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BUG》欄目 徐苑蕾
近日,南方航空(以下簡稱“南航”)因暫停去哪兒網機票銷售資格引發廣泛關注。南航客服對此解釋稱,去哪兒網出現部分違反南航銷售代理協議相關約定的情況,存在損害旅客權益的風險,故而臨時暫停了去哪兒的銷售資格。
《BUG》欄目注意到,4月21日,去哪兒系統已經重新恢復南航機票的預訂。事實上,近年來,南航和去哪兒的關係日益緊張,除了圍繞規範代理行爲、打擊違規銷售而“封殺”平臺外,南航也正在不斷推動直銷,以降低代理佣金。
業內分析指出,這些調整或與南航降本增效的戰略密切相關。值得關注的是,渠道調整的同時,南航在客艙服務端的另一項“成本改革”也正引發爭議,近日南航部分航線更換的“超薄座椅”被乘客吐槽“硬如火車座”,公司回應稱其爲“符合行業趨勢的輕薄型座椅”“不代表廉價,更不代表低端,與航司定位和票價水平無關。”
一邊收縮第三方銷售渠道,一邊推進硬件“減配”,南航的連環動作背後,一定程度上折射出航空業當下所面臨的成本壓力與轉型困境——財報數據顯示,2020年—2024年,南航累計虧損615.32億,儘管2024年虧損收窄,但仍未扭虧爲盈。高企的航油成本、激烈的市場競爭以及票價下滑,進一步擠壓了其利潤空間。
沙發變硬座?回應:大勢所趨
近日,有多位乘坐南航航班的旅客在社交媒體上曬出照片,顯示經濟艙座椅靠背明顯變薄,有人甚至直接將其比作火車“硬座”。這一變化迅速登上熱搜,網友戲稱南航的“沙發椅時代”已經結束。
南航方面隨後證實,自2025年3月起陸續對28架A320系列飛機和15架737-800飛機進行全新客艙佈局改造,改造後配置國產輕薄型座椅。面對輿論爭議,南航方面也給出了更換輕薄型座椅的三大理由,分別是節能環保、符合人體工學設計以及順應市場趨勢。
在南航2024年業績會上,南航管理層回應稱,網傳“超薄座椅”爲誇張說辭,具有誤導性,按航空業界的標準稱謂,應爲“輕薄型座椅”。安裝輕薄型座椅不代表廉價,更不代表低端,與航司定位和票價水平無關。
同時,管理層強調,輕薄型座椅是大勢所趨,目前已成行業主流,傳統座椅未來可能會被全部迭代。此外,南航此次採用的“輕薄型座椅”型號爲JT220E,國內外多家航司均有選用,是行業內主流產品之一。
(南航調整後的輕薄型座椅)
據南航官方客服介紹,目前輕薄型座椅已經投運在一些特殊的窄體機型上,包括32K、73H、73X、32X和3HX,乘客在購票時可以根據機型來判斷座椅類型。當被問及其他機型日後是否也會調整爲輕薄型座椅,客服回應稱,“目前公司沒有通知。”
據瞭解,此次調整也是南航近年來規模最大的客艙佈局改革,通過更換輕薄型座椅將部分機型從原有的多艙位配置改爲全經濟艙。值得注意的是,該調整恰逢春季旅遊旺季前夕,因此有觀點認爲,調整有助於南航壓縮成本,並顯著提高了單架飛機的載客能力,從而帶來額外收入。有媒體報道稱,以波音737爲例,改艙後座位數增至186個,空客A320增至180個。
南航客服對此表示,雖然座椅背變薄了,但是座位的大小並沒有改變。“前後排距和座椅寬度上是沒有變化的,只是乘客的腿部活動空間變大了,並且還增加了一些實用功能,比如說個人電子產品支架,獨立水杯袋等。”
盤古智庫高級研究員江瀚建議,航空公司需要明確成本壓縮的邊界,不能一味爲了降低成本而過度犧牲用戶體驗。“像南航採用輕薄型座椅增加座位增收,雖有一定成本效益,但引發衆多乘客吐槽乘坐體驗差。對於用戶體驗,航空公司應建立有效的反饋機制,及時瞭解乘客的需求和意見。”
虧損不斷?5年虧超600億
南航此次“座椅降級”舉措,與其近年來的財務困境密不可分。公開數據顯示,2020年至2023年,南航累計淨虧損約600億元,即便在航空業整體復甦的背景下,南航仍未擺脫虧損泥潭。
南航業績呈現營收增長但持續虧損的態勢,儘管相比2023年虧損大幅收窄,但2024年仍未實現扭虧爲盈。報告期內,南航營業收入爲1742.24億元,同比增長8.94%,歸母淨虧損爲16.96億元,較2023年的42.09億元減虧59.71%。
成本壓力仍是南航面臨的主要挑戰。2024年,南航營業成本爲1595.71億元,同比增長8.12%,其中航油成本營收佔比達到近四成,達到550億元,同比增長5.65%,成爲難以消化的剛性支出。
國內市場競爭的加劇也擠壓了南航的利潤空間。爲爭奪市場份額,航空公司普遍採取“以價換量”策略。2024年,南航每收費客公里收益爲0.48元,從2023年的0.55元同比下降12.73%,即便客座率回升至84.38%,仍難以抵消票價下滑的影響。
更值得關注的是,報告期內,南航經營活動現金流淨額314.55億元同比下降21.65%。截至2024年末,南航的資產負債率已攀升至84%,流動負債佔總負債比例約50%,這意味着2025年南航將迎來短債償還高峯。公司將通過發行新債置換舊債,並利用人民幣匯率波動窗口優化外幣負債。
在高企的運營成本和持續的虧損壓力下,近年來,南航也採取了一系列降本增效的舉措。
一方面,南航持續優化機隊,抓住當前供應鏈供應緊張、二手飛機價格上漲的窗口期,處置老舊及經濟效益不佳的飛機。本月初,南航掛牌轉讓10架B787-8飛機及2臺發動機,底價近40億元。據瞭解,此前南航已處置部分A319和B737-700飛機,並計劃2025年機隊規模增幅控制在5.8%。
另一方面,南航持續調整航線網絡,加密熱門航線,以提升飛機利用率。據南航年報資料,2025年公司計劃增加北京-西雙版納、海口-義烏等國內航線,計劃增加廣州-馬德里、北京-西安-多哈、烏魯木齊-廣州-吉隆坡、深圳-東京、長沙-東京/新加坡等國際及地區航線,以提升邊際貢獻。
江瀚認爲,針對旅遊散客增多的情況,南航可以進一步優化針對旅遊市場的產品和服務,例如推出更多適合旅遊羣體的套餐,包括機票與酒店、景點門票等的組合優惠,提高旅遊散客的購買意願。其次,爲應對高鐵競爭和線上會議對商務出行的衝擊,南航需要提升對商務旅客的吸引力。
南航的降本措施雖短期內收窄了虧損幅度,但長期扭虧仍需依賴票價回升與國際市場復甦。南航的“超薄座椅”爭議也反映了全球航空業當下面臨的普遍挑戰,如何在降本增效與保持服務質量之間找到平衡點,成爲各大航司必須解決的難題。
責任編輯:尉旖涵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