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谷觀察:繼短視頻和土味劇後,又一中國出品橫掃美國

新浪科技
10小時前

  繼短視頻和土味短劇之後,廠商直銷購物模式成爲又一個征服美國的“中國出品”。

  又一中國模式橫掃美國

  短短几年時間,短視頻之王TikTok憑藉着新奇的功能和獨特的算法,完全征服了美國乃至全球市場。在3.5億人口的美國,TikTok獲得了超過1.7億用戶,用戶黏性更是遠勝Meta、YouTube和X等本土社交產品。

  TikTok不僅是一個社交短視頻平臺,並且短視頻和電商結合的商業潛力更在逐漸釋放。受益的不僅有平臺自己的TikTok Shop,更有諸多中國跨境電商平臺。

  過去一年時間,以Reelshort爲代表的霸總短劇也在海外獲得了巨大用戶,甚至一度衝上了美國應用排行榜首。截至本週一,依然排在iOS免費應用排行榜的第七位,力壓諸多主流的流媒體平臺。除了美國,Reelshort同樣得到了英國、加拿大、新西蘭等國家用戶的熱捧。

  短劇App迅速成爲僅次於TikTok的非遊戲出海應用。雖然這些短劇充滿着霸道總裁和豪門恩怨的狗血劇情,看起來情節簡單演技浮誇,但幾分鐘長度一集的短劇和追求新奇噱頭內容卻成功迎合了生活壓力巨大、習慣碎片化觀看、需要情緒出口的現代年輕用戶心理。

  過去幾周時間,又一“中國出品”橫掃了美國市場,這就是中國廠家直銷的購物模式。毫不誇張地說,這股中國廠商直銷的大潮已經席捲全美,吸引了數以十萬計的美國人爭先恐後地下載中國電子商務平臺應用,把BB應用當成了B2C平臺,趕在跨境電商關稅徵收之前下單,最後享受一把無關稅的海淘快樂。

  美國區iOS應用商店的購物應用排行榜,已經被中國跨境電商霸榜了。繼上週中國跨境電商包攬前三名之後,這周排行榜前十名中有五個是中國跨境電商。敦煌網繼續霸佔榜首,阿里巴巴國際站也衝到了第三位。而SHEIN、Temu和淘寶這三個B2C跨境電商平臺則分列第七、第八和第十位。

  爲什麼諸多中國跨境電商會力壓沃爾瑪亞馬遜等超級巨頭,成爲過去一週美國人最受歡迎的電商應用?爲什麼敦煌網和阿里巴巴國際站兩個定位B2B的電商平臺會力壓諸多B2C的購物平臺,站在這波廠商直銷的風口?

  短視頻帶貨帶來滾滾流量

  實際上,這波中國廠商直銷的風口是從TikTok刮起來的。從上週開始,一大批中國廠商開始通過TikTok,向美國用戶進行了洗腦式“揭祕營銷”和廠商直銷推廣。

  很多視頻都在傳遞類似的信息:歐美消費者以爲的“歐美大牌”實際上都是在中國生產的,而成本只有最終售價的一個零頭。而現在他們可以花很低的價格,從中國廠商這裏買到這些歐美大牌的商品,只是沒有那些昂貴的品牌商標。

  在一個爆火的視頻中,有博主聲稱,大多數奢侈品包產自中國,僅在歐洲貼標包裝,就變身成爲“意大利製造”或“法國製造”。甚至還有博主表示,售價3.8萬美元的某頂級奢侈品牌鉑金包,實際的生產成本僅爲1400美元,消費者實際上是在爲“品牌和包裝”支付高價。

  另一個火爆的視頻中,一位博主站在工廠倉庫裏,指着諸多看起來非常像Birkenstock的涼鞋,高喊說着“統統10美元”。需要指出的是,德國品牌Birkenstock的正品涼鞋售價高達150美元,他們一直強調自己是德國生產的,而不是外包到亞洲國家。

  這種“打掉中間商,低價買大牌”內容有效嗎?真的有效,過去一週多時間,這些廠商帶貨內容在TikTok引發了持續轟動,也給敦煌網這樣的B2B平臺帶來了滾滾流量和新增下載。

  實際上,絕大多數歐美消費者都無法辨別這些中國工廠到底是否真是國際大牌的代工廠,或者只是生產沒有品牌的大牌高仿貨。或者,他們根本也不想驗證;他們更關心的是價格有沒有吸引力,質量是否過得去。

  此次中國廠商“打掉中間商”的病毒式營銷是如此成功,不僅將敦煌網直接推上了美國iOS應用商店購物排行榜首,更帶動阿里巴巴國際站和淘寶網一度衝進了排行榜前三,創下了他們的最高排名記錄。

  TikTok廠商直銷帶來的流量是實打實的。按照兩家平臺公佈的數據,今年4月,敦煌網下載量環比暴增800%,而淘寶美國下載量環比暴增514%,週末單日增速超過六倍。他們衝上應用商店排行榜也不足爲奇。

  一位熟知應用商店的行業人士解釋稱,蘋果應用商店排行榜的標準是新增下載量,因此存量越大的平臺,越難獲得大量新增下載,迅速提高排名。這或許可以解釋SHEIN、Temu等在美國已經擁有巨大用戶基數的中國跨境電商都沒有進入排行榜前三,只是穩居前十名。

  爲什麼敦煌網和阿里巴巴國際站成爲了這波“中國廠商直銷”風口的最大受益者?他們原本主要定位於B2B領域,是面向海外零售家的B2B採購平臺,並不是面向普通消費者的B2C購物平臺,但很多賣家也接受“一套起訂”,因此大量美國普通消費者現在直接通過這些平臺下單。

  廠商直銷模式吸引美國消費者

  在以往的B2B國際貿易採購體系中,海外的零售商和定製商通過阿里巴巴國際站或者敦煌網,從中國外貿工廠批量定製或者採購商品,然後運到美國當地進行銷售。在這個過程中,主要的利潤實際上流向了美國的中間商。

  而現在通過TikTok上帶貨,美國消費者直接跳過了海外零售商和定製商,直接從中國工廠買到他們想要的商品,而價格只有他們平時所支付的一個零頭。這樣的低價誘惑,普通消費者真的抵擋不住。至少他們有很大的動力,下載一箇中國跨境電商應用買幾單試試看。

  沒有中間商,直接從中國廠商訂貨。這種廠商直銷的商業模式在中國早已經習以爲常,淘寶、京東上有着大量官方直營的廠商店鋪;尤其是在家電、日化、服裝等領域,消費者早已經習慣了從廠商下單。

  通過微信、微博、抖音、小紅書等社交平臺或短視頻平臺,很多廠商可以繞過傳統的零售體系,直接觸及消費者。而電商直播帶貨更成爲新的銷售常態。在中國,“廠家直銷”已經從一種銷售方式變成了一種社會共識:它代表更高的性價比、更短的供應鏈和“值得信任”的象徵。不論在消費品、電商還是工業供應鏈領域,這一模式都已經深入人心、形成市場主流。

  但對美國消費者來說,這是一個他們沒有接觸過的全新模式,也是一種新奇的購物體驗。沒有出口商和進口商,也沒有分銷和零售平臺,直接從工廠下單訂貨。沒有中間商的層層加碼,他們支付的價格只是平常的一個零頭。

  價格便宜當然是最重要的推動因素。無論在哪個國家,沒有人會不喜歡便宜好貨。只買對的,不選貴的。便宜就是硬道理。何況這波中國廠商直銷的價格基本都只有幾美元,價格如此低廉,消費者幾乎無心理負擔,願意嘗試。

  SHEIN和Temu宣佈漲價

  然而,無論是敦煌網或者阿里國際站這樣的B2B電商平臺,還是SHEIN和Temu這樣的跨境電商平臺,都面臨着一個巨大的挑戰:他們都面臨着特朗普政府的關稅打壓。未來業務會受到怎樣的影響,是一個巨大的未知因素。

  本月初,特朗普政府又宣佈了新的中國包裹徵稅計劃。從5月2日起,中國郵政包裹需支付每件75美元的固定費用,或按商品價值的90%稅率繳納關稅(以較高者爲準)。而從6月1日起,固定費用增至每件150美元。

  這對中國跨境電商平臺來說,是一個巨大的考驗。在這樣的形勢下,Temu、SHEIN等中國電商平臺將不得不調整策略,如上調銷售價格,以及轉向美國本地倉儲或從越南、泰國等非國家發貨。所幸這些跨境電商巨頭,基本都已經在海外完成了建倉。

  SHEIN和Temu近日已經宣佈漲價。“由於全球貿易規則及關稅政策變化”,將啓動價格調整。”4月25日前價格保持不變,請把握當前優惠價購物“,兩家平臺官網同時打出提示,”我們正全力維持低價,最大限度減少對您的影響“。

  兩家跨境電商也明顯削減了在美國的廣告投放。應用分析公司SensorTower的數據顯示,4月至今,Temu在美國社交網站的廣告支出環比減少了21%,而SHEIN同期廣告支出減少19%。

  美國離不開中國製造業

  既然中國企業可以通過社交電商讓美國消費者大量湧入阿里國際站和敦煌網這樣的中國B2B電商平臺,嘗試廠商直銷模式,以極低價格購入中國商品,那麼這些B2B平臺原先的美國企業客戶呢?

  至少有一點可以確定,在可預見的短期,美國中小企業依然離不開中國製造業。即便關稅烏雲可能會讓短期業務暫緩,但諸多因素讓美國中小企業很難在其他地區找到中國製造業的平替。

  美國權威的《連線》雜誌近期採訪了十幾位美國企業主,包括小型夫妻店、年收入超過1億美元的時尚品牌、費城的紋身用品供應商以及俄亥俄州的牀墊製造商。他們的說法可能會讓特朗普政府感到尷尬:中國製造仍是全球的金標準,無論關稅多高,將生產完全轉移到其他地區都極其困難。

  成本無疑是企業選擇從中國採購的重要原因。但康奈爾大學研究中國勞動力的副教授伊萊·弗裏德曼(Eli Friedman)表示,隨着中國在價值鏈上的提升,低工資早已經不是中國製造業的唯一優勢。

  在《連線》雜誌採訪的美國中小企業看來,中國製造的真正優勢在於:

  1、專業化。中國工人更具技能和專業化。中國還是工業工具生產的全球領導者,工廠可以輕鬆調整機器以適應客戶不斷變化的需求。因此,中國工廠通常更能響應客戶的定製需求,更能精確實現設計意圖。

  2、靈活性。中國能承接小批量定製,這也是美國小型企業青睞中國製造的關鍵因素之一。其他國家的供應商通常需要從中國進口原材料,因此只有在客戶大量訂購時,生產才具有經濟可行性。

  3、全面性。一站式採購是美國企業依賴於中國製造的另一個要素。中國人口衆多,存在專門生產特定產品或行業的整個城鎮,甚至城鎮集羣,他們可以提供美國企業所需的幾乎所有商品。

  即便是籠罩着關稅烏雲,一些美國企業依然在中國電商平臺下單,因爲他們並沒有其他選擇。做定製陽光房出口生意的杭州老闆熊偉平,是完全依靠阿里國際站做外貿生意的,美國是他最大的市場,佔比60%以上。

  熊偉平介紹說,在特朗普宣佈加關稅的當天,一個美國客戶依然下了超過千萬人民幣的單子。客戶對此解釋,他們已經在東南亞進行了調研,實在沒有找到替代產品,即便支付關稅後續漲價,也不能讓自己的正常業務中斷。

海量資訊、精準解讀,盡在新浪財經APP

責任編輯:尉旖涵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