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新浪財經APP 搜索【信披】查看更多考評等級
近日,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廣東監管局公佈了對昆騰微電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昆騰微”)的行政處罰決定書,揭露了該公司在創業板IPO過程中存在嚴重的財務造假行爲,引發了市場的廣泛關注與強烈反響。
據廣東證監局調查,昆騰微在2020年1月進行了一筆涉及公司第一大股東李某華向管理層及員工低價轉讓股份的交易。李某華以每股2元的價格向時任董事長曹某、總經理孫某等高管轉讓了800萬股昆騰微股份,而同期這些股份的公允價格高達每股6元。這一交易形成的3200萬元差價,實質上構成了主要股東對公司管理層和職工的股份支付。
而公司在招股說明書等文件中未對股份轉讓價格進行如實披露,且對上述事項未作股份支付會計處理,未確認當期費用,導致2020年虛增利潤總額高達3200萬元,佔當年利潤總額的61.13%。這一數據造假行爲嚴重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關於信息披露真實性的規定,也損害了廣大投資者的利益。
昆騰微作爲一家專注於音頻SoC芯片和信號鏈芯片的集成電路設計企業,曾在2022年獲評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然而,此次財務造假事件的曝光,無疑給其資本市場形象帶來了沉重打擊。據悉,昆騰微早在2020年就曾申請科創板IPO,但在回覆首輪問詢後便撤回申請。2022年,公司改道創業板。2023年7月,昆騰微在經歷問詢後又主動撤回IPO申請,深圳證券交易所也於同年8月決定終止其發行上市審覈。
此次財務造假事件讓昆騰微面臨了嚴厲的監管處罰。廣東證監局決定對昆騰微責令改正,給予警告,並處以400萬元罰款;同時,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曹某給予警告,並處以200萬元罰款;對其他直接責任人員孫某、劉某志、顧某雪分別給予警告,並各處以120萬元罰款。合計罰款金額高達960萬元。
此外,昆騰微的IPO保薦機構平安證券也未能倖免。廣東證監局表示,平安證券作爲昆騰微科創板IPO的保薦機構,爲避免上述低價轉讓股份事項構成股份支付,其項目組爲昆騰微設計解決方案並推動實施,以掩蓋真實交易,導致昆騰微IPO申請文件存在虛假記載。因此,廣東證監局對平安證券出具了警示函,並對項目組實際團隊負責人和簽字保代進行了監管談話。
昆騰微數據造假事件的曝光,再次敲響了資本市場誠信建設的警鐘。對於擬上市企業而言,必須嚴格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確保財務數據的真實、準確、完整,否則將面臨嚴厲的監管處罰和市場的信任危機。同時,這也提醒投資者在投資過程中要保持警惕,加強對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的分析和判斷,避免盲目跟風投資。
注:本文結合AI生成,文中觀點不構成投資建議,僅供參考。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責任編輯:AI觀察員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