970 億美元。

WSTS預計,2025年的半導體市場規模增長將主要由強勁的AI訓練/推理算力需求所驅動的企業級存儲芯片類別,以及人工智能邏輯芯片類別所大力推動,預計2025年包含CPU、GPU以及ASIC芯片的邏輯芯片類別整體市場規模有望同比增長約17%,覆蓋HBM、企業級SSD等領域的存儲芯片類別市場規模有望在2023年大幅增長81%的基礎上同比增長超13%;同時WSTS還預計分立器件、光電子、傳感器、MCU以及模擬芯片等所有其他細分芯片市場的增長率都將達到個位數增幅。

全球股市劇烈波動之際,AI算力板塊的“阿爾法”屬性凸顯

華爾街金融巨頭摩根士丹利(以下簡稱“大摩”)最新發布的研報顯示,AI/ML(人工智能/機器學習)這兩大前沿科技支出在美國科技類型企業的IT預算中佔據最優先位置,在AI浪潮推動下需求持續強勁的安全防禦軟件緊隨其後。

大摩公佈的這份字數破萬的最新調查與研究結果呈現出美國CIO們IT預算預期明顯的分化趨勢,主要受宏觀經濟波動的影響,儘管CIO們對短期IT預算增長的預期有所下降,但對於核心的長期增長驅動因素(比如人工智能/機器學習)和中期IT支出的信心依然保持穩定,預計人工智能(AI)支出仍將大幅擴張。

隨着投資者們進一步消化與定價特朗普面向全球的激進關稅政策,全球股市的恐慌情緒有所放緩,尤其是在這一輪全球股市拋售浪潮中遭受最嚴重拋售規模的科技股股價出現短暫反彈。科技股可謂是近年來全球股市步入長期牛市的核心驅動力,因此投資者們在經歷新一輪拋售痛擊後開始期待長期領航股市的科技股吹響反攻號角,帶領全球股市強勢反彈。

在美東時間上週三發佈的一份暗示特朗普政府關稅立場轉向理性的推文可謂一舉驅動美股在內的全球股市從ICU奔向KTV狂歡,特朗普表示已授權對大部分國家實施90天的“對等關稅暫緩”措施,在此期間大幅降低這些國家關稅至10%。

特朗普幾乎一己之力掀起的“關稅巨浪”,使得全球股市數以萬計的億美元市值蒸發,並且在上週一度將華爾街交易員以及全球金融市場投資者們推向“拋售一切你可以拋售的金融資產”的絕望與崩潰邊緣,然而特朗普上週在他個人創立的社交平臺Truth Social發佈暫緩面向全球的“對等關稅”的最新消息後,上週三堪稱美股“大奇蹟日”的超級大反彈引領全球股市史詩級上攻,而在上週大反彈之前全球股市一度蒸發超10萬億美元市值。

對於2023年以來投資熱度持續位列全球股市榜首的“AI算力產業鏈”來說,大摩的這份研究報告顯示,人工智能看漲投資邏輯跟隨金融市場重新開始聚焦AI芯片等AI基礎設施強勁需求預期而呈現出逐漸修復趨勢。畢竟相比於半導體領域非AI板塊,AI GPU、AI ASIC、HBM以及以太網交換機芯片、核心電力設備等“AI算力領軍者們”需求預期強勁得多,在市場出現“戰術反彈”等短期反彈行情之時有望呈現出最爲強勁的領漲態勢。

大摩的最新調研數據顯示出,與AI/ML關聯最爲密切的科技股,尤其是AI算力產業鏈長期以來的領軍者——比如英偉達、博通、美光以及臺積電等芯片巨頭,有望在美股戰術反彈之際彰顯遠強於標普500指數以及有着“科技股風向標”稱號的納斯達克100指數的“阿爾法超額收益”。所謂的“阿爾法”定義爲實際投資的收益遠超“貝塔收益”——即指代遠遠超出那些跟蹤基準股指所實現的同步投資收益數據。跟蹤基準指數實現的同步收益也被稱作“貝塔收益”(Beta)。

統計數據顯示,4月美股劇烈動盪,但是AI芯片巨頭們阿爾法屬性已經全面顯現,AI算力產業鏈開始呈現領漲態勢,比如AI芯片領軍者之一的博通4月漲幅超2%,相比之下標普500指數跌幅高達6%,英偉達GB200高速銅纜供應商安費諾(APH.US)也大幅跑贏標普500指數。在亞洲,SK海力士、東京電子以及中芯國際等AI算力產業鏈領導者股價走勢均大幅跑贏大盤,在歐洲,來自荷蘭的ASM International與BE Semiconductor股價也大幅跑贏歐股大盤。

投研平臺Seeking Alpha根據量化指標最新編制的美國十大半導體股票榜單顯示,AI芯片巨頭們有望在特朗普政府“關稅風暴”之下獲得更多機構與散戶投資者青睞。Seeking Alpha彙編的數據顯示,這些股票市值至少達到100億美元,並根據其專有量化系統進行排名。隨着投資者們近期對半導體行業的關注度不斷提升,該榜單提供了量化數據驅動的視角,幫助投資者瞭解哪些公司在日益嚴峻的宏觀經濟和地緣政治挑戰中可能佔據最佳位置。

作爲參考,Seeking Alpha 量化系統由 SA 獨特的“量化系統”(Quant System)分析驅動,它根據股票的總體價值、增長潛力、盈利能力、每股收益修正趨勢以及價格動量指標對股票進行評級。排行榜顯示,排名前二的爲兩大AI芯片領軍者,其中AI ASIC芯片領軍者博通(AVGO.US)位列榜首,AI GPU霸主英偉達(NVDA.US)位列第二。以下圖片爲榜單前十的美股半導體股票。

大摩領銜的華爾街大行們持續聚焦AI投資邏輯修復

在財報季來臨前夕,華爾街知名投資機構奧本海默(Oppenheimer)重申將“AI芯片三巨頭”,即英偉達(NVDA.US)、博通(AVGO.US)以及邁威爾科技(MRVL.US)列爲半導體板塊的首選推薦。奧本海默分析師團隊在致客戶報告中寫道:“在紛亂的宏觀環境和關稅背景下,我們認爲人工智能芯片是最強勁且最安全的增長方向。

KeyBanc Capital Markets近日發佈的研究報告顯示,全球半導體行業呈現“冰火兩重天”格局——即AI芯片需求強勁但是其他類型芯片需求仍未擺脫低迷態勢。KeyBanc的分析師們表示,AI芯片這一需求最強勁的主題仍然由在AI芯片市場佔據80%-90%份額的“AI芯片霸主”英偉達全面主導,其他AI芯片參與者們普遍未擺脫負面催化劑。分析師們尤其指出Blackwell架構AI GPU量產進展順利,CoWoS先進封裝需求仍然趨於穩定。“AI芯片需求保持井噴式增長,此外我們看到英偉達AI GPU和ASIC 這一AI專用芯片領域存在多重交叉層面的影響。”KeyBanc 表示。

國際大行瑞銀(UBS)發佈研報稱,儘管難以斷言半導體巨頭們能夠完全規避特朗普激進關稅政策相關的半導體需求破壞,但瑞銀堅信人工智能(AI)支出將保持韌性。整體需求環境的疲軟可能迫使企業加速採用生成式AI技術以降低經營成本,因此瑞銀將更加聚焦於AI算力驅動的股票標的,例如英偉達和博通。

大摩研究報告顯示,戴爾科技(DELL.US)在企業硬件供應商中表現較爲突出,淨支出意向達到+35%,較3Q24上升1個百分點,創下大摩調查報告8年多來的新高水平,反映出美國各大科技企業對於AI基礎設施領域的最核心硬件需求仍然非常強勁。大摩的調查數據顯示,高達55%正在評估或計劃評估AI技術的CIO們展現出對於DELL的AI基礎設施解決方案的配置傾向,較3Q24的54%略有上升,這一調查結果也意味着搭載AI GPU以及AI ASIC的高性能AI服務器需求仍然非常強勁。

企業AI算力支出方面,美國科技巨頭也開始加入華爾街行列——即極度看好AI算力資源需求擴張的行列,比如谷歌母公司Alphabet(GOOGL.US)首席執行官桑達爾·皮查伊重申該科技巨頭前不久承諾的投資大約750億美元用於建設AI數據中心的大規模AI基礎設施投資宏圖。

亞馬遜(AMZN.US)掌門人安迪·賈西在上週罕見高調地在致股東的年度公開信中爲公司在人工智能領域的鉅額投入全力辯護。這位美國電商巨頭的掌舵者直言:“當顧客的每一次體驗都將被AI重塑時,深度佈局人工智能不是選擇題,而是生存必答題。”亞馬遜管理層仍然預計今年資本支出將達1000億美元,其中大部分將用於AI相關基礎設施項目。

德意志銀行、瑞銀以及Piper Sandler在最新研報中雖然小幅下調英偉達目標股價,但是仍然予以至少135美元的12個月內目標股價,以及等同於“買入”的最樂觀評級。TIPRANKS彙編的華爾街分析師最新評級與目標價顯示,華爾街對於英偉達股票的共識評級爲“強力買入”,並且未出現任何“賣出”評級;12個月內的平均目標價高達170美元,意味着潛在上行空間高達68%;最高目標價則高達200美元,最悲觀的目標價則爲120美元——仍顯著高於當前股價。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