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爾18A製程技術細節曝光 性能和能效顯著提升

PConline太平洋...
昨天

太平洋科技快訊】2025年超大規模集成電路研討會(VLSI Symposium)即將於6月8日至12日在日本京都舉行。作爲半導體領域的頂級國際會議,VLSI Symposium吸引了全球業界專家和學者的目光。近日,VLSI官方發佈了預覽文檔,其中披露了一系列將在會上公佈的論文,包括英特爾備受期待的18A製程技術細節。

英特爾宣稱,其18A製程相較於前代Intel 3製程,在性能、能效及面積(PPA)指標上均實現了顯著提升。據英特爾介紹,在相同電壓(1.1V)和複雜度條件下,18A製程可使標準Arm核心子模塊的性能提升高達25%。同時,在保持相同頻率和1.1V電壓時,功耗較Intel 3製程降低36%。即使在更低的電壓狀態(0.75V)下,18A製程仍能實現18%的性能提升,並降低38%的功耗。此外,該工藝相較Intel 3製程實現了0.72倍的面積微縮,爲芯片設計提供了更大的空間。

18A製程的突破性提升得益於英特爾採用的兩大核心技術:RibbonFET和PowerVia。RibbonFET是一種全環繞柵極(GAA)晶體管技術,相比傳統的FinFET晶體管,具有更高的驅動電流和更低的漏電,從而帶來性能和能效的提升。PowerVia則是一種背面供電網絡(BSPDN)技術,通過將供電線路移至芯片背面,減少了芯片正面的佈線 complexity,進一步提升了晶體管密度和性能。

英特爾高級副總裁、英特爾代工部門負責人Kevin O'Buckley在近期舉行的英特爾Vision 2025活動上宣佈,Intel 18A製程已進入風險試產階段,並已向客戶交付硬件進行驗證。據悉,英特爾的客戶對18A製程的表現感到滿意。英特爾的下一步是實現18A製程的產能爬坡,確保在這一節點上同時滿足技術和規模化的需求,並在今年下半年實現最終量產。

在產品方面,英特爾計劃於2025年下半年量產基於18A製程的客戶端處理器Panther Lake,而面向數據中心的產品Clearwater Forest預計將在2026年初量產。此外,首款基於18A工藝的第三方芯片設計預計將在2025年中期完成流片驗證。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